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至3复习提纲.pdf
《生物必修1至3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1至3复习提纲.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生物必修1至 3 复习提纲(必修)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必修)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 统(植物没有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生物圈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注: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 属 于(器官)层次。植物没有(垂至)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仝 生)层次,又可化做(组型)层次。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没有染色体.只有核糖体。如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弧一 菌,硝化细菌、乳酸菌)、蓝藻、放 线 菌(如链霉菌)
2、等原核生物的细胞。I 真核细胞:直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有染 色 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 胞 质(核糖体)遗传物质是DNA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 步)A、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 移 至(视野中央),B、转 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C、调 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D、调 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 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 短,放
3、大倍数越大;“物镜一玻片标本”越复,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f粗准焦螺旋f标本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 倍 镜 大 光 圈,凹面镜一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三、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列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虎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利施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应该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个相对
4、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 a (98%)。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_ 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磐,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无素:C、H、O、N、P、S、K、C a、M g微量无素:Fe、Mn、B、Zn、Mo、Cu主要元素:C、H、O、N、P、S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细胞高 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 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多差很大.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艮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物质运搭维持细胞的形态:)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 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 机 盐(1)存在形式:虹(2)作 用 与蛋白质等
6、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 M5+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0 3 种元素组成。2、分类概念种类分布主 要 功 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熊逗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麦芽糖植物细胞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牛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璧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 葡萄糖+
7、1果糖 乳糖葡萄糖+1 半乳糖麦芽糖一2 葡 萄 糖 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纤维素一纤维二糖一葡萄糖辨原一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4.糖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2)还原性糖(现、麦芽糖和乳糖山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 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二、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组 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2、分类:诞、粪 蜃(如磷脂)、典(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功能: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8、。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4、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m染液奥成橘黄色。(在实验中用5。酒精洗去浮色一显微镜观察f橘黄色脂肪颗粒)R三、蛋白质I1、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H1N-C-COOH2、基本组成单位:氨 基 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氨基酸结构通 H 式::氨基酸的判断:同时有氨基和凝基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少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多肽:由
9、n(n 2 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向数目、空间结构 不同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 键 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 链 条 数。-个蛋白质分子中聿少含有氨 基 数(或三基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6.蛋白质鉴定:6 双缩腺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 缩 版 试 剂:配 制:O.lg/mL 的 N aO H,溶 液(2mL)和O.Olg/mL CuSO4溶 液(3-4滴)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04溶液。四
10、、核酸1、元 素 组 成: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表2-3蛋白质的部分功能及举例功 能举 例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假白质类的癖的催化卜进行的运输血/蛋白运输氧气脂蛋白随血流将脂质从肝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收缩和运动肌肉中的一些蛋白质构成肌肉的收缩系统有机体结构细胞膜系统等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还有各种结构蛋白质防御抗体具布免疫功能,凝血蛋白能保护受伤的血管调控调节、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遗传信息的表达2、基本单位:核 苜 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分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分子磷酸,脱氧核 甘 酸-分子脱氧核糖(4种)1A 子含氮碱基(A、工、G、C)1分子磷酸、核糖 核
11、甘 酸 一 分子核糖(4种)1A子含氮碱基(A、口、G、C)3、种类:腕氧核糖核酸(DNA)和 核 糖 核 酸(RNA)DNA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分布细 胞 核(主)、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存在细胞质染色剂甲基绿叱罗红链数双链单链碱基ATCGAUCG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组成单位4 种脱氧核甘酸4 种核糖核甘酸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 病毒注:DNA所含碱基有:腺 喋 吟(A)、鸟喋吟(G)和胞口密咤(C)、胸腺啥呢(T)RNA所含碱基有:腺口票吟(A)、鸟 噪 吟(G)和胞喀咤(C)、尿 喀 嚏(U)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原核、真核生物遗
12、传物质都是Dii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实 验 三:观 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一、方法步骤:1、取材-水解一冲洗涂片染色一观察染色 染:用 2 滴毗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 分钟;吸:吸去多余染色剂;盖:盖上盖玻片。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绿色在细胞核中,红色在细胞质中。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1)(2)(3)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1(基本骨架)和蛋白质2,另有少量糖类3(在膜的外侧)。结构特点
