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pdf
《高三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8 一考点突破 O对应训练1 .(2 0 0 8 年长沙模拟)将新鲜的苔葬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含量为3 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卜.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的颜色分别是()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答案 B2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 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表示,且 M,MB,Ma=MbMAo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凤、h z,a、b的浓度分别为M
2、l、M2 则()A.h|h2,M(h2,M|M2答案 D3.下 列 现象 属B.h I M2渗 透 作 用 的 是()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A.B.C.D.答案 C4.(2 0 0 7年上海生物)将人的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 0 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 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A.1 0%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C.2 0%蔗糖溶液 D.蒸储水答案 D5.紫 色 洋 葱 表
3、皮 细 胞 发 生 质 壁 分 离 后,在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到 的 正 确 图 示 是)答案 c6.(2008年海淀模拟)将等量的、微量的N H+八 P O54 K C a?+共同置于1 0()mL蒸储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项目 H20 N H;K C a2 P 0:,;减少量 0%23%12%37%14%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都正确答
4、案 A7 .水溶性染色剂(PD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 I 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 I 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 色。利 用 P I 鉴 别 细 胞 的 基 本 原 理 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 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 1 的进入答案 D解题探究一考查渗透作用中水分的移动【例 1】(2009年南京模拟)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储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 先 装 入 蔗 糖 溶 液,一 定 时 间 后 再 加 入
5、蔗 糖 酶。最 可 能 的 实 验 现 象 是()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又下降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梅后直上升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答案 AS变式训练1.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1 1 V 四种不同溶液l h 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溶液IIIIIIIV质量转变百分率+5%-5%-3%0%A.溶液1 的浓度最小B.溶液n的浓度小于溶液小C.溶液I V 的浓度最大D.溶液I V 是蒸馀水答案 A渗透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例 2】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
6、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76543210幼苗平均重量传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O(2)导 致 甲 种 植 物 的 种 子 不 能 萌 发 的 最 低 钠 盐 浓 度 为%。(3)在 钠 盐 浓 度 为 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O(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 因是O(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
7、、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o _ 答案(1)乙种植物(2)0.8 (3)主动运输(4)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通过渗透作用失水(5)强 于 A组有机物的光合作用(同化作用)合成量与呼吸作用(异化作用)消耗量的差值大于B组的差值S变式训练2.某种植物的抗盐类型在盐碱地可以正常生长,但是普通类型在盐碱地生长不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盐碱地抗盐类型可以吸收水分,普通类型不可以吸收水分B.抗盐类型的细胞液渗透压要高于普通类型
8、的细胞液渗透压C.抗盐类型呼吸作用功能强大,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吸收无机盐D.抗盐类型与普通类型的根本差异在于细胞质内m R N A 与普通类型不同答案 B真题演练I.(2008年上海,20)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卜,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 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B.增大增大0减小质f f l变化溶液浓度c.减小D.先增后减答案 B2.(2008年广东,3)观 察 在 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
9、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答案 B3.(2007年广东生物,2)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答案 B4.(2006年江苏,11)将 一 植 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仃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
10、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答案 D5.(2006年广东,2)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答案 D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实验考查及方法S I样题细研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
11、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_(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答案(1)向a、b 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 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a、b 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 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O变式训练为研究植物a 能不能移植到b 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
12、了一测定植物a 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 度(m o l/L)0.1 5 0.2 0.2 5 0.3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他们又测定了 b地土壤溶液浓度。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A.N 0.2 B W 0.2 C.2 0.3 D.V 0.2答案 D一一课时训练 1.(2 0 0 9 年 黄 冈 模 拟)放 入 3 0%蔗 糖 溶 液 中 不 会 发 生 质 壁 分 离 的 一 组 细 胞 是)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干种子细胞蛔虫卵细胞洋葱根毛细胞A.B.C.D.答案 C2.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
