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pdf
《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pdf(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申报材料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二 O年十月目录*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1一、概述.2二、建设基础.2(-)社会需求状况.2(二)专业优势.4三、建设目标.11四、建设内容.12(一)“三融合”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3(二)“岗、证、素、能”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16(三)“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25(四)完善以“双师”结构为重点的专业教学团队.31(五)”立体化、开放式”教学资源体系建设.32(六)“立足海西,服务闽商”,探索社会服务平台建设.33五、“产学紧密、双赢互利”的校企合
2、作平台建设.34(-)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34(二)互派专家,开展业务交流.34(三)无缝链接,实施工学结合计划.34(四)项目驱动,合作编写工学结合培训教材.35(五)校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35(六)文化交流,提高校企综合实力.35六、专业群建设.36(一)专业群现状.37(-)建设目标.37(三)建设内容.37七、改革举措.39(-)组织措施.39(-)制度措施.3 9(三)管理措施.40八、专业建设预算与绩效考核指标.40(-)专业建设预算(见附件1).40(二)绩效考核指标(见附件2).402*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长:黄克安
3、(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校长、教授)项目组副组长:庄惠明(国际贸易实务省级专业带头人、经贸系系主任、副教授)陈志贤(外贸学会秘书长、省外贸中心集团高级国际商务师)项目组成员:曾慧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何巧利(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经贸系系副主任)胡秀珠(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黄建平(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邱春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严国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副教授)周宝玉(讲 师)李 莉(讲 师)李炫榆(助教)黄键琳(助教)董建光(*商业总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陈国梁(*万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秀宁(福辉贸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概述我 校 国 际
4、贸 易实务专业始建于1993年创办的国际商务专业,是我省 乃 至 全 国较早开设国际经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 此 基 础 上,2004年整合资源成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从而使专业建设开始进入了巩固提高阶段。2007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本 专 业 坚 持 学 校 提 出 的“为商界打造人才,为人才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方针,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经邦济世、贸达天下”的高素质应用型外经贸人才。目前在校生345人,至 今 已 培 养5届 毕 业 生447多人,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本项目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商务英
5、语、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保险四个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总 体 建 设 内 容 包 括“一种模式”、“两大基地”、“三项平台”、“四个体系”,建设周期为两年,资 金 总 投 入 为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20万元,学校自筹400万。用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资金为700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的资金为100万元。二、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省一直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 之 一,其对外贸易额在近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10年*省年度外贸总额在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 0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其 中 出 口 额
6、715.31亿美元,同 比 增 长34.1%;进 口 额372.99亿美元,同 比 增 长41.6%。“十一五”期间,全省外经贸各项指标均实现了翻一番。201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2005年 增 长100%,其中出口总 额 比2005年 增 长110%,进口总额也基本实现翻番。国 务 院 于20092年 下 发 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对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的正式批复和“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海西经济区在两岸交流中的先行先试作用,都体现了中央层面对*省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这将有力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和两岸经济合作,有助于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发
7、展环境,海西经济区建设将全面提速。在国务院诸多给力政策支持下,海西经济区发展动力更足,未来海西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投资机遇和政策优惠,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岸三通,极大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省将会更加深入的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外贸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日益增大。开放型的经济一方面使得我国各行业将更广泛地融入国际贸易,另一方面现有领域的国际贸易将向纵深方向推进,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上升。出口被认为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未来国际贸易的竞争,不仅仅是各国生产能力的竞争,也是国际贸易各环节上人才的较量。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来看,对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需求将是一种长期增长的需求。我省
8、对外贸易的高增长引致对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与此相对,我省高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永远不能满足需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这可从我省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需求量与我省设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校数量比较看出。我省是外贸强省,约 有3万多家的企业从事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业务,据我省目前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未 来5年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或规模翻番,如果按我国现有的外贸出口权的公司平均每家拥 有10个对外贸易人才的平均比例计算,即使考虑劳动效率的提高,到那时保守估计我省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超过10万人。3而省内仅有少数几家高校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专
