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提纲.pdf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提纲.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提纲(老课程)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提纲(老课程)第 1页目的要求1.夯实基础知识。因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了对它们的理解与记忆,才谈得上灵活应用,比如沿着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和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地理环境的演化性的思路复习自然地理有助于系统全面、综合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有助于认识地理学科特点和试题的本质。2.提高学科能力。目前的高考试题多以考察能力为核心,尤其是考察学科能力,作为考生应该明确这些学科能力。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地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
2、经常无暇顾及能力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则应有较大的变化,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围绕各种学科能力进行一些专题训练。特别要加强对知识综合、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3.联系实际,扩大视野。目前高考试题很注意从现实社会生活切入主题,或让你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我们已经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再一次关注热点问题、热点地区,并将它们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4.查缺补漏。综合考试因题量和题型的限制,考点覆盖面小,考试内容的选择往往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因此必须全面复习,不要寄希望于猜题或抱有侥幸心理。对以往因为教师教学、学生本人缺勒、注意力不集中、知识难度大等原因
3、造成的知识、能力方面的漏洞要通过这一轮复习尽力弥补上。自然地理部分一.反映物质组成和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一)物质组成宇宙环境:天 体(类型)天体系统(级别),星座,太 阳 系(成员)大气圈:三类 成 分(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干洁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一些作用十分重要的成分(水汽、固体杂质、二氧化碳、臭氧等),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水圈:水体类型、主要水体比例(海洋水、淡水、冰川水、地下水、淡水资源)岩石圈:元 素(主要8种)矿 物(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化学成分)岩 石(三类)岩石圈和地壳(区别)生物I卷I:生 产 者(绿色植物)、消 费 者(各种动物)、分 解 者(微
4、生物和一些小动物)、非生物环境(二)物质 运动(注意示意图)(1)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2)地球运动:自 转(方向、周期、速度),公 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3)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气旋和反气旋、季风环流(4)水循环: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水量平衡原理,各种水体之间的互相转化,河水的补给类型,洋流,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环节,有利影响,不利影响)(5)地壳物质循环: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形式,三大类岩石通过内、外力地质作用相互转化(6)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二、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
5、能力)第一章:(1)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章:(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大气的状况)(2)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热力环流的形成(4)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5)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6)降水形成的条件(三个)(7)影响天气的因素(气团和锋、锋面气旋)(8)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第三章:(I)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降水、气温、流域面积)(2)影响洋流的因素(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渔场形成的条件(三
6、方面)(5)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第四章:(1)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2)板块构造学说第五章:(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气、岩石、水等圈层的)(2)影响植物分布的条件三、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地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宇宙空间三类: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数量多,地位重要)第一章:(1)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在掌握规律的同时,耍对一些重要城市的大致纬度有所了解,例如,莫斯科、多哈、纽约、悉尼四个地方的线速度相比较)(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减小,这样不仅
7、可以把握两分两至的情况,也有助于理解其它非典型时间的情况)(3)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经度靠东边的地方一定比偏西的地方先见到H出日落吗?)第二章:(I)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主要掌握中国的情况。与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有什么不同?)(2)冬夏季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世界,中国,等温线图)(3)气压带、风 带(三圈环流)的分布(4)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等压线图)(5)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世界、中国)(6)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7)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分界线,注意与其它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三章:(I)海水温度分布规律(难点是在等温线图上分辨别南北半球、海陆或季节)(2)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纬度、
8、经度两个方向)(3)洋流分布(4)渔场分布(5)主要河流的分布(世界、中国)(5)水资源分布(大洲、部分国家,总量、人均)(6)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水资源分布第四章:(I)地震、火山、地热的分布(2)重要地形区分布(世界、中国)(3)海底岩石年龄分布(4)六大板块分布(各板块上分布着哪些大陆、海洋)第五章:(1)自然带(理想大陆、世界、中国)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因数量相对较少,往往被忽略)第一章:(1)太阳的外部结构第 一 早:(1)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名称、位置、成分、温度变化、空气运动、天气)(2)气压垂直分布(等压面图)第三章:(1)海水温度垂直变化(2)洋流速度、方向随深度变化
9、第四章:(1)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壳的垂直分层第五章:(1)山地自然带及植被的垂直变化.宇宙空间中的分布(主要在第一章)(1)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2)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3)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四.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时间变化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1.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日、月、年为周期)第一章:(I)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太阳日、昼夜更替)(2)地球公转周期(到达两分两至、近远日点的时间,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3)太阳直射位置(直射点)的周年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5)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6)晨昏线的变化(7)月球自转和公
