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月考题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地理月考题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月考题2.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年级地理科月考试题本试卷分I 卷(选择题)和 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 I卷(必做,共 60分)注意事项:1.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 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 0 1 4 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从阿根廷当地时间2 0 1
2、 4 年 1月5日开始,结束于阿根廷当地时间1月 1 9 日。赛事发车地点为阿根廷的罗萨里奥,比赛先后经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3个国家,总里程超过8 8 0 0 千米,最后抵达智利瓦尔帕莱索。据此回答1-3 题。1 .假设某选手在2 0 1 3 年达喀尔拉力赛上携带了一个G P S 信号接收机,该设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A.测定该选手所处的位置 B.测定所经地区的海拔C.确定该选手行进的方向 D.获取实时自然景观变化2 .赛事过程中,如果某选手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定线路,需要利用的技术是()A.R S 和 G I S B.G I S 和 G P S C.R S 和 G P S D.数字地球
3、3 .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面4 7 题。4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河流上游地区盆地中央绿洲地区A.B.C.D.5 .近儿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破坏植被6 .下列现代技术中可以有效的对土地荒漠化现象进行监测的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 D.数字地球7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
4、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改变气候类型削弱风力改变植被类型A.B.C.D.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8 9 题: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9 .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 整 土 地 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 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
5、的灌木丛,以外到1 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1 2 题。1 0.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A.过 牧 B.滥 垦 C.滥 伐 D.滥采1 1.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 2-T 3 题。D.塔里木盆地1 2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木材产量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A.B.C.D.1 3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
6、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1 4 .关于“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这些区域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强 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 5 .雨林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 B.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植物生长速度慢 D.群落以乔木为主,其他的物种很少1 6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1 7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
7、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 8 2 4 题:1 8 .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煤炭储量大质量优铝土矿储量大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交通便利A.B.C.D.1 9 .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黄 河 汾 河 秦 岭 太 行 山A.B.C.D.2 0 .进一步增加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A.西气东送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2 1 .
8、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2 2 .“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2 3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主要是()A.多输煤少输电,减少了山西大气污染B.少输煤多输电,提高了山西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C.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D.山西的煤炭开采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2 4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
9、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据此回答2 5-2 6 题。2 5 .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距市场距离远 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便利2 6 .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2 7 .a.d 两区域农业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不 B.水源条件不同C.光照条件不同 D
10、.地形条件不同2 8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区域的特征,表述不正确是()A.a 主要是以水田为主的农业区B.b 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农牧区C.c 主要是牧区和灌溉农业区D.d 主要是独特的高寒农牧区2 9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行政区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汕尾市陆河县A.B.C.D.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3 03 2 题3 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3 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考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