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商务专业.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商务专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国际商务专业.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方案-O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1(-)专业建设现状.1(二)专业建设需进一步解决问题.8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8(-)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8(-)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9(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9(四)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9(五)建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9(六)建立并实施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10(七)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学校共享专业群整体发展.10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1
2、0(-)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0(二)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衔接.12(三)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12(四)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14(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5(六)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6(七)共享专业群建设.16四、绩效考核指标.20五、专业建设预算等内容.24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26(-)制度保障.26(二)管理保障.26(三)经费保障.27国际商务专业的前身是我院中专时期的外贸业务专业,始招生于学校创办之初 的1981年,现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学院首批招生的五个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七余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备了“专业有示范、师资有团队、教材
3、有特色”的专业领先优势。该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学院教改示范专业,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团队。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掌握该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国际货物贸易基本操作和国际市场开拓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外贸业务、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岗位的工作,面向*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国际商务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将在重点建设发展的两年内,继续巩固专业建设成果,进一步突出专业的行业特色,作强专业品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带动*省乃至全国同类专业的发展。探索形成“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机
4、制;以创新“一主线三阶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全面推进专业建设,以国际商务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学习领域式的多级课程体系,探索“项目负责制”的教学模式,建 设“三位一体”国际商务专业校内实训平台;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增强对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服务*国际商务事业工作人员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促进*国际商务事业的发展。一、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建设现状国际商务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最有代表性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学院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龙头专业,创造了学院专业建设中的多项“第
5、一”:第一个招收高职学生的专业,第一个学院教改示范专业,第一个*省级教学团队国际商务团队,等等,在*省国际商务领域中独树一帜。国际商务专业依托国际商务行业,具有长期的校企合作基础,曾经采取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该专业在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研科研等方面均位于学院前列,形成了以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团队领衔主导的国际商务专业群,具备了“专业有示范、师资有团队、教材有特色”的专业领先优势。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为国际商务行业各类企事业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专业教师同时也为*国际商务行业提供了大量专业性的社会服务。该专业成为*省国际商务行业的
6、人才培养的孵化器。1.培养规模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前身为外贸业务专业,开 办 于1981年,当时招收中专学生。2004年更名为国际商务专业,并成为学院第一批进入高职序列的专业之-。该专业至今已招收高职生8届,累计招生三年制高职生1684人,已毕业1081人,目前在校生603人。目前生源稳定,报到率高于学院整体报到率。2.专业定位通过走访企业、社会调研、专家访谈、专题会议、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的专业定位市场调研,我们将专业对应的岗位定位为:以国际商务单证和外贸跟单为基础,以进出口业务运作为核心,以外贸业务管理为发展方向。我们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
7、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掌握该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国际货物贸易基本操作和国际市场开拓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外贸业务、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岗位的工作,并能从事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工作,面向*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国际商务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和调研,结合多年的国际商务专业和人才培养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我们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工 学 结 合 的“一主线、三阶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第一阶段为学生在校的
8、第1 4学期,第二个阶段为学生在校的第五个学期,第三个阶段为学生在校的第六个学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学生就业与顶岗实习相结合。4.课程体系2国际商务专业要培养能胜任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外贸业务、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岗位的工作,面向*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国际商务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实现工学结合,符合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了课程的序化、重构、整合或开发新课程,设置了培养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公共课程模块和培养专业知识