13、:具有一定的流 动 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功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等。(2)细胞器:线 粒 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崎”,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I胞器的转运含 少 量 DNAo用健那绿染色成蓝绿色。叶 绿 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类囊体上有色素,类一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心A。内质网(单层膜):是 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单层
14、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 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旦(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液透吸水,核 糖 体(毛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 心 体(毛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 N 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口诀:绿光合线呼吸,高体泌物与植壁;内加工合糖脂,核体只合蛋
15、白质;泡调贮溶体酶,中体前期形纺锤;植物特有绿泡壁,绿体液泡可未必;动胞特有中心体,还在低等植物里;一网一泡与六体,结构功能要牢记。4.细胞核(1)组成:盘匕、染色质(2)核膜:苞 5 膜,有 核 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 N 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3)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 重 建(末期)(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5)功能:是遗传物质D N 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
16、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5.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式浓度载体能量举例意义被动运输简单扩散高f低XX5、9、左、三义西、花肪只能从高到低被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易化扩散高f低VX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 f高各种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虫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月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
17、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 生“质壁分离”。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 g/m 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镶子,滴管,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儿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好
18、),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儿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 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 界 溶 液 浓 度 细 胞 失 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 吸 水(质壁分离复原)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A T P 和酶一、A T 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已B注:生 命 活 动 的 丰 攀 的 能 源 物 质 是 整 全(葡萄 硝酸基团生命活动的储曲原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2、结构:中文名:腺嚓吟核昔三磷酸(三磷酸腺
19、甘)构成:腺喋吟一核糖一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糖;腺嗥吟核普(A)简式:A-P P P(A:腺喋吟核甘;T:3;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3、A T P 与A D P 的相互转化:A T P 水解酶ATP v A力叫Pi+能量注:A T P 合成酶(1)向右:表示A T P 主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向左:表示A T P 金递,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 T P 与A D P 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二
20、、1、2、3、酶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类特殊的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少数为RNA特性:专一性、高效性、适宜的温度和P H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绝大多数为奶质,(1)P H:在最 适 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2)温度:在最适温度卜.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另外:还受施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实验七: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都会明显降低。(PH会 明 显 生 色。(温一、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21、。二、实验材料: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b溶液三、方法步骤:1,取 4 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1,2,3,4,向试管内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2、将 2 号试管放在9 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情况,并 与 1 号试管作比较。3、向 3 号试管内滴入2 滴 FeCh溶液,向 4 号试管内滴入2 滴肝脏研磨液,观察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4、2 至 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在3、4 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哪支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更猛烈。六、实验结论:1、加热能促进山。2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2、酣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
22、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实验八: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2、探索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温度和PH下催化过氧化氢水解的情况。二、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彼红色沉淀。三、实验材料: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储水,冰水,热水,碘液,斐林试剂四、方法步骤: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1,2,3,并
23、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液。2、分 别 向 1,2,3 号三支试管中各注入1m l新鲜的淀粉前溶液,摇匀,依次放入沸水,37左右的热水,冰水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分钟。3、分 别 向 1,2,3 号三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这三只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1,2,3,并分别注入1ml的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依次向1 号,2 号,3 号试管中注入蒸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各1ml并摇匀。3、分别向1 号,2 号,3 号试管中各注入2nli可溶性淀粉溶液,震荡摇匀。4、将三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 左右的温水中,保温5 分钟。
24、5、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斐林试剂,震荡摇匀。五、实验现象: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 号试管管的液体未变蓝,2 号和3 号试管管的液体变 蓝,且 2 号试管蓝色比3 号试管送。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2 号和3 号试管中的液体未变蓝,1 号试管中的液体变蓝。六、实验结论:1、在最适宜的温度和最适宜的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2、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明显下降。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1864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左。(糖类中的
25、氢也来自去)。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 机 溶 剂(如丙酮、酒精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性;反之则惶。2、3、过程:(见书P 6 D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胡萝卜素(橙黄色)最 快(溶解度最大)4,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注意:(黄 色)(蓝绿色)(黄绿色)最 宽(最多)最 慢(溶解度最小)5、丙酮的用途是提 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 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