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马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马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马说》.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马说一、课内阅读(2022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二模)阅读马说选段,回答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材:(2)临:2 .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其真
2、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人?(2022.湖南常德.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1)才美不外见: (2)策之不以其道: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词义
3、相同的一项()A.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衣食所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乙】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日:“子之教我御 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 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御:通“驭”,驾车。王子期:赵国的大臣,善于 驾车。易:更换。后:落后。贵:最重要的。安:安稳。调:协调。逮:及, 赶上。文中指超过。诱道:“道”同“导”,诱导,把马引到正路上去。37.解释文中加点词
4、的含义。(1) 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俄而与子期逐: (4)先则恐逮于臣: 3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才美不外见/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B.执策而临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C.何以调于马/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此君之所以后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3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术己尽,用之则过也。4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托物寓意是一种常用写法。【甲】文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乙】文通过赵襄子学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
5、个道理:(2022浙江杭州统考模拟预测)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清平乐平原放马宋张炎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骚老去,至今犹困盐车。【注释】趁:追逐,奔驰之意。骅骆:名马,千里马。丙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 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喏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 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 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
6、其故。优孟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 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日:“臣请以周彳玉 为棺,文梓为椁,横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塘,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 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 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 ”优孟日:“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珑灶为椁,铜历为 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 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注释】唱:啖”的异体字,吃。槌枫(piG能ng):黄槐树与枫香树。豫樟。木名。 枕木与樟木的并称。题凑:古代贵族死后,椁室用厚木累
7、积而成,木的头端都向内,称 题凑。穿蚌,意思是挖掘墓穴。城灶(16ngz&o):培土为灶。41 .阅读甲乙诗文,用诗中词语填空。清平乐平原放马中“*两句,可看作是对甲文“不 知马”的具体描写。42 .“多少骅骆老去,至今犹困盐车”极富情感张力,请作赏析。43 .为下列句中“以”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哈以枣脯( )(2)以楚国堂堂之大( )(3)王乃使以马属太官()A.用,使用B.认为C.拿,把D.凭借.翻译丙文中划线语句。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44 .揣摩优孟与楚庄王的对话,完成各题。(1)根据材料,请对优孟的劝说艺术进行简要分析。(2
8、)借助甲乙诗文,谈谈楚庄王的回答“寡人之过一至此乎!”展示出来的性格特点。(2022.山西临汾.统考二模)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玉盘珍羞直万钱。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多歧路,今安在? 直挂云帆济沧海。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
9、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5 .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停杯投箸不能食()(2)骈死于槽杨之间( ).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称心如意 B.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步当车 C.策之不
10、以其道策马奔腾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风报信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 !49 .下面是小坤同学总结的古诗文对比阅读心得,请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同样是怀才不遇,不同的心境,会生发出不同的感触。行路难(其一)中,有李白怀 才不遇的愤慨,但诗句“告诉我们失意时,要对前途怀有希望,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而马说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抒发了作者的之情,并对统治者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控诉。(2022四川泸州统考二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 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 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
12、,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韩愈龙说)【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 之人! ”德彝惭而退。XSZZ/XZZw%ZZw%ZZSZ(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 臣。嘘气:吐气,呼气。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感:通“撼。摇动,震动。 汩(gU):淹没。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唐 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5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13、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B.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C.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D.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5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策而临之临:面对B.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薄日月,伏光景薄:稀薄D.久无所举举:推荐.对下列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
14、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 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B.【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 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 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C.【丙】文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向太宗推荐人才, 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D.从【甲】【丙】两文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只要 具备千里马的能力就能得到“伯乐”赏识,推荐,提拔,就能有施展才能的平台。5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2022.辽宁抚顺.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
16、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 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 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 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 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注释】孟郊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作者的好友。才华横溢,早年屡 试不第,近五十岁被任为九品小官。浸淫:渗透沉浸。这里指接近。抑:还是。 奚:什么,何。释然:疑虑消除、喜悦的样子。54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1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B.策之不以其道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C.唐之有天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三子者之鸣信善矣小信未孚,神弗服也 (曹刿论战)5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57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乙】文中的孟郊就是【甲】文中所言及的“千里马”,作者在两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有哪些相同之处?58 .从自身来看,人才如何才能不被埋没?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2022.广东茂名.统考二模)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5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执策而临之() 6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
19、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 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 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 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选自韩愈龙说)6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云固弗灵于龙也/有龙则灵 B.薄日月/薄暮冥冥 C.信不可欤/弗敢加也,必以信 D.然龙乘是气/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6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
20、能使为灵也64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事物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各有什么不同?(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龙说阐述的 寓意。参考答案:1.材:才能、才干临:面对2. (1)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经常有。(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伯乐指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 的人;千里马是指有才干的人: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 “食之不能尽其材”的句意是
21、: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才能, 才干。(2) “执策而临之”的句意是:握着马鞭面对着马。临:面对。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 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常(经常)、而(可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其(加强反诘语气)、无马(没有千里马)、知(认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象征意义的分析。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
22、比喻为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知人善任的贤君 明主),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用“食马者”喻指那些愚 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表达对统治者不识人才 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点睛】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 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物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 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 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
23、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这 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4 .(1)同“现”,表现 (2)马鞭,这里指用马鞭驱赶。5. D 6.千里马,有时 能吃一石谷子7.且须与常马等/不可得8.示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更完美; 寻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善于推销自己;树立新的人生观,少抱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 对挫折,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顺应时代的发展。【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说 2023 年中 文言文 专项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