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部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全册教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部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2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3 .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5.有感情地朗读 长歌行,并能背诵。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教学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习运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2
2、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3 .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课前准备1 .请学生提前搜集民俗活动和对应的寓意。2.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5)分钟【出示课件1)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2分钟)师:中国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更是各有特色,斑斓多姿在悠久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闪光,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难得的精神文化!而民俗活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 北京的春节3 S A粥 古诗三首 藏戏,感受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验民俗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今天就通过历史悠久文化的介绍,知道民俗
3、活动历史悠久,为接下来的环节铺垫。让我们一起走近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新课教学(33分钟【出示课件2 二、请学生朗读 北京的春节,回答以下的问 题(板书: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1.这篇文章有几个段落?(11)2.通过观察(字数比较),有什么发现?(有的段落字数多有的少,还有中间几段字数差不多。)3.哪几个部分,作者写得比较仔细?哪几个部分作者只是简单几句话?4.作者为什么不把每个段落都写的一样多?有详有略的写法,作者想突出表达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详有略是为了突出重点,主要是想介绍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这样写可以让重点突出,但是简要的介绍也让文章更加立体全面,详略得当让整个文章有韵
4、感,更有美感。)(板书:详略得当)5.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内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和场景。)三、揣摩优美词句,体会字词的有趣。(板书:词句段运用)L请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体会画线词语。【出示课件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 绘 全 部 红楼梦或 水浒传故事。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2.请学生来说说不同的词语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3.想一想,在句子中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巧妙之处(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
5、有文采和趣味。)(板书: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4.动脑子和同学比比,谁还能想出类似用法的句子?想想它可以被用在哪里?(作文)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奇妙之处,学习在作文中使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通过朗读和迁移运用,学会活学活用写作小技巧。这里还可以积累2举例:近义词。班上的调皮鬼又闹笑话了,淘气包率先竺缈隹,笑得是前俯后仰,班长也辇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班上最文静的小书虫都情不自辇地嘴巴一抿,险些笑出声来。教师总结:原来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意思相近,是一组近义词。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哦,一定会让你的作文读起来更加有趣!四、了解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板书:民俗
6、寓意和民俗活动)师:我们生活里有很多的民俗,民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为了有个好的寓意,通常会给这些民俗活动取一个说法,比如说课本中的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是人们想要万事如意年年高,这样类伤的说法就是民俗活动的寓意。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有寓意的民俗,比如说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师:那你还知道其他民俗活动和吉祥寓意吗?(比如说傣族泼水,寓意去除污秽,迎接美好)(比如,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合家团圆)请和同学交流交流,并且完成课本中的题目。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大家交流。【出示课件4】
7、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万事足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事事顺了解生活中的民俗和吉祥寓意,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课堂小五、教师布置作业。通过预习课外搜结及拓尝 试 背 诵 长歌行。集资料和课外搜集,请展延伸鼓励学生提前了解 长歌行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学生为新科做准备,更(2)分 诗背景。加熟悉和了解下一节3钟课的内容。课堂作业新设计模 仿 北京的春节,写一写你家乡的其他节日的场景。(不 少 于 150字)【答案】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2.有感情地朗读 长歌行,并能背诵。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一、复习上节课
8、,导入新课。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2.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所学,体会介绍民俗活动需要做到的详略得当,为写作环节做铺垫。二、临摹句子,感受汉字的魅力。(板书:书写提示:提升书写速度)教师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进行书写,一笔一画认真照着写。鼓励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看看写字速度、感知汉字和人物名4新课教学(3 0)分钟和字体有没有新的变化。教师可巡回指导,同时将写得又好又快的作品挑选出来,供大家学习。颁发奖品,并交流讨论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这位名人的话,想想其中的意思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三、朗读并背诵 长歌行(板
9、书:日 积 月 累 长歌行(1)请学生快速诵读 长歌行,体会其中意思。(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诗歌意思】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诗歌讲解】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
10、、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板书:时光易逝奋发向上)言的魅力。进行诗歌积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背诵,进而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鼓励学生以剧目表演的方式,体 验 长歌行的情景和人物心情。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体验该诗中的思想感5(7)分钟情。板书内容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 详略得当词句段运用: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书写提示:提升书写速度日积月累:长歌行
11、时光易逝奋发向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的教学学模块都是平行展开的,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部分组成,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学习起来相对会觉得枯燥。基于此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展开教学,重在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训练。通 过 回 顾 北京的春节让学生交流领悟到详略得当的好处,在词句段运用中让学生体会到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妙处,并做了拓展练习。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选择了活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提高书写速度和领悟诗歌的
