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地理总复习: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
《2015高三地理总复习: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三地理总复习: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IBAZHAN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立足长远求发展,造福子孙把功建【三年高考统计一考点分布2013 年2011 年2012 年大纲卷广东卷安*卷江苏春福鹿卷安徽春江苏春潮江春江苏卷天津乐广东卷.北京春安*春环 境 向 建 人 地 行 的 演 变 可 特 续 发 展 篇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纲要求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也1|主干知识,学案设计新 情 境|新 问 题|巧 呈 现|记忆更高效一、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过 去 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 0.3 0.6。2.主要原因(1)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毁林。3.影响(1
2、)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间接-(2)用 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后果造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频繁二、臭氧层的破坏I.臭氧层作用可以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现状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明显。3.原因氟氯煌化合物的大量使用。4.影响(1)危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三、大气污染与酸雨1.大气污染(1)污染源:燃煤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2)污染物,燃煤中:硫氧化物、烟尘等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2.酸雨(1)
3、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2)成因:工业排放的含硫污染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的亚硫酸和硫酸。毁坏森林,酸化河湖水(3)危害,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酸化土壤,导致农作物减产(4)分布: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5)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重?提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土壤呈酸性,有色冶金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等。认知全通透考 点1 I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地区差异一、必须读懂的1 热门图示 配有动态课件演示人地关系模式图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人 地 关 系:1.1.环境问题:向中废类境放物人环排弃二、必须突破的关键点1.环境问题的产生(1)环境污
4、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自我平衡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3)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财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5、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区域性: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度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利用资源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发展P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
6、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2)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因为大气运动、洋流、地表径流等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等。三、必须掌握的1方法技巧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有时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
7、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问题:要 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四、必须研透的高考动向考点常考题
8、型环境问题的表现以某区域人类活动为背景,考查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表现以示意图或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1(2012江苏高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B.C.D.(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引 起 大 气 污 染 造 成 资 源 浪 费 增 加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阻 碍 农 村 能 源 结 构 调 整A.B.C.D.思维流程审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从该处可以看出,制造沼:气为工业生产提高能源
9、,i具有经济效益炎锄料ts-m I饲料I沼气原:从该处可;以看出,涉 轩、奏(肥用作沼-I-一:气原料,J 1:具有环境1|工业原料|:效益-I山间焚烧卜OH 答案(1)D(2)A针对训练: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考点2 I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必须突破的关键点1.大气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成因主要危害治理措施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 碳;大面积毁坏森林海平面上升,淹没沿岸低 地、岛屿,加剧风暴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2.其他环境问题和洪涝灾害,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农田盐渍化;使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世界各国转变经济结构率,采用新能
10、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环境、植树造林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烽化合物;太阳活动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燃等破坏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的合作酸雨人类燃烧大量煤、石油、天然气,排入大气中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使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根本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是有效措施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11、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藏羚羊等数量E I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 业“三废”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噪声无形杀手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二、必须掌握的1方法技巧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
12、基本思路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
13、)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必须研透的高考动向考点常考题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措施以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此类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例2(2010 江 苏 高考)左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蜃生产量(万吨)(在上城和沉机物中心1r化作血1捱原作过淖去除5二*化硫排放量(万吨)原品*(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 o(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o(3)我国
14、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4)酸雨的危害有。解析由所学知识和图可知人类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燃烧煤炭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越大;酸雨的产生有两个必备条件:二氧化硫气体和雨,我国南方雨水比北方多,因而酸雨比北方严重,因而危害也很大,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等。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2)煤炭消费量(3)降水(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针对训练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曲0|高分
