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级社工综合能力——必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初级社工综合能力——必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级社工综合能力——必背.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级社工综合能力-必背27页纸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内涵【高频考点】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社 会 工 作(志愿服务、公益);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单位、福利部门);专 业 社 会 工 作(专业训练)。2、社会工作特点:专业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互 动 合 作(服务对象);多 方 协 同(多个主体)。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1、社会工作的目标【高频考点】:(1)服务对象层面:解 救 危 难(生命危险);缓 解 困 难(雪中送炭);激发潜能;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
2、促进社会团结。2、社会工作的功能【高频考点】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3、功 能 的 含 义: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是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社会系统发生这样那样或强或弱的作用,这就是它的功能。第三节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与扩大);(2)社会工作者;(3)专业价值 观(灵魂)
3、;(4)专业的助人方法(基本功);(5)助 人 活 动(最核心的部分)。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高频考点】角色主要内容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物质帮助、劳务服务、心理服务、政策信息等)。(2)治疗者:对问题/偏差行为的矫正,协助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如戒毒、网瘾治疗。(3)支持者:鼓励服务对象自立自强、克服困难,成为服务对象的支持者、鼓励者。(4)关系协调者: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处理社会关系的技巧,协助处理不和谐关系。(5)倡导者:政策倡导(对政府行为的倡导)、社会倡导(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如:建议、鼓励、呼 吁 等)。(6)使 能 者(已 经 删 除):使服务对
4、象有能力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7)教育者(书上没有单列)间接服务角色(1)行政管理者:对助人过程科学设计,对活动开展进行有效控制,对相关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2)资源筹措者/资源链接者:向政府部门、福利服务机构或同事、志愿组织等争取资源。也叫资源链接者、资源协调者、经纪人、中介者、联系人(3)政策影响者: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制定、修订和完善政策。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中的互相连带的做法。3、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高频考点】(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
5、能力。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1、主要服务领域(1 3个)【高频考点】(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社会工作;(3)妇女社会工作;(4)残疾人社会工作;(5)司法社会工作;(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8)减贫社会工作;(9)家庭社会工作;(1 0)学校社会工作;(1 1)社区社会工作;(1 2)医务社会工作;(1 3)企业社会工作。2、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1)从贫困群体到有需要人群;(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3)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就业促进社会工作、减灾社会工作、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发展性社会工作。(4)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着重了解)社
6、会工作深入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加快建设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1、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高频考点】原则内容尊重是一切价值观的前提,尊重服务对象意见、决定,不指责批判、不强加)基本信念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相信人能改变信任接纳接纳服务对象;对价值、偏好、信仰宽容和尊重实践原则非评判不指责、评判言行和价值观个别化尊重个
7、人差异;满足个性化需求保密保护服务对象隐私;未经允许不得透露其信息(什么时候打破保密要搞清楚)当事人自决 服务对象选择服务内容、方式;主导作用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背后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2、伦理议题的主要内容【高频考点】服务对象自决;(2)保密议
8、题;(3)双重关系;(4)知情同意;(5)多元文化;(6)专业能力。3、伦理原则主要内容最高原则,即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既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服务对象又要尊重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充分保障服务对象的自由和自主以提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和参与能力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在直接和间接服务两个层面,提升服务对象福祉和促进服务对象生活水平的提高遵守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和相关信息的承诺,以保护其权益不受侵犯社会工作者要坦诚对待服务对象,适当的的呈现自我,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基 本 原 则保护生命原则差别平等原则自由自主原则小伤害的原则生命质原则隐私保密原则真诚原则第三节社
9、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1、国际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1)承认人类与生俱来的尊严;(2)促进人权;(3)促进社会正义;(4)促进自决的权利;(5)促进参与的权利;(6)尊重保密权和隐私权;(7)把人视为全人;(8)合理使用科技和社交媒体;(9)专业诚信。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建立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作用: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维护社会正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1、人类需
10、要的层次和类型【高频考点】(1)人类需要的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满足基本需要后,还有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审美的需要)阿尔德佛尔的E R G 理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2)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迫切程度)2、人类行为的类型与特点【高频考点】(1)人类行为的类型: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
11、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2)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第二节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2、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1)家庭: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教养模式【高频考点】模式原因人格特征娇纵型溺爱+疏于管束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心态;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支配型溺爱+严加管束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专制型缺少爱心+管理方式粗暴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放任型缺少爱心、责任感+放
12、任自流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等冲突型关系紧张+价值导向不一致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撒谎等心理特征,反社会的倾向。民主型成员互相尊重+鼓励+约束易形成自尊、自信、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2)同辈群体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3)学校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4)工作单位影响: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职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建立社会关系,自我调适适应工作和社会需求(5)社区类型: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
13、统社区和现代社区。影响: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特征;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交往中彼此影响;社区规范对成员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会影响成员行为。(6)文化影响: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大众传媒类型:旧传媒、新传媒。影响: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信息,增强受众的固有观点和行动;大众传媒的重复传播能够直接改变受众行为;可以使受众改变原有立场;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提供行为规范。第三节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高频考点】阶段嬖幼儿特征问题1.生理发展:身高、体重、大脑迅速发育。新生儿大脑只有成人25%,2岁达到70%2.心理发展(1)记忆以无意识记忆