9、业或相关专业,可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供需存在巨大缺口并将快速扩大,成为我省紧缺人才之一。在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方面,据2011年第一季度*省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情况显示,按需求量大小,依次为中职以下占55.22%、大专占34.13%、本科占10.37%、研究生占0.28%,其中高素质的、侧重实践的大专毕业生需求在不断上升。我校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专科院校和培养*外向型经济建设人才的摇篮将任重道远。*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显示,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处理三项工作。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
10、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主要体现为:第一,由于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致使对员工选择更加注重即时性与实用性,因此企业在关注学历的同时,要求毕业生持有国家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第二,由于从事的是国际贸易,不可避免与海外客户沟通,企业在录用学生时会参考英语过级情况;第三,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国际营销能力,每个国家的营销环境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因而外贸企业人才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要有一定的灵敏度,有利于获得和维系国际顾客;第四,在关注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企业也重视毕业生是否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学校能够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二)专业优势国际贸易实务专
11、业自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以来,努力夯实基础,经 过3年的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41.校企合作作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专业,本专业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好形势,充分与经济区企业合作,打造具有示范特色、服务海西建设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重点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利用优势师资和实训条件,积极为社会和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将进出口业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校企共享的开放式平台,为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举办国际商务单证员、货代员等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
12、,发挥省级实训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学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同企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吸收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以此扩大工学合作、产学合作的渠道。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获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障。服务企业、面向企业是专业建设的基石。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合作企业在专业建设中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双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学校以优势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使企业在合作中真正受益,企业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提供优质服务。校企合作亮点:(1)借助*省外贸学会破解商科
13、类专业校企合作瓶颈,实施“1+1+N”的校企合作模式,解决商科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学生顶岗实训人数分散这一问题,切实提高校企合作实效与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2)针对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实 行“2+1”模式的订单班培5养模式,与 8家企业开展政策灵活的订单班。其中,“众事达”订单班模式被阿里巴巴总部认同,并在业内推广;(3)请进来,送出去,专业专项实训(业务员模块)实 现 1 0 0%进企业实战训练。同时依托校企合作联合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市场营销综合技能竞赛、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竞赛、市场营销大赛等系列比赛,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管,取得较好效果,在全校专业综合实
14、训评比中获第一名。2.专业社会服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将产学研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商科专业的经济社会服务平台,立足海西,服务闽商,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坚持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职业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经营实体服务社会、学生创业服务社会等经济社会服务工作,铸就商科教育服务社会品牌。专业社会服务亮点:(1 )积极构建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平台。2 0 0 8-2 0 1 1 年,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问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老师主持省部级课题(省软科学项目)1项,省 厅 级(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质监局等单位)课 题 6项,合同经费积累达2 5.6 万(不含配套),共
15、有 2 份科研成果分别被省政府采纳并发文组织全省实施,2 人被省部级以上专业委员会聘请为专家委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2)借助订单班,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支持企业实现做大做强。2 0 1 0-2 0 1 2 学年,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战训练学生共为企业创下5 2 0万傲人销售业绩,远远超过省内其他高校学生在同一企业所创业绩,我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受校企合作企业高度肯定。6(3)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老师为各类企业单位举办多个培训班:分别为福州亿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定防范外汇风险的操作方案;为环球资讯公司进行外贸知识培训、为福州立鼎电器有限公司建立出口信用管理制度;到*骏鹏五金有限公司进
16、行实践考察公司业务管理、为公司制定企业合同评审制度;为欧亚星光汽车服务用品有限公司进行员工实用礼仪培训;为福州普杰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新员工培训、客户开发和产品演示服务,等等,积累培训500人次。2008年、2010年分别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参加培训教师181人,65位学员参加了助理电子商务师(高级技工)的职业技能鉴定、20位学员参加了电子商务师(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了相关证书。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均获得相关企业的肯定与好评,收到良好评价和社会效益。2.人才培养模式推 行“课证深度融合、多种证书在手”的人才培养,
17、从国际贸易实务领域单证、国际货代、报关三大职业岗位出发,按照相应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要求,将职业核心课程整合成外贸单证、国际货代和报关三个模块。学生在掌握职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围绕三个模块学习职业岗位技能,在仿真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中心进行外贸单证、国际货代、报关等职业岗位训练和企业顶岗实践后,参加全国外贸单证员、国际货代、报关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毕业时,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获得两种以上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实 现“多种证书在手”,增强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亮点: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试点专业基础上申报的“校企联合培养高7素质技能型人才”入选*省十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带动相关专业群的“物流人才培养