12、能力。在这堂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学习形式,我采用了大情景教学的方法,设计了书写比赛和剧目表演两个活动,让同学对于书写和 长歌行有一个深刻的感悟,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此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绝大部分写作例文来自课内,用学生学过的熟悉的课文作例子,教学生认识了解知识和学习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是本课的最大特色。学生活动有了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知识和技巧显得简单容易,学生掌握起来也异常轻松,但明显的不足是材料例文的选用太过“丰富”,尺度的把握不过恰当。同时,对写作练笔的引导还不够。在“练一练”环节,有些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应该让学生说说他们要写的的内容,然
13、后针对选择写的事件内容,对其中的详略安排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确该怎样写,他们动笔的时候才会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由于课堂上这个环节没有做,所以学生就出现了写作意图不明确的问题,详略的安排还是没有体现出来。课后作业6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填写完整。青 青(),()待日晞。()布 德 泽,万 物(1常恐(),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老大徒伤悲!我还知道这首诗中描写好好学习的诗句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
14、。三、抄写一首劝诫人们惜时奋进的古诗。【参考答案】一、园 中 葵 朝 露 阳 春 生 光 辉 秋 节 至 何 时 复 西 归 少 壮 不 努 力 少 壮 不 努 力,老大徒伤悲!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三、杂诗(节 选)陶渊明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8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部 编 本 语 文 六 年 级 下 册 说课人 日 期目录第一单元集体备课.151 北京的春节.17第 1课时.18第 2课时.202 腊八粥26第 1课时.27第 2课时.293 古诗三首.35第 1课时.36第 2课时.39第 3课时.434*藏戏.48习作:家乡的风俗.54第 1课时.54第
15、 2 课时.57语文园地.60第 1课时.61第 2课时.64第二单元集体备课.69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71第 1课时.72第 2课时.756*骑鹅旅行记(节选).80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85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91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95第 1课时.95第 2课时.99第 3课时.102习作:写作品梗概.108第 1课时.108第 2课时.110语文园地.114第 1课时.115第 2课时.118第三单元集体备课.1208 匆匆122第 1课时.123第 2课时.1269 那个星期天.130第 1课时.131第 2课时.133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39习作:让真情自然
16、流露.143第 1课时.143第 2课时.148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151第四单元集体备课.1541 0 古诗三首.157第 1课时.157第 2课时.1621 1 十六年前的回忆.168第 1课时.168第 2课时.1701 2 为人民服务.175第 1课时.176第 2课时.17813*金色的鱼钩.184口语交际:即兴发言.191习作:心愿.195第 1课时.195第 2课时.198语文园地.202第 1课时.202第 2课时.207第五单元集体备课.2111 4 文言文二则.213第 1课时.213第 2课时.2171 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24第 1课时.
17、225第 2课时.2281 6 表里的生物.234第 1课时.234第 2课时.236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242口语交际:辩论.247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253第 1课时.253第 2课时.260语文园地.264第 1课时.265第 2课时.269第六单元集体备课.274难忘小学生活制订活动计划.276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280难忘小学生活中期交流与指导.285难忘小学生活成果展示与汇报.291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 单 元 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 排 了 北京的春节 殖辨弓 古诗三首 懒 戈 4篇课文。所选的4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传统节日中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还向我们介绍了
18、各物虫特的艺术样式。北京的春节让我们了解了老北京人民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腊八粥向我们展示了人们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时的情形;古诗三首描写了古代人n挝 信 旗 日 啪 勺 习 俗,表达了诗尺螭的思想盾感;懒戈为我们介绍了藏文化的活化石一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单 元 语 文 要 素 在 课 文 中 的 梯 度 序 列:北京的春节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内容.的隹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藏戏了解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 _戏_ _的_ _特_ _色_ _的_ _。_ _ _ _ _:腊八粥1分清事件的主次,体会这1X.样 _ _写_的_好_
19、处_。_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北京的春节21 会 写 3 5 个字,正确读写2 8 个词语。2 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3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4 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诗句,感受古诗表达的情感;指导背诵、积累古诗。5 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腊八粥2小一小3藏戏1习作2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语文园地21,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及其寓意。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能在
20、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4.通过书写提示,提高书写速度。5.背 诵 长歌行。1北京的春节A教学目标1.会写 蒜、醋、饺”等15个 字,正确读写 饺子、鞭 炮 等18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品味老舍 京味儿 语言的特点。A教学重点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A教学难点品味老舍 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I:瞰 阅 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A教学策略1.字词学习
21、本课要求会写15个 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具体的语段展开教学,把本课的字和词语分类识记,如“拌、眨 都是动词,饺子、鞭电 都是名词。拌、眨 这两个动词可 用形雄意的特点谢 司 瑛 识 记,同时通过肢体动忖晞学生0塘 瞬 配 五 写字时,可重同爵易写错的字,如 醋,字的左半部分不育筠成 西。2.阅读理解文中列举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趣味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在 教 学 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表达运用先通过自主读文来
22、感知文本,再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同 时,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课文和课文后的“阅读链接”的对比阅读,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 方 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A 课时目标1.会写 蒜、醋、饺 等15个 字,会 写 饺 子、鞭 炮 等18个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教材 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园地 教案 含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