14、为主,机械能力记忆发达。(2)婴幼儿后期出现意识记忆萌芽。(3)2周岁形成符号思维能力。3.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产生: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出现阶段。(2)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依恋是一个重要原因。哺乳问题母爱剥夺弃婴问题学龄前学龄1.生理发展:智能、大小肌肉发展逐渐成熟2.心 理 发 展:语言发展促进思维发展3.社会性发展:(1)逐渐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和自我。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子产品依赖1.生理发展:身体各个方面进一步发育2.心理发展:语言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注意力得到提高3.社会性发展(1)环境适应性加强,自我意识、道德
15、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发展更符合实际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3)逐步形成自己道德意识。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凌儿童性伤害青少年青年1.生理发展: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生殖系统和第二性特征基本发育成熟2.心理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情绪丰富激烈,呈现两极化特征3.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性行为神经性1.生理发展:个体生理成熟、稳定2.心 理发展: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能力迅速发展3.社会性发展: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发展更为成熟婚恋问题性别歧视就业问题1.生理发展:生理机能不断发生变化2.心 理 发 展:个体的认知错综复杂
16、,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早衰综合征中年3.社会性发展更年期综合征(1)情感趋于深沉稳定。婚外恋(2)婚姻责任感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家庭暴力(3)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1.生理发展:个体生理的各项机能发生较大的退化失智和失能2.心 理 发 展:认知即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精神健康问题老年死亡问题3.社会性发展: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些角色使老人产生失落感,导致社会地位下降。老年歧视和被虐待第四章个案工作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高频考点】主要模式理论假设/基础治疗技巧/原则主要特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17、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的价值的假设。1、直接治疗技巧(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现实情况、心理动力、人格发展反思。2、间接治疗技巧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成因;用多层面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危机介入危机: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发展:危机、解组、恢复和重组。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人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迅速了解服务对象主要问题;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第二节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高频
18、考点】1、申请与接案(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2)接案;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3)专业关系的建立(注意转介)。2、预估与问题分析(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2)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横 向 分 析(生理、心理、社会)和纵 向 分 析(发展变化过程)】;(3)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3、制订计划(1)服务计划的制订;(2)服务面谈内外的安排;(3)服务协议的签订。4、开展服务(1)服务的推进:从能做的开始,从愿意合作的着手,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2)专业角色的扮演: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3)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接纳、无条件关
19、怀、真诚。(4)链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1 社会资源的类型:非 正 式 资 源(家人、亲属、朋友、同伴、志愿者);正 式 资 源(正式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2 链接资源的方式:资源提供、资源发现、资源培育、需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3 服务协调:面谈内外协调、服务对象与他人改变协调、服务对象与社工改变协调。5、评估与结案(1)结案:结案5 类情形、4 项工作内容、3 种形式。(2)成效评估:服务对象改变、目标实现程度、资源投入。(3)跟踪服务。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高频考点】1、类型:建立关系会谈;收集资料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一般性咨询会谈。会谈2、技巧:(1)支持性技巧(专
20、注、倾听、同理心、鼓励);(2)引导性的技巧(澄清、对焦、摘要);(3)影 响 性 技 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记录1、个案记录方式:文字记录、录音、录像;2、个案记录的要求: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现在与过去、事实与推断;3、个案记录的作用: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未来研究的参考。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自我陈述、对答方式;2、调查表的运用:结构式调查表、非结构式调查表;3、观察的运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制定服务计划1、目标清晰而且显示(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服务对象、重要他人);策 略 合 理(与目标一致、互相协
21、调)。第五章小蛆工作方法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1、小组的类型【高频考点】类型教育小组常见小组“XX新手训练营”小组、“XX技能提升小组”等成 长 小 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支 持 小 蛆“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治疗小组 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治疗小组”、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等。2、小组的特点与功能(1)特点: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注重团体的动力。(2)功能: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
22、机会;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节小组工作的模式【高频考点】1、互动模式(1)特点:通过小组互动促进组员成长和发展;(2)实施原则:开放性的互动、平等性的互动、“面对面”的互动。2、发展模式(1)特点: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2)实施原则:积极参与原则(主动表达,积极分享)和“使能者”原 则(发展认知,激发潜能)。第三节小组工作的过程【高频考点】过程组员特点主要任务工作者的角色准备阶段/组员的招募与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并协调资源;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开始阶段矛盾心理与行为特征;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沉默与被动;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消除陌
23、生感;帮助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对小组目标的认识;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制定小组规范;营造信任的小组氛围;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转折阶段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冲突;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小组协助者、引导者、调节人、支持者成熟阶段小组凝聚力大大增强;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维持小组良好的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题。信息、资源提供者和联结者;能力促进
24、者;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结束阶段浓重的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以及做好小组评估引导者、领导者、评估者第四节小组工作技巧【高频考点】1、沟通与互动的技巧:与组员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专注与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总结。促进组员沟通技巧:提醒组员相互倾听、鼓励组员相互表达、帮助组员相互理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示范引导。3、小组讨论的技巧:事前准备:选择合适主题;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安排活动的环境;挑选合适参与者;准备好讨论草案。主持小组会议:开场、了解、提问、鼓励、限制、沉
25、默、中立、摘述、引导、讨论结束技巧。3、小组活动设计技巧:扣紧小组目标;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经验分享环节。4、小组评估技巧: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评估的一般流程;评估资料的收集。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高频考点】1、社区工作的特点: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2、任务目标:解决特定社会问题,完成具体工作,满足社区需要,增进社区福利的目标,如安置无家可归者、照顾贫穷残障人士等。3、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能力、发展培育社区领袖、能力和信心等方面的提升和增强。4、社区工作具体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社工 综合 能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