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理环境2.pdf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地理环境2.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 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重点、难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考点及考试要求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教学内容一、地理环境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
2、一并总结如下: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环-4+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吸收作用、吃 负 岫渣f侵L楠T 士再生m、左右 重 熔物质循环简图1大F蒸1惶水 汽q个11降环境 宿 砌血 -常.输 送 已e 蒸发 水 发2汕 一.水E浮Xv-沟变质岩1,能旦里太 阳 能(蒸 发、水汽输送)、勤 能(降水、径流)太 阳 能 就化 学 他 矗热傩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悬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
3、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形 成 了 丰 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4.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圈层一一生 物 圈(有机圈层)。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及岩石圈的上部。生物的出现,通过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改造了三大圈层。生 物(植被)的分布,受 气 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很大。经典例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 0-1(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O和的交
4、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岩石、地貌、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题目,突出揭示了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生物循环过程。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答案】(1)N、P、K等 营 养 元 素 和 水 植 物 残 体 和 排 泄 物 动 物 残 体 游 离 氧水分 氧气(。2)二氧化碳(C 0 2)二氧化碳(C 0 2)氧气(。2)二氧化碳(C 0。、重碳酸
5、盐、腐 殖 质 等(2)光合5.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功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能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念有机物的能力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质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不具备的功能理要素的功能形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成量的交换,将生物、大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过气、水、土壤、岩石等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程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
6、例育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经典例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幅(2)请完成该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每合成1 克 C 6 H&6 要消耗2 82 1 焦能量,所消耗的能量来源是(4)该作用造成以下哪些结果?()A.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质B.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C.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D.联系了有机界与地理环境(5)微 生 物 对 有 机 质 具 有,导致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称为 循环。【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绿 色植物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因此充分理解光合作光 照r用的内涵、作用是解答此 叶 绿 体”题的关键。【答案】(1)光 合(2)6 0)2+6 4 0
7、C6H1 206+6 02(3)太 阳 辐 射(4)A B CD (5)分解生物物质6.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整体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举例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破 坏 森 林 与植树种 草 所 引 发 的 不 同 环 境 效 应 图 解水 土 加R
8、重水 辜 灾 害 增 多 点 舔 赢 小 拿候以行侵蚀增大,物 种 灭 绝 生 望 竺 吠 林 篱 懿 髓舞.生襄行 气 候 虱 乜 吸、滞 尘 呼固沙、_/、-/经典例题3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解析】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
9、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从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概念入手。分析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这一内在联系有两种主要表现:一种是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元素迁移和物质循环。另一种是各组成元素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它们之间,这一要素影响其他要素,这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另外部分的变化。【答案】B二、地理环境差异性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 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一一整 体 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
10、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一一地域分异(绝对的)。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规 模(空间尺度)分异规律大全球性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小区域性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3.J地域分异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 成 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
11、延伸,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 陆 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 热 状况海 拔 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非地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地理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