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甘肃省白银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白银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 6-2 0 1 7 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 择 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正常的细胞中既有抑癌基因,又有原癌基因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C.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蛋白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
2、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的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D.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5.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 i元素的量相等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0、H和N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 T PD.组成细胞的最主要元素是碳6.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 O 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3、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7.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8.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 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 N 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 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10.关于
4、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1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八A.甲 B.T C.丙 D.乙1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醐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前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13.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
5、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 菌 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14.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病毒只含一种核酸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15.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储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储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16.A、B两种酶用同种蛋白的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 N A
6、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17.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 因 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18.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 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胸袅要名rw。丙a b c光照强度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
7、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1 9.如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A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版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健那绿葡萄糖与健那绿作用,生成蓝绿色沉淀D验证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嗅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A.A B.B C.C D.D20.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生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8、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前21.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2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H和 H Q B.用 和 A和 C.ATP 和 COzD.HQ 和 CO22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24.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
9、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G和G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C3和Cs都迅速减少B.C3和Cs都迅速增加C.C:,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25.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的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6.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
10、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有更强的利用C O?的能力27.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甘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29.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
11、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乩()葡 萄 糖 阿 酮 酸 I旦 闸 商|乙醇+CO?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 H ,过程消耗 H 3 0.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I I 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二、非选择题3 1.为探究N a C l 和 C u S O“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
12、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试管编号实验步骤1234l%N a Cl 溶 液(m L)11%Cu S O i 溶 液(m L)11%N a 2s o i 溶 液(m L)1蒸 偏 水(m L)1p H 6.8 缓 冲 液(m L)11111%淀粉溶液(m 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 L)1111IX1 137X巾 f t油元VIIIIIJ个9力1%他*i f01mL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招宓电(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的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 酶 活 性 有 促 进 作 用 的 离 子 是.(3)该实验中设置4号 试 管 的 目
13、 的 是;设置3号 试 管 的 目 的 是.(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3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 阶段,进 行 的 部 位 是.B表示 阶段,进行的部位是 中.(2)写 出 图 中 所 示 物 质 的 名 称.:;:;_ _ _ _ _ _ _.(3)C和D过 程 分 别 是 二 氧 化 碳 的.33.一个基因型为A a B b (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 个精子,种精子.(2)如果产
14、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 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 子 基 因 组 成 分 别 是.(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 B和A 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 个精原细胞.34.假如豌豆种子黄色(Y)对 绿 色(y)为显性,圆 粒(R)对 皱 粒(r)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Y y R 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 y R r的豌豆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 种不同的基因型.(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 种不同的表现型.(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是一(6)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占.20 1
15、6-20 17 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每题2 分)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正常的细胞中既有抑癌基因,又有原癌基因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考点】5 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5 B: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
16、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答】解: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A 正确: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因此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B正确;C、正常的细胞中既有抑癌基因,又有原癌基因,C正确;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 错误.故选:D.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醐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C.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蛋白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
17、紫色反应【考点】1 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37:酶的概念;39: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 N 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 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答】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 N A,A 正确;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B正确;C、酶是蛋白质或R N A,C 错误;D、蛋白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C.3.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
18、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考点】2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2 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 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本题借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知识,考查了两种细胞的细胞器的分布特点,我们从细胞结构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出发解决问题.【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A 正确;B、水稻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液泡,B正确;C、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C错误;I)、小鼠肝细胞为动物细胞,具有线粒体和内质网,D正确.故选:C.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
19、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醐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D.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考点】39:酶的特性.【分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利p 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解答】解:A、强酸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活性丧失,A错误;B、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蛋白的后,淀粉酶会被水解失去活性,B错误;C、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过程中,高温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活性丧失,C错误;D、淀粉酶溶液中
20、加入淀粉溶液,淀粉会被淀粉酶水解,而淀粉酶作为催化剂活性不会受影响,D正确.故选:D.5.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 i元素的量相等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0、H和N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T PD.组成细胞的最主要元素是碳【考点】1 R: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I I、0、N、P、S、K、C a、M g.C、H、0、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0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A、不同植物
21、根细胞膜表面吸收不同离子的载体是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 i元素的量有差异,A错误;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0、H和N,B正确;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因此需要消耗AT P,C正确;D、组成细胞的最主要元素是碳,D正确.故 选:A.6.将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z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分
22、析可知: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开始植物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但是容器内CO,减少,直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解答】解: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培养的植物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较强.由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故选:C.7.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
23、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考点】3H: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解答】解:A、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B、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为3/4,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B正确;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C正确
24、;D、乙醉提取的叶绿素只要结构没有被破坏,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D错误.故选:D.8.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 a 进入血浆B .细胞外液中的6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 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考点】3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协助.【解答】解:A、匆细胞中的N a*进入血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细胞外液中的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正确;C、细胞外液中的K 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5、D错误.故 选:B.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 N 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 T 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 T 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髓的种类相同【考点】2 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1)都能进行能量转换,都能产生A T 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前者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后者来自光能;(2)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此外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3)两者都含有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D N A、R N A和多种酶,此外叶绿体中还含有光合色素.【解答】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白银市 2016 2017 学年 生物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