15、瓶颈专项提升抓弱项|补短板|快增分|障碍大突破能有动态课件演示读图析图能力(十二)地理漫画图的判读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警示的效果。地理漫画的表现主题多集中在资源、人口、环境、粮食等重点问题上,用以反映人口问题以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热加算型图赤图1小鸟的悲哀图2小草的哀求图3飞来的山峰 辔摄判接技巧判断漫画,先抓主题,再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意见)。以上三幅漫画可从五个方面来解读:(1)
16、解读标题。漫画不能采用直白的标题,应该用夸张、比喻、象征性的标题。如上面三幅漫画的标题如果用“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就达不到漫画的效果,甚至就不是漫画了。以上三幅漫画可重新命名:“小鸟的悲哀”可命名为:还我家园、无家可归、难民悲歌等。“小草的哀求”可命名为:争先恐后,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最后的晚餐等。“飞来的山峰”可命名为:农民的忧患、农民要失业等。(2)反映的问题。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从画面中的内容可以读出来。如“小鸟的悲哀”反映的是乱砍滥伐森林,动物失去了家园,生物多样性减少。”小草的哀求”反映的是过度放牧。“飞来的山峰”反映的是人口过度增长,耕地不断减
17、少。(3)产生的原因。如上图中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之间就存在因果联系。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为了生存,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采伐,通过毁林造田,种植粮食,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运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掠夺性种植,或采取粗放型经营手段进行过度放牧,致使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量良田土质退化,甚至产生沙漠化或盐碱化,从而导致耕地减少。(4)造成的危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一旦破坏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物种灭绝等不良后果。(5)解决问题的措施。如预防和治理滥伐林木的对策:完善林木保护机制,加大
18、监管力度;建立起打击滥伐林木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林木保护意识。又如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人类必须考虑自身发展与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依赖关系,根据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保持和调节人口与环境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决不盲目地发展自身,要使人口的适度增长与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更要注意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区用 接画规范 典例(2014北京东城区模拟)卜图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粤赣运河漫画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C.穿越武夷山脉,有利于武夷
19、山旅游业的发展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漫画的特点和类型是一眼洞穿的,但是漫画揭示的图示主题或主要内容是隐含较深的。题目中的“我国规划中的粤梅运河漫画”,其关键词是“粤赣运河”。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作为漫画类图示,般没有图例和点线,该步骤可以省略去。但是我们在本步中应初步分析和揭示漫画的主题内容和用意等。从典例图中人物的衣着和动作上,可以知道粤赣运河是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该类问题设计的题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反映的问题或主体、产生原因、影响、危害或治理措施。图示本身像其他图表一样,有解决题目所用的文字、数据及变化等信息,关键的
20、解题思路多隐藏在题目当中。本题主要考查粤赣运河的概况和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从上述题目分析中可以看出,本题就知识层面来说,要利用“中国主要河流水系”的概况和影响;就能力角度看,要辩证分析运河对沿线经济的发展,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或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当我们明确所考查知识和能力、知道所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后,发挥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对设置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答。从图示和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运河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 项正确;运河建成后,可以发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会带来不利影响,因
21、此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 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运河应该穿越南岭,武夷山脉是赣江与闽江分水岭,C 项错误;运河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D 项错误。于是我们得出正确答案A。答案A应用提升读下面漫画,完成(1)(2)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死亡率过高C.人口过多(2)该问题不会导致()A.生态环境问题C.土地和粮食问题B.人U迁移量大D.劳动力素质低B.资源枯竭D.国防兵力不足解析:(1)C(2)D第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是人口过多问题。第题,人口老龄化才会引起国防兵力不足。田
22、 知 能训练,落实体验对 点 练 综 合 练 限 时 练 百炼万成钢 锦堂对点栋灯题组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地区差异(2013全国大纲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 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解析:选 B题干显示,赤潮的发生跟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有关,显然这是由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解析:选 C水温高,浮游生物生命活动强,繁殖速度快;
23、风力小,利于氮、磷营养物的聚集。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解 析:选C由上题解析可知赤潮多发于水温偏高、风力偏小的海域,而中、低纬度近海 地 区,水 温 较 高,同时该区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题 组 二 人 类 面 临 的 主 要 环 境 问 题(2012浙江高考)2011年11月2 8日 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据 此 回 答 第4题。4.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 单 位GDP二氧 化 碳 排 放 比2005年 下 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
24、有()推 广 太 阳 能、核 能 降 低 非 化 石 能 源 占 一 次 性 能 源 消 费 的 比 重 增 加 森 林 面 积 提 高 单 位GDP能耗A.B.C.D.(2X4)解 析:选B太阳能和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推广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 碳 的 排 放,正 确;煤、石 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而风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少,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错 误;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 而 降 低 单 位G D P二氧化碳的排放,正 确;提 高 单 位GDP能耗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错 误。(2011 广东
25、高考)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 人 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56题。人均皿排放麻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 均GDP高、人 均CO?排放量低的是()A.上 海、天津 B.广 东、福建C.海 南、贵州 D.辽宁、山东6.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 人 均CO?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解析:5.B 6.C 第 5 题,从图中可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人均CO?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有云南、湖北、重庆、海南、福建和广东,其中人均G D 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福建和广东。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高三地理总复习: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5 地理 复习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