9、、技能和素质的专业课程模块。在公共课程模块中,设置了思政课程模块和文化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作为该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该专业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专业职业能力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三部分,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贯穿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5.师资队伍国际商务专业是*省省级特色专业,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双师素质”教师为目标,通过社会引进、送出培养、校内指导、企业实践等各种方式不断壮大
10、专任教师队伍、提高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基本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教研能力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3 5人,其中专任教师2 3人,兼职 教 师12人,师资结构合理。专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 1人。兼职教师全部来自国际商务行业企业线,形成了专兼结合双师队伍。该专业拥有*省省级团队“国际商务教学团队”,学院副院长亲自担任团队带头人,成员为专业群的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如表一所示:表一国际商务专业师资基本情况序号姓名学历职称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工作经历1刘建明本科教授国际贸易近10年行业资深顾问2张
11、明志本科副教授商务英语函电外销员3吕向生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地理企业咨询师、培训师4董新民本科副教授国际商法企业培训师5马淑英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实务外销员36孟庆超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近 10年行业资深顾问7周桂风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实务5 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8张 卿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实务培训师9孟祥年本科副教授国际贸易实务培训师10潘海红本科副教授国际金融会计师11王俊本科副教授商务英语函电培训师12李二敏硕士副教授国际贸易实务培训师13吴术团本科讲师国际贸易实务培训师14余海萍硕士讲师国际金融培训师15孙 爽本科讲师国际商法培训师16孙训爽硕士讲师外贸单证单证员、培训师17赵继梅本科讲师
12、外贸跟单培训师18林发芝本科讲师外贸单证单证员19胡少林硕士讲师外贸单证单证员20陈璐硕士讲师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业务员21王皓洁硕士助教国际服务贸易培训师22许 寒硕士助教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员23卫薇本科教员外贸单证单证员、5 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24黄光明硕士高级国际商务师国际贸易3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25周保昌本科高级物流师国际物流30年国际物流实践工作经验26张武月本科高级国际商务师外贸单证3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27蒋立才本科高级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谈判3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28武义海本科高级国际商务师外贸单证3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29桂晓勤本科高级国际商务师国际贸易实务30
13、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30赵海清本科高级国际商务师商务英语函电3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31汪海青本科高级海关督察海关管理20年海关实践工作经验32何海林本科外销员外贸跟单10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33李 静本科外销员外贸跟单8 年国际商务实践工作经验34王 斌本科副教授报检培训师35梁红玲本科报关员报关12年报关实践工作经验6.实践教学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建立国际商务业务流程实训大平台思想的指导下,校内实训室从无到有,校外实训基地从少到多,初步建立了满足该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需求,该专业的实训中心2 0 1 0年成功申报为*省实训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该专业已基本建成基
14、本职业能力训练、专业职业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拥有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外贸跟单实训室、报关实训室、货代实训室、外贸综合实训室、国际商务案例教学中心、模拟展厅等8个实训室4组成的国际商务实训中心(见表二),该中心已于2010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获准得到*省财政的支持成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建立了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并能够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表 二 实 训(验)室建设情况一览表序号实训室名称面 枳(m2)设备金额(万元)性 质(仿真、模拟)实训项目是否开放是 否 共建1外贸单证实训室8024.38模拟单证操作是否2外贸跟单实训室8024.38模
15、拟跟单操作是否3报关实训室8030.427模拟报关操作是否4国际货运实训室8030.427模拟货运操作是否5综合实训大厅180.320.542仿真流程模拟是是6模拟谈判室16011.019仿真模拟谈判是是7模拟展厅120.410.194仿真模拟商展是是8案例教学中心120.47.86模拟案例讨论是否(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自2007年起还建立了*和福经贸有限公司、*华安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东美信有限公司等20余个具有稳定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见表三),该专业与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管理规范,运行有效。通过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合作,将学生的一部分实践性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一方面
16、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另一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口就业,使得我们培养出的人才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表三主要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序号实习基地名称实训项目名称可容纳学生数签约时间1*东宝食品有限公司产品了解、跟单流程、外贸业务操作1102007-042*省天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外贸业务、单证操作802008-053*朗坤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外贸业务、跟单流程操作902008-074*华安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风险管理502010-45赛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外贸业务、跟单流程操作22010-076*省新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外贸业务操作22011.57郎溪县商务局外贸业务操作202011.18海菱工
17、贸有限公司外贸业务操作22011.59*和福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业务操作22010.1110*东美信有限公司外贸业务操作22011.4511合肥力贝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外贸业务操作220117.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国际商务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都非常注重教材的建设工作。在教材选用方面,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拓展课教材绝大部分都是正式出版且具较高编写水平的课程教材:在教材开发方面,我们处于省内同类型院校的前列,在现有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5部本省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已开发8部体现工学结合、项目
