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pdf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 修11、(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蛋 白 质 由C、H、0、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 种 结 构 特 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点:R基不同)氨基酸结构通式:RINH2CC00HIH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0-有关计算:脱水的个数=肽 键 个 数=氨基酸个数n-链 数m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义氨基酸个数-水 的 个 数X18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数目、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
2、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核酸 由C、H、0、N、P 5种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核甘酸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 基(有5种)A、T、C、G、U构 成DNA的核甘酸:(4种)构成RNA的核昔酸:(4种)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3、作用3、(理解)糖类的种类与作用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b、糖类 C、H、。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c、种类: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二糖:蔗糖、麦 芽 糖(植物);乳 糖(动物)多糖:淀粉、纤 维 素(植物);糖 元(动物)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d、四大能源:重要能源:葡萄糖 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 T P 根 本 能 源:太阳能 e、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4、(了解)脂质的种类与作用由C、H、0构成,有些含有N、P分类:脂肪:储能、维 持
4、体 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构 成 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A、(理解)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种类及其作用1、大量元素:C、H、0、N、P、S、K、Ca、Mg2、微量元素:Fe、Mn、Zn、Cu、B、Mo3、C是最基本的兀素4、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H、0、No缺钙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 M
5、 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B、(了解)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甘酸。6、(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
6、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生理功能:良好的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无机盐的作用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7、(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活细胞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
7、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8、(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嵌着的球蛋白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B、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组成:磷 脂:磷脂双分子层(膜基本支架);蛋 白 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 胞 核(但是这个细胞仍然
8、是真核细胞)在生命的起源的过程中,膜的出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
9、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9、(了解)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一喳II,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一动力工厂II。含少量的DNA、RNAo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 粒 上 有 色 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o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增
10、大膜面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初加工蛋白质。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一装配机器H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5、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7、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 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10、(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染色体:主要成分是
11、DNA和蛋白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11、(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有拟核。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呈环状,如果有细胞壁他的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如果有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细胞膜
12、和细胞质。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 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 生 动 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与真核相似。12、(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胞
13、吞和胞吐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4、(理解)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15、(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酶的作用: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16、(理解)影响酶活
14、性的因素温 度 和 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17、(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元素组成:A T P 由 C、H、0、N、P 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昔,结构简式A PPP,其中A代表腺昔,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 的磷酸键线断 裂 作 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18、(理解)ATP和 ADP相互
15、转化的过程和意义: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这个过程储存能量这个过程释放能量ATP与 ADP的相互转化A TP 酶 ADP+P i+能量(I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注:在 A TP 和 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19、(了解)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验;2、18
16、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3、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出氧的实验;4、20世 纪 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5、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0、(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 碳 和 水 转 化 成储存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能方程式:CO2+H20-(CH2O)+02叶绿体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
17、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2、色素:包括叶绿素3/4和 类胡萝卜素1/4色素分布图:略色素提取实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3、光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 合 作 用 的 酶 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H2O-2H+1/2O2 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4、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
18、,二氧化碳,能量、酶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5、意义:制造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02和0 2保持相对稳定。21、(应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C02浓度 温度 光照强度22、(理解)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2、控制温度的高低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23、(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异同1、有氧呼吸
19、的概念与过程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过程:第一阶段、C6Hl206-2丙酮酸+2ATP+4 H(在细胞质中)第二阶段、丙酮酸+6H2O-6CO2+20 H+2 ATP(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24 H+602-12H2O+34ATP(线粒体内膜中)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过程:1、C6Hl206-2丙酮酸+2ATP+4 H(在细胞质基质中)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 量(
20、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 量(细胞质基质)3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24、(应用)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5、(了解)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21、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26、(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丝出现,叫做无丝分裂。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特点: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27、(理解)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 失(两失两现)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
22、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两现两失)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 期 加 倍(4N),平 时 不 变(2N)DNA变化:间 期 加 倍(2 N-4 N),末 期 还 原(2N)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 N),后期消失(4 N-0),存在时数目同 DNAo28、(理解)细胞有丝分裂主要特征、意义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淮安市阳光学校高
23、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用曲线描述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29、(理解)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30、(了解)细胞分化的特点、意义以及实例特点:分化
24、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31、(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原因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定义
25、: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原因:基因控制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2、(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动 物 克 隆(多莉的诞生)注: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基 础(原因):细胞中具有该物种全部的遗传物质33、(了解)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学业 水平 测试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