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pdf
《高一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生物必修1 复习提纲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有 C、H、0、。P、S、K、C a、MR。微量元素有 F e、M n、B、Z n、C u、M o 等。基本元素有C、H、0、O 最基本元素:元素。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C。干重最多的是C,其次是。2、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 0
2、%-9 5%,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妥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物质运输;维持细胞的形态(在代谢旺盛的细胞 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主要存在形式:离壬(2)作用:细胞中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组成部分。(如 M/*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 e 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 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细胞中
3、的有机化合物一、糖类:1、元素组成:C、H、0 3种元素2、分类:(1)单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分布(2)二糖:蔗糖、麦芽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乳 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3)多糖:淀粉、纤维素、(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糖 原(存在于动物细胞中3、功能:糖类是主耍的能遮物质。(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4、糖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2)还 原 性 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选材:含还原糖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颜色的变化。斐林试剂的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5 0-6
4、0 水浴加热二、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 成(C/H 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2、分类:脂肪、磷脂、固 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功能:脂 肪(C H O):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 温,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磷 脂(C H O N P):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 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m染 液(或苏丹w染液)染成橘 黄 色(或红色)。(在实验中用5 0%酒 精 洗 去 浮 色 显 微 镜 观察
5、-橘 黄 色(或红色)脂肪颗粒)三、蛋白质1、元素组成:除C、H、0、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2、基 本 组 成 单 位(单体):氨 基 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叠酸约迎种)RIH2N C COOHI氨基酸结构通式:11:(组成蛋白质的2 0种氨基酸的区别:悭 的 不同)3、形成:由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臼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且、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爹加叠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 键 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 基 酸 数 一 肽 链 条 数。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 基 数(或竣基 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
6、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蛋白);催 化(多数酶);运 输(血红蛋白,载体);调 节(信息传递: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 疫(抗体);细 胞 识 别(糖蛋白)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服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服试剂:配制:0.I g/m L的N a O H溶 液(2 m L)和0.O l g/m L C uS 0 4溶 液(3-4滴)使用:分开使 用,先 加N a O H溶液,再加C uS 0 4溶液。四、核酸1、元素组成:C、H、0、N、P 5种元素2、基本 单 位(单体):核 甘 酸(由1分子磷酸。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3、种类:脱氧 核 糖 核 酸(D N A)和 核糖核酸
7、1分子磷酸 脱 氧 核 甘 酸 1分子磷酸 核 糖 核 甘 酸11分子核糖(4种)1分子含氮碱基(A、y G、4、功能:储存遗传 信 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 N A脱 氧 核 甘 酸(4种)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R N A核 糖 核 甘 酸(4种)主要在细胞质中原核、真核生物含有的核酸有D N A和R N A,核甘酸旦种,碱 基&种,遗传物质都是 叫。病毒含有的核酸只有1种,D N A或R N A,遗传物质是D N A或R N A。细胞学说和显微镜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迤旺。施
8、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 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一标本”距离越 短,放大倍数越大3、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f标本移至视野中央一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一大光圈,凹面镜一观察并调细准焦螺旋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仁和染色质。只有
9、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如细菌、蓝一蓬等原核生物的细胞。I真核细胞: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统一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四。二、细胞的结构1、细 胞 膜(流动镶嵌模型)(1)细胞膜的提取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方法:把细胞放在清水 中,通过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2)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 蛋 白(在膜的外侧)。(书P 6 8)(3)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4)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注
10、意书上P 4 2 图)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 能,全透性。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甘酸和多种酶等组成。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2)细胞器:筏党线 粒 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崎”,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 N A、RN A,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醵分布在内膜和基质中。叶绿体(双层膜):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类囊体薄膜上有色素,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 N A、RN A。内质网(单层膜):是
11、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 及 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单层膜):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 送 站 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 泡(单层膜):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功能:贮 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埴物细胞内的环境。溶酶体(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核 糖 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见左)中 心 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见右)放大小结: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
12、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能产生ATP的结构: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细胞核(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2)核膜:双层膜,有核 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3)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被蜡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5)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5、
13、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 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 物 遮 合。物质的跨膜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向外分泌物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此过程需要能量,不需载体,没有穿过膜。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见学案)ATP和酶 e-e B一、ATP硝酸基团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 类(葡萄糖);生命活动的殖能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的录经
14、能亶来源是太阳能。2、结构:中文名称:三磷酸腺昔简式:A-PPP(A:腺昔;T:3;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远离A的高腺嘿吟核谷(A)能磷酸键容易水解)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ATP v A ADP+Pi+能量(1)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很快。二、酶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温和性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温度过低,酶活性明显
15、隆低,但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注意: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没有改变酶分子的活性。4、酶的相关实验(见学案)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771英国,普利斯特莱: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荷兰,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绿吐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阳光才能更新空气。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恩格尔曼实验巧妙之处在于:选择水绵作实验材料,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确定02释放的部位,便于观察;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 02和光的干扰;设置了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光照(照光处与不照光处,黑暗与完全曝光),因变量为好氧细菌的分布。186 4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
16、淀粉。绿叶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用碘蒸气处理,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1948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七标记的C0?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见学案)光合作用1、概念:2、过程:(1)光反应条件:有光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水的光解:H2()J,1/2O2+2|H|ATP的合成:先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AI)P+Pi+光能&A
17、T P (光能T T P 中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条件:有光和无光,H 和 ATP场所:叶绿体基质过程:段的固定:C02+C5-2C3ATP C3的还原:C3+HI-|厂(C&O)等+C 5(ATP中活跃的化学能f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总反应式:光能C02+H 2O -(CH zO)+02叶绿体4、实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四z浓度、温度等Mf f i曲芈厂内用E始如M厂光照强度浓度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2、C0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
18、的增加而加快。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r 延长光照时间 如:补充人工光照J增加光照面积 如:合理密植r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1增强光合作用效率J 适当提高co?浓度:“正其行,通其风”,施农家肥I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六、化能合成作用1、概 念(略)2、实例:硝化细菌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过程:(图解见右)葡萄糖H2Oco2项目场所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
19、酸、【H】少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水CO2、【H】少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02大量总反应式C6H1206+6H2O+6O2 酶,6C0,+12H2。+能量二、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2、过程:场所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丙酮酸、酒精和CO2或乳酸无总反应式晨42。6 酶 7 C zH sO H (酒精)+2奥+能量C6 Hl _)2C3H 6。3 (乳酸)+能量三、应用: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3、果蔬保鲜时,采用低
20、氧、充氮气或低温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四、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见学案)细胞增殖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二、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三、细胞分裂方式:r有 丝 分 裂(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 变 化(但有DNA的复制)如:蛙的红细胞等I减数分裂四、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鳍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鳍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有丝分裂的过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N=4)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N=4)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3、有丝分裂过
21、程中染色体和D N A数目的变化DNAM0 间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时 间 间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3间4、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见学案)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略)2、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 结 果(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二、细胞的全能性1、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略)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3、细胞全能性实例: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三、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
22、谢的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 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四、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概念: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壬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关注癌症一、细胞癌变原因: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外因:致癌因子二、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糖蛋包
23、等物质的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生。(注:体细胞主要通过直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 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
24、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 成 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卵原细胞第二极体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形成部位精 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同过 程直变形期无变形期点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 个 卵
25、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细 胞 质 分裂情况两次分裂都均等只有减数第二次中第一极体分裂均等,其他分裂皆不均等。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2方,一条来自母方。(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