10、转周期(2 7.3 2日)(8)月相周期性变化(2 9.5 3日)第二章:(1)太阳辐射日变化、年变化(2)气温日变化、年变化(3)各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4)气压年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5)季风(6)海陆风(7)山谷风第三章:(1)河流径流年变化(随降水、气温变化)(2)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第四章:(I)流水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泥石流、滑坡)(2)风力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沙尘暴)第五章:(1)生物生长周期2.长期性变化和过程性变化(1)太阳活动(1 1年周期)(2)厄尔尼诺、拉尼娜(2 7年)(3)火山、地震(活跃期、平静期交替)(4)大陆飘移(5)气候中长期变化(气温、
11、降水)(6)地理环境演化史(7)锋面天气过程人文地理部分、反映因果联系的地理原理(主要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整体性不仅是自然地理的重要原理,同时也适用于人文地理。以下是高中地理下册中的能够体现整体性的些比较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第六章:(1)自然资源的特征第七章:(1)煤炭形成的条件(2)石油形成的条件(3)水能形成的条件(4)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八章:(I)农业生产的特点(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第九章:(1)工业生产的特点(2)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第十章:(I)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人口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4)城市的区位
12、因素第十一章:(1)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两种角度)二、反映事物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重点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高中地理下册人文地理部分有关分布的知识主要是一些分布的事实,也要落实在图上,归纳如下:第六章:(1)森林、草原的分布(世界、中国)(2)中国耕地的分布(3)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落实名称、所在省、重点保护保护生物)(4)中国主要绿化工程分布(5)中国的铁矿、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第七章:(1)煤炭分布(世界三大煤带、中国)(2)石油分布(七个石油产区,中东详细掌握,中国)(3)水能资源分布(世界、中国、重要水电站)(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线路第八章:(1)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13、新老教材结合)(2)中国农业地域差异(东部与西部,北方与南方)(3)主要粮食作物分布(4)中国的商品粮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第九章:(I)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中心(2)中国主要经济地带、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3)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4)中国东、中、西部划分(5)中国的交通网(铁路、公路、海港、内河航道)第十章:(1)人口的分布(世界、中国)(2)人口迁移(国际、国内、中国)(3)世界城市群、带(4)中国特大城市三.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训练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1)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2)能源构成的变化(3)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小麦为例)(4)农业的
14、发展阶段(5)工史的发展历史(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布局的影响)(6)人口增长(世界、中国)(7)城市的起源和城市化进程(8)历史上黄河的改道(9)湖泊面积变迁(长江中下游、黄河源、咸海等)(10)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高二地理选修一复习提纲R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知识要点: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类型有:原 始 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传 统 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 渡 型(出生率
15、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现 代 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难点解析: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己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发达国家:现 代 型(德国、匈牙利人
16、口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过 渡 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全世界:过 渡 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例题分析:中、Eh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I I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选择B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知识要点: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自然增长(
17、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难点解析二:生 育 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 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难点解析
18、三: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例题分析:判断对错.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当然上述说法同时用“往往”二字避免了绝对化,因为有些时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也会在
19、一些特定的时段出现死亡率升高的情况。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知识要点: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 资 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难点解析一: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
20、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难点解析二: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用土地资源。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
21、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 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第 四 节 人 口素质与环境知识要点: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遗传因素.环 境 因 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
22、也有重要影响)难 点 解 析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H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难点解析二: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二轮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