18、模式体系探索与实践”入选*省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010 2011年一年来,学生获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 一 名)、二等奖,全国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二等奖,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等专业技能竞赛奖项16人 次。3.实训基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训室建设提出的要求,在校内建成了省财政支持的进出口业务实训基地。进出口业务省级实训基地为 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 贸英语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服务,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提供场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引进了进出口业务和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有效途径,使得实训项目符合学生特点,更加具有针对
19、性。帮助学生获取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外销员等证书。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坚持校企合作,贴紧企业办学。经过长期的合作,已经在*商业总公 司、*省 交 电 有 限 公 司 等10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企业为该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确保该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在继续维持、巩固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我们还不断地开拓新的校企业合作单位,以建立运行良好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条件,接收学生实习,给学生营造一个带有职业氛围的实习环境,为国际贸易实务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
20、的保障。一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条件较好的校外实训基地正在商谈中。8实训基地亮点:已完成新校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金融证券实训中心”、“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中心”的前期规划与设计工作,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成的新实训中心将有望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实训室。4.师资队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拥有一支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共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 师2人),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1人,主要承担实训课教学和参加进出口业务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100%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分批选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每
21、名教师每两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一次,时间至少两个月,以免脱离实践,每年选送若干名中青年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短期培训,并要求教师考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聘请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掌握本专业最新技术,能够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或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工作的兼职教师11名,形成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师资队伍亮点:“国际商务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中,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1人入选首届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1人入选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入选校级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11名,博士后出站1名,国际贸
22、易实务专业成为全省高职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专业、省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教改项目、省级精品课程、省高校杰青、9多名省校级专业带头人与博士教师、较多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专业。5.课程建设与改革2 0 0 8 年起加大了以任务为导向、“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改革,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制定外贸单证员、国际货代员、报关员三个岗位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我们有郑淳彦(报关员)、危 小 华(报关员)等企业兼职教师1 1 人,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学场所上,实行
23、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场所的一体化。具体做法: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安排两周的校外独立实训周的企业项目实践课,第五学期安排五周的校内综合项目实践课和五周的校外企业综合项目实践课,第六学期安排十周的毕业实习和十周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建立了完善、科学、系统的校内外实训课程和校外岗位技能实训的监督、考核等管理制度。此外,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外经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校开办专题讲座,学生和教师都参加听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老师与*省商业总公司、*交电有限公司的能工巧匠共同编制了 外贸单证实训指导手册校本实训课教材。课程建设与改革亮
24、点:根据省级示范校建设方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加大主干课程的建设,已建成 外贸单证实务等 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完成课程网站制作,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1门校级优秀课程。已开发完成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3门体现工学结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材。已开发 完 成 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等 4门具有较高水平的网10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正准备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成果走在全省同类专业的前列。三、建设目标总体建设目标:紧密围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高端技能型外经贸人才的目标,坚持以提升专业服务海西经济社会能力发展为原则,坚持特色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
25、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载体,以学生经贸素质养成和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双师团队为抓手,通 过“素能本位、校企互动、课证融合”三位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岗位能力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完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为国内同类专业中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声誉良好的特色专业,从而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具体建设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走校企深度融合之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重点 专业 建设 方案 国际贸易 实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