13、溶液和K N O?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 B3.与 质 壁 分 离 与 复 原 实 验 的 实 验 材 料 及 外 界 溶 液 有 关 的 正 确 叙 述 分 别 是()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外界溶液的浓
14、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B.;C.;D.;答案 A4.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 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 乙 丙 丁C.丙 丁 甲 乙答案 DB.甲 乙 丙D.丙 乙 丁 甲5.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下图。则 有关各细 胞 液浓 度的判 断正 确 的 是()实验前B A C 实验前B A C 实验后B/A=CA.B.实验后BA。(2)丙图中的名称为,甲 图 中 的 相 当 于 丙 图
15、 中 的,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3)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5 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又会如何?.因为(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蒋现象,其原因是。答案(1)(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3)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4)质壁分离不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5)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失水1 5.下面是研究渗透作用的装置图,请根据探究的主题和要求完善相关实验。材料:清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纱布等。(1)在装置
16、A的基础上,完善渗透装置。(2)若要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半透膜,应如何设计?根据什么现象判断?(3)若要验证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存在浓度差,又将如何设计?(4)有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M和N),请用两种实验方案比较其浓度高低。答案(I)将蔗糖溶液放入卵壳膜(半透膜)内,清水放入烧杯中(2)取两个相同的如A、B的装置,烧杯内均放等量清水,A装置用卵壳膜,B装置用一层纱布代替卵壳膜,通过漏斗装入相同的蔗糖溶液现象:A装置漏斗内液面上升,B装置中液面不上升(3)A漏斗内蔗糖液清水卵壳膜VV烧杯内 现象清水 漏斗内液面上升B清水 漏斗内液面不上升(4)方 案 一(要求只用A装
17、置)漏斗内烧杯内现象及结论蔗糖溶液M蔗糖溶液N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 N;若漏斗内内液面下降,则MN方案二(用A、B装置)漏斗内卵壳膜烧杯内现象及结论A蔗糖液M清水A装置漏斗液面上升B装置,B蔗糖液N-J清水则M N,反之M N第 8 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点突破S对应训练1.存 在 于 细 胞 膜 上,在 细 胞 与 细 胞 之 间 起“联 络 作 用”的 文 字 或 语 言 的 是)A.磷脂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糖蛋白 D.载体答案 C2.如 图 为 细 胞 膜 的 液 态 流 动 镶 嵌 模 型 示 意 图,有 关 叙 述 错 误 的 是)UW UU叫 W U
18、UIJUUU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 C3.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 膜 运 输 时,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oeooooooeoo胞外细胞膜胞内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进入细胞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答案 c4.(2008年海淀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
19、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 a 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答案 D-解题探究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考查【例11材 料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 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闻香识女人”的奥 秘 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只表达一 种 并 且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
20、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2 含有气味分子的空气请据以上材料和模式图回答问题:(1)A 代表 分子;C 代表。(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 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3)图中A 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 决定的。(4)气 味 物 质 分 子 一 旦 与 气 味 受 体 细 胞 结 合 后,该 细 胞 膜 内 外 的 电 位 状 况是.(5)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 溶 解 B 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 的完整
21、化学名称是。答案(1)蛋白质 多糖(2)A气味受体(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4)膜外为负、膜内为正(5)磷脂双分子层O变式训练(2008年广州模拟)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 中 a 和 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 膜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叙 述,错 误 的 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0-1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答案 D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综合考查 例2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运输速度运
22、输速度物质浓度(D,浓度运输速度运输速度在 研 究 具 体 的 物 质X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试问:细 胞 膜 运 输 物 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 D.胞吐答案 A真题演练I.(2008年广东,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答案 D2.(2008年江苏,2)线粒体D 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 N A受损伤,则下 列 细 胞 的 功 能 受 影 响 最 大 的 是()A.红细胞
23、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答案 C3.(2 0 0 7年广东理科基础,4 2)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C.不需要我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答案 A4.(2007年广东,2 8)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 这 种 特 性 在 细 胞 多 次 分 裂 后 仍 能 保 持。下 列 分 析 中,错 误 的 是(多 选)()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
24、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答案 ACD探究实验的解题思路S样题细研(2008年青岛质检)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卜实验。实验步骤: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 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 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了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