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总述:2011年中考物理之高效复习备考策略一、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物理中考10个重点知识的分布:力学部分4 个重点: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强。光学部分2 个重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热学部分1 个重点:比热容。电学部分3 个重点: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测小灯泡功率。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往往会考核简单电路故障分析或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及水平面上立方体对地面压强变化等难题。在复习中要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盲目地进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值得采用的低效的复习策略。二、既要加强基础,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现在的试题十分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
2、程和对实验的过程的考核。例如,在考查压强概念的的形成过程时;题目中总是说“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你在答题时就只能提“压力的作用效果”,却 不 能 说“压强”,因为考核的过程中压强的概念尚未建立。试题还经常以科技、社会、生活问题为情景,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皮划艇比赛中,握桨时上方的手与桨的触点相当于杠杆的支点,桨相当于费力杠杆。三、既要重视实验过程,又要重视科学方法。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考核实验的过程,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实验器材;操作的步骤、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归纳总结、结论的得出等。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还
3、会体现出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建立比热概念的实验过程中,采用酒精灯放在与两杯液体等距处隔着铝板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使水和煤油在每1秒钟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在实验过程中,同样为了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求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许多同学误以为必须使初温相等,其实初温是否相等并不影响实验结果。四、既要提高思维能力、又要提高书面文字表达能力。近年考试特别重视对实验的归纳能力的考核,因此对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题目,往往体现在对考生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中。所以,要想获得较高的考分,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
4、振动产生的;i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记住:15速 度340m/s。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一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
5、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 体1 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觉范围:2 0 H Z-2 0 0 0 0 H Z O超声波:高于2 0 0 0 0 H 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次声波:低 于2 0 H 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声音的特
6、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 短(长的音调低)、粗 细(粗的音调低)、松 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 贝(d 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O d 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 0-4 0 d 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 0 d 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 0 d 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7、不得超过5 0 d B o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 距 离(蝙蝠)声呐:根据回声定位。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沙场点兵声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3 6 分)1、一 切 正 在 发 声 的 物 体 都 在,声 音 的 传 播 需 要 ,登月的宇航员靠 交谈,说明 中不能传声。2、声音在1 5 c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8、 米/秒.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 而产生听觉.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土电话表明 0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 传播的。4、声音在固体、液 体 中 比 在 空 气 中 传 播 得 (填“快”或“慢”)。5、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_ _ _ _ _ _ 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 o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对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 米。6、乐 音 的 三 个 特 征 是、和。7、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 高 和 低”是指;而“引吭高歌”、
9、“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 o8、人们通常说男子说话时嗓门比较大,是指声音的 大,由此可知男子说话时声带振动的 较大。9、人们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从而增大 o10、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11、人们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是根据 不同,能听出不同乐器声是根据 不同。12、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公害是指 _、一、一 一、一13 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下限是14、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7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 3 0分)题号1234567答案
10、89101112 13 14 15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 4 0米/秒(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2、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3、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翅振动的声音就能判断蜜蜂是刚飞出蜂巢采蜜还是采蜜归来这是因为(A)蜜蜂翅振动的响度不同(B)蜜蜂翅振动的音色不同(C)蜜蜂翅振动的音调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4、乙人用
11、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B)人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慢,后听到5、赛跑时要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起跑,这是因为(A)赛场很乱听不清枪声(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C)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D)声和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6、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得超过多少分贝(A)9 0 (B)7 0 (C)5 0 (D)3 0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
12、)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8、比较声音在钢铁、海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A)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B)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小(C)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小(D)三种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9 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 3 6 0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A)1 3 6 0 秒钟(B)6 8 0 秒钟1 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所发出声音的区别是(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C)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D)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1 1、
13、蝴蝶的翅每秒钟振动5-6 次,(A)我们只能听到蝴蝶翅的振动声-严(0两着我们都能听到1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A)3 4 米/秒(B)1 2 2 4 千米/小时1 3、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 4、声音的传播速度:(0 8 秒钟(D)2 秒钟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蜜蜂的翅每秒振动3 0 0-4 0 0 次。(B)我们只能听到蜜蜂翅的振动(D)两着我们都能听不到(C)3 4 0 千米/秒(D)3 4 0 千米/小时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B.声音可以由土地传
14、播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A.只和声源有关度有关B.只和物质有关C.只和温度有关 D.和物质、温1 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属于噪音的是A.非常大的声音 B.杂乱无章的声音C.干扰休息、学习的声音 D.不和谐的声音三、计算题。(2 5 分)1、某人在离墙1 3 6 米处喊了一声,0.8秒后他听到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 00米/秒,从某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4秒钟返回海面,求海水深度.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72 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4 0米/秒,司机鸣笛后2 秒钟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
15、求:1、火车鸣笛时离道口多远?2、司机听到回声时再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隧道口?4、有一根钢轨长1 04 0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管上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 2 00米/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4 0米/秒,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5、子弹在离人距离5 米处以6 80米/秒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 4 0米/秒问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多少米?四、问答题:(每题3 分,共 9 分)1、在空旷原野喊话时,用双手捂住嘴两边,形成喇叭形状,这是为什么?2、把一个电铃悬吊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使电铃发声,再
16、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空气慢慢抽出,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3、给你一根钢锯条,你能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吗?说说你的做法?光学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X108 m/s,计算中取C=3X108m/s。(水中是真空的 利,玻璃中是真空的羽)光年:(距离单位)光 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7、。1光年=9.4608义1012 km/s。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
18、律。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 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 的 像 是 正 立 的 虚 像(2)像 和 物 的 大 小 相 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平面镜的应用:(1)水 中 的 倒 影(2)平 面 镜 成 像(
19、3)潜望镜。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 的 折 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
20、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 一 面(2)两 线 分 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 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五、光的色散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
21、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六、看不见的光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
22、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第 三 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
23、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 透 镜:对 光 起 发 散 作 用。二、生活中的透镜照 相 机:镜 头 相 当 于 凸 透 镜,来 自 物 体 的 光 经 过 照 相 机 镜 头 后 会 聚 在 胶 片 上,成倒 立、缩 小 的 实 像。投 影 仪:镜 头 相 当 于 凸 透 镜,来 自 投 影 片 的 光 通 过 凸 透 镜 后 成 像,再经过平面镜改 变 光 的 传 播 方 向,使 屏 幕 上 成 倒 立、放 大 的 实 像。放 大 镜:成 正 立、放 大 的 虚 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 验:从 左 向
24、右 依 次 放 置 蜡 烛、凸 透 镜、光 屏。1、调 整 它 们 的 位 置,使三者在同直 线(光 具 座 不 用);2、调 整 它 们,使 烛 焰 的 中 心、凸 透 镜 的 中 心、光屏的中心在 同 一 高 度。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 的 性 质 像距(v)应 用u2f 倒立缩小实像f v2f 照相机u=2 f倒 立 等 大 实 像v=2f(实 像 大 小 转 折)f u 2f 幻灯机不 成 像(像 的 虚 实 转 折 点)uu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 焦(点)分 虚 实,二 焦(距)分 大 小;虚 像 同 侧 正;实像异侧倒,物 远 像 变 小”。口决二:物远实
25、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 处 二 倍 焦 距 远。口决三:凸透镜,本 领 大,照 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 外 倒 实 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 是 物 放 焦 点 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四、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中 物理 高效 复习 备考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