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d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解读1 .掌握区域概念的内涵和特点。2.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点一区域的含义与特征第包步 讲透教材 网 顺 面,吃透教材1.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性区域内部就以性,R域之间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示 区域差异性的表
2、现(1)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并非内部地理要素绝对一致,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西北干旱区也存在绿洲,即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只是求大同而存小异。2.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类型及特征乡村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4)区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网3.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类型举例点状工业、城
3、市、商业中心线状交通线、通讯线、供水线面状农业、城市辐射力、工业区网络状交通网络、通讯网络(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地区差异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一产
4、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间变化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时期: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4)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区域在发展前期,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如下图所示。区域发展阶段 深挖高考命题点1.填空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一一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第 1 题。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
5、要的原因是 O2.问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 0 1 5 江苏卷改编)材料一 2 0 1 3 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H.6%,占全国产量的2 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 0%和 蝴。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1)河 北 省 成 为 我 国 主 要 钢 铁 工 业 基 地 的 条 件 是。(2)张 家 口 发 展 钢 铁 工 业 对 京 津 地 区 环 境 的 影 响 是。(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利o弊。(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o3.问答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
6、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 0 0 0 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15E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第且步 练全题点 习角度,提升解题力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河 流 明 确 的B.湖 泊 模 糊 的C.交 通线模糊的D.山 脉 明 确 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
7、织工业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III)、次适宜区(II)、不适宜区(1)区划图。读图,回答34题。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4.I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弱 B.降水少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提示 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知,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
8、;政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第 步 答题模板 克实基础窕破疑难区域特征类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1.区域特征分析的角度区域地理环境是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主要遵循以下分析思路。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1)自然地理要素构成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地形地势: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特殊地形等。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因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河流水文:河网密度、水系
9、分布、流向、流量及其变化、补给类型、含沙量等。(2)人文地理要素构成经济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与分布、国际贸易等。居民:人种、人口及其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城市: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水平、城市环境问题等.交通: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密度、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等。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并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用整体性的观点,理清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明确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区域2I范 围 一 经纬度、海陆与邻区相关位亘一T地形结构、地势状况、地形区分布分析区域自然特征-气候
10、类型、水分。热破状况、水热配-合、行无特殊天气q 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代T 工农业类刑及分布经济结构(工农业、交通)域人不特征区域内工农业港异 一,U区域内生产力布局.区位因超标区 耀 征 一I 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一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3.区域地理特征答题模板(1)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答题模板地理位置(沿海或内陆、大陆东岸或西岸)、地形(类型、多少、分布、地势、地质条件、特殊地貌类型等)、气候(类型、显著特征)、水文(河流、湖泊类型、主要特征)、土壤(类型、厚薄、肥力高低等)、植被(类型、分布、多少)、自然资源(类型、多少、丰富程度、分布特点等)。(2)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特征的描述,常用的
11、答题模板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单位面积产量、农业部门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商品率、生产水平(机械化程度、集约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等)。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工业地域分布、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典例强训提能力 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 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 与20
12、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J (1)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 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答案J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变化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 产 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
13、);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解析 第(1)题,题目要求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因此回答的角度必须立足全国,而图示材料反映的正是全国桑蚕业的发展。读图可知我国桑蚕业的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对图进行描述即可。第(2)题,文字材料中说明了桑蚕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对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可以描述其优势自然条件。不可忽视的是材料中还 有“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这句话,由产业转移的知识我
14、们知道,产业移出地区距移入地区近,可为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第(3)题,依据发展桑蚕养殖业需要的条件,将贵州和广西进行对比,分析贵州具备的优势条件或不利条件,然后做出肯定或否定回答。考点二区域差异第豌 步 讲透教材 A M 六 面,吃透教材对比不同的区域,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特征组成要素的差别入手,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1.不同区域差异及其成因(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气候差异的形成-气候差异一地貌差异的形成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所受内力和外力作用不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起不形伏平
15、地平形坦一不同地区地貌的差星水文差异的形成I气候差异河流径流量I I地形差异水系特征结冰期落差、流速河流至房I植被差异I 1 含沙城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形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形成了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及其成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f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f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一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
16、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一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一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一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2.区域发展差异实例(1)实例一: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地区的差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30 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大致位于43 N 48 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
17、强;东面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分布广泛;多旱地;耕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 也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2)实例二: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
18、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商业贸易规模相对较小划分依据: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我国四大地区差异的自然因素我国四大地区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东部地区和东北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气候季风气候为主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为主自然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能源短缺各类矿产资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丰富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东部地区和东北中、西部地区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科技、教育、文化科技、教育发达,人口文化程度高科技、教育欠发达,人口文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高较低经济因素发
19、展基础发展早,基础好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产业结构较合理不合理交通运输状况交通便捷、海陆联运便利交通通达度差、交通不便东部地区和东北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优势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等重工业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交通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充足存在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有些城镇人口密集区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北方各省区淡水资源短缺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黄河下游、长江中游的水患;长城沿线
20、的风沙工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3)实例三: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差别方向才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境贸易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是针对东部和东北地区而言的,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
21、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自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然条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件土壤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红壤、砖红壤社会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工业生产以重工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济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较快条交通运输比较发达比较发达,内河航运相对发达件对外开放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4)实例四:西部大开发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围: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区
22、的1 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丰富。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意义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内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提示:进行西部大开发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深挖高考命题点1 .判断 人均G D P 和人均G D 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23、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 D P 和人均G D 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 D 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 D 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 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2 0 1 6 浙江卷改编)oY上 海 2(0.62).全国山,西(1.76)江苏(0.60)湖北2广西(0.80)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1)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2)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3)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4)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2 .判断 2 0 1 5 年 是“一带一路
24、”(“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2 0 1 5 江苏卷改编)关 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1)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2)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3)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4)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3 .判断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X人均G D 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
25、.0 05 2.5 71.0 01.0 0青海0.8 64 7.4 40.1 40.9 5河南0.8 24 2.4 37.7 41.0 7黑龙江0.9 35 6.9 01.0 00.2 9浙江1.6 56 3.2 00.8 32.5 6(1)人均G D P 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2)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3)人均G D P 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4)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5)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6)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7)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8)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一轮 复习 精品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