18、导向、任务驱动的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用教材、特色教案、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以及实训指导教材等(见表四)。表四国际商务专业主编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时间出版社校企合作参与行 也企业名称是否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实务张卿2005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否进出口贸易实务张卿2006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五规划国际贸易刘建明、李二敏2006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 五规划外贸英语函电王俊2006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十 一 五规划物流经贸地理吕向生2006 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否出口单证实务孟祥年2007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是*服 装 进 出口公司 五规划国际贸易地理孟庆超、吕向生2007
19、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1五规划国际金融实务潘海红2007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报关实务刘建明2007 年中国财经出版社是合肥海关国 家 十 五规划国际贸易地理吕向生2007 年中国商务出版社否物流经济地理吕向生2007 年中国财经出版社否国际经贸地理吕向生2007 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否进出口贸易实务(修订本)张卿2008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是*华 安 进 出口公司*十 一 五规划国际贸易实务习题集孟祥年2008 年对外经济大学出版社否实用市场营销刘建明2009 年*大学出版社否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孟祥年2009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服 装 进 出口公司国 家1-一,五规划实
20、用日常英语口语凌双英2009 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否*一|五规划国际市场营销吕向生2011 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否国际贸易实务张卿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华 安 进 出口公司外贸单证实务孟祥年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服 装 进 出口公司6进出口贸易综合实训教程李二敏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粮油进出口公司国际贸易地理吕向生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否国际汇兑实务潘海红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华安进出口公司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周桂凤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珏盛进出口公司商务英语函电王俊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
21、海菱进出口公司报关实务汪海青2011 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合肥海关8.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和严格的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该专业严格执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和国际贸易系根据实际建立了实施细则。该专业教学档案齐全,各学期教师的授课计划、听课记录、教案、试卷、考核成绩、教研活动、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反馈等教学资料和教学文件分门别类保存完整,教学过程记录评价客观、准确,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每学期对该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并以此作为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儿年来,国际商务专业建立了“四个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
22、三线教学信息反馈、三支教学管理队伍、三重教学质量检查和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三线教学信息反馈”是通过执行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听课制度搜集信息,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汇集信息,通过日常教学发现信息。“三级教学管理队伍”是建立了由学院、系部和教研室组成的三级教学管理队伍。”三重教学质量检查”是该专业建立了日常教学检查、三段教学检查和督导抽查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体系,保证了该专业教学质量。“三级教学质量评价”是每年由学院、系部和学生对该专业教师进行测评并加权计算出教师得分。另外该专业教师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学校和系部都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同时还设计了专门的顶岗实习手册,学生顶岗实习有方
23、案,安排了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顶岗实习指导,同时建立了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考核机制,保证了对校外顶岗实习的效果。9.社会服务该专业借助于强大的师资优势和行业优势,服务于社会,该专业与部分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为区域内国际商务行业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服务,近儿年每年承担和参与*省进出口新批企业和进出口孵化的培训任务以及其他行业培训任务,每年均在10期以上。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企业、7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该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不仅为很多公司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而且也使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业务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师解决进出口业务实际问题的
24、能力,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提供了第一手实实在在的资料。同时教师和学生还为行业企业参加展会如广交会、华交会、徽商大会等提供翻译、咨询、业务协助等多方面服务。2010年该专业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通过组建松散式校友企业联盟,并与其共同组建特色班,并以老校址秋浦河畔命名秋浦班。秋浦班是该专业充分开展产学结合的集中体现。该专业拥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学院的国际商务培训中心拥有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国际货代员等主体专业职业资格考培资格,该专业所在的国际贸易系被工信部授予国际商务师、营销师等职业资格鉴定站。(-)专业建设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推进;技
25、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还没有正式形成;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推进;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有待进一步充实、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总体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遵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突出行业特色,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省和长三角地区国际商务事业发展提供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重点 专业 建设 方案 国际 商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