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新陈代谢与酶、ATP.pdf
《高三生物新陈代谢与酶、ATP.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新陈代谢与酶、ATP.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陈代谢与酶、ATP一 考点突破一一酶的发现及概念1.酶的发现(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的实验说明胃液具有作用。(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消化 的物质,即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出的结晶,并证实其成分是。(4)2 0 世 纪 30年代,科学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 的蛋白质。(5)2 0 世 纪 8 0 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归纳总结1.酶知识的正误辨析正确说法错误说法产生场所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不考虑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分泌
2、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化学本质有机物(或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或核糖核音酸氨基酸合成场所核糖体或细胞核核糖体作用场所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温度影响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作用酶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来源于食物2.教材中涉及到的酶及其作用的归纳总结分类酶的名称酶的作用消化水解酶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肠麦芽糖酶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肠肽酶将多肽分解为氨基酸胰脂肪酶、肠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
3、酸和甘油DNA酶分 解 DNA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果胶酶分解果胶青霉素酶分解青霉素谷丙转氨酶将谷氨酸转化成丙氨酸酪氨酸酶利用酪氨酸合成黑色素,衰老的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白化病人体内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固氮酶生物固氮3.酶与激素的比较酶激素实验探究来源活细胞产生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胞产生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固醇类、多肽、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等生物功能催化作用调节作用共性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即含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少酶的本质及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1)酶是蛋白质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服试剂一是否出现紫色反应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服试剂f紫色
4、反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证明待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出现紫色,则该酶液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实验变量:自变量是待测酶液和已知蛋白液,因变量是是否有紫色反应。(2)酶的催化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检测实验组:底物+相底般液 底物被分解/对照组:底物+等量蒸储水 底物不被分解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检测,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否则不具有催化作用。实验变量: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再对应训练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蛋
5、白质,有的是固醇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酶只是起催化作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B.C.D.答案 C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即酶大多数是蛋白质类物质,少 数 为R N A,它只有催化作用,在个体发育中起调控作用的是激素。2.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A.RNA是核酸的一种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答 案B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 知RNA剂。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基础梳理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倍。(2)
6、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说 明B.RNA也可D.RNA是该能催化化学反应,是一种生物催化的 1071013的化学反应。2.酶需要适宜的条件低温:酶活性降低适温:酶具有催化活性高温:酶 失 活(以上)过 酸 酶 失 活过 碱 酶 失 活适宜:酶具有归纳总结1.酶的活性酶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状态受到温度、p H、抑制剂、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酶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2)研究影响酶作用的因素与方法: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
7、独改变研究的因素,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时一,除温度为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因素都应控制相同。另外,在设计实验研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一,还应设置对照实验。3)温度对酶的影响:在较低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也逐渐增强,达到最适温度时一,酶的催化能力最高,但高于最适温度后酶的催化能力会迅速下降,最后完全失去催化能力。(如图甲所示)4)pH对酶的影响:酶的催化能力的发挥有一个最适p H,在低于最适pH时,随 着p H的降低,酶的催化能力逐渐降低;高于最适pH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下降。(如图乙所示)(5)激活剂、抑制剂对酶的影响:激活剂可使酶活性增强,抑制剂可使
8、酶的催化活性受到抑制。2.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如图丙所示)V/而促反应速率底 物 浓 度S丙酶促反应速率酶 浓 度E丁3.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丁所示)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归纳如下:(温度酶促反应速率.1【激活剂、抑制剂底物浓度酶浓度曲线解读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f力 口 入 酶 无 机 催 化 剂&口福Z-时 间(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
9、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150酶A员应速率二 酶B(无 酶A)1 2 3 4反 应 物 浓 度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与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一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说明了酶的哪一种特性)专一性 高效性 催化特性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A.B.C.D.答 案 B4.(2007年上海,3 2)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5 10 15 2
10、0 25 30 35 40 45 50反应时间有多种酶参与 最适pH是7最适温度是40 50时酶逐 渐 失 活0时酶逐渐失活A.B.C.D.答 案C解析 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40C时气体产生量最多且平稳,可推断最适温度为40C(仅限于实验数值),50时逐渐失活;酶 在0时只是活性低,并未失活;图中无法知道有几种酶参与;本实验测定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涉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归纳总结一、实验原理2 H 2。2 3-2 H 2。+。2(速 度 缓 慢)2 H 2。2过 黑 一 2 H 2。+。2(速 度 较 快)实验中可根据
11、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及能否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来判断催化效率的高低淀 粉(非 还 原 糖)二 麦芽糖 1蔗 糖(非 还 原 糖)笠 葡萄糖+果 糖j还尿糖还原糖+斐 林 试 剂 煮 佛 生成徜红色沉淀实验中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二、实验流程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步骤1号2号各注入2mLH2O2V加入不同催化剂2滴肝脏研磨液滴Fe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和多少快且多慢且少卫生香燃烧剧烈燃烧燃烧不剧烈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2.“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
12、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13溶液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3.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1号2号4.“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注入物质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加入酶2 mL新鲜淀粉酶2 mL新鲜淀粉酶振荡V60温水处理保温5
13、 min保 温5 min加斐林试剂2 mL振荡2 mL振荡煮沸1 min1 min观察砖红色沉淀无变化(1)保证蔗糖的纯度和新鲜程度是做好实验的关键。这是因为蔗糖是非还原糖,如果其中混有少量的葡萄糖或果糖,或蔗糖放置久了受细菌作用部分分解成单糖,则与斐林试剂共热时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使人产生错觉。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实验之前应先检验一下蔗糖的纯度。可用市售大块冰糖,用水洗去其表面葡萄糖得到纯净的蔗糖。(2)实验中所用酶的来源不同,则所需最适温度也不同。若淀粉酶为市售的a-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50 75;若淀粉酶来自人体或哺乳动物组织,则最适温度为37左右。(3)在实验中,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要
14、现用现配(以免被细菌污染变质),实验中若用唾液来完成实验,则取唾液时一定要用清水漱口,以免食物残渣进入唾液中。(4)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一定要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因为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催化能力。(5)实验结果分析若加入蔗糖的试管内最终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蔗糖不纯,混有还原糖;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被微生物分解生成还原糖;试管不干净,试管壁上沾有还原糖。深化拓展1.探索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思路(1)用同一种酶分别催化不同的底物,如教材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2)用不同种类的酶处理同一种反应底物,如用淀粉酶和蛋白酶分别处理淀粉溶液。2 .探究类实验设计的解
15、题思路(1)从已知入手,分析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2)分析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合理安排各变量“出场”顺序,写出实验步骤。例如,实验的已知条件是“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自变量是两种底物即淀粉溶液、蔗糖溶液。因变量是淀粉、蔗糖水解的产物、水解的速度等变化的结果。控制变量(无关变量)为淀粉、蔗糖溶液的浓度及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用量、水解过程中的温度及酸碱度等。5.将一支加入了一定量襁糊、唾液的试管,浸 入37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耦糊不变蓝。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C.淀粉已经不存
16、在了 D.淀粉没有发生变化答 案C解析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利用碘液检验襁糊不变蓝,说明淀粉已不存在,被唾液中淀粉酶完全水解。本实验并不能得出淀粉一定是被分解为麦芽糖还是葡萄糖的结论。6.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 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 行 如 下 试 验,根 据 实 验 内 容,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试 管 编号12345加 入 物质适 量 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 土 豆块生土豆块稀盐酸实 验 结果几 乎 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 乎 无气泡几乎无气泡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新陈代谢 ATP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