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精选19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1 活动 目标: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打算:连线笔,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有好伴侣吗?说一说好伴侣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 们两个是好伴侣?2、小结:好伴侣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伴侣共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 伴侣之间会相互帮助。3、假如没有好伴侣,会感觉怎么样呢?二、帮物品找伴侣,
2、理解关联性的含义1、小伴侣们都希望自己有好伴侣,但是不会说话、不会 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伴侣呢?2、桌子的好伴侣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 对好伴侣?谁是VCD机的好伴侣?为什么它们是好伴侣?可以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想做记录。2、“到底哪种方法呢?现在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先来试一试,好吗?“(幼儿自由操作,老师提醒幼儿一种东西放完后 再放另一种东西操作时要轻拿轻放)3、说一说自己是按哪种挨次放的?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 有的把全部放进去,有的已经放不进去了?4、“、把东西都放进去了,他们是根据 什么样的挨次来放的呢?我们都来试一试吧!”(老师引导幼儿分步边操作边观察,得出结论:几个
3、物体 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物体越大,空隙越大,物体越小,空隙 越小。先放大的物体后放小的物体,就会节省空间,放的东 西会更多。)5、“小伴侣一起往这看! ”(引导幼儿观看演示文稿,强 化熟悉)三、迁移生活解决问题“刚才小伴侣发现放东西时先放大的后放小的,就能放 更多的东西。那我们就把这种好方法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解决一些小问题J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得出解决问题的 方法。(整理玩具、厨房里的盆)四、巩固熟悉结束活动“小伴侣快来看!这有这么多的玩具,想玩吗? ”(引导幼 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是整齐摆放的,然后进行分组活动。)“时间不早了,我们把东西整理一下吧!“(引导幼儿将打乱物品利用空隙整理摆放。
4、)“我们用这种好方法去整理我们教室里的玩具吧!”带幼 儿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6 活动 目标1 .通过比较,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2 .探究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培育探究的意识。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乐观探究 的意识,并体验成功的快乐。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究 和沟通的爱好。活动打算每组矿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块、小石头、 橡皮泥、各种盘子、盖子、硬板等若干。活动过程一、抛出任务“插花”,发现花瓶易倒,引起探究爱好1 .师:老师做了很多花,想请小伴
5、侣帮忙把花一朵一朵 插在花瓶里(矿泉水瓶)。2 .老师请一幼儿将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问:花插在花 瓶里,出现什么情况?(花瓶很容易倒)二、初步探究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较中了解 不易倒的原因1 .师:今日带来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我们要想方法使 花瓶不易倒。我给你们打算了很多材料,等会每人拿一朵花 插在一个花瓶里,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使“花瓶”不易倒。 假如你成功了就请你贴上自己的号码,将花瓶放在花坛上 (地面有条线)。2 .幼儿自由探究。老师观察。3 .幼儿操作后沟通。师:风来了,要看看谁的花瓶比较稳固。(用纸对每个花 瓶扇一扇)预设:幼儿行为一:同样装了石头,一个倒了,而另一个不倒。老师
6、的对策:拿出来比较。师:刚才用了同样的风力,为什么都装了石头的花瓶, 一个倒了 一个没倒呢?幼:由于这个瓶子石头装得比较少师小结:对,石头装多了就比较重。能使花瓶更稳固。 幼儿行为二:用光碟,一个放上面,一个放下面。老师的对策:师:这两个都是用了 “光碟:这个为什么倒了,而这个 不倒呢?幼:一个放在上面,一个放在下面。师小结:对,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而粘在下面 使花瓶的底盘变大了。三、探究多种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育探究意识1 .师:桌上还有很多材料,这回要请你想出跟刚才不一 样的方法去试一试,你可以使多个花瓶站稳,比比谁想的方 法最有创意。在花瓶上也贴上自己的号码。2 .幼儿自由探
7、究,老师指导。(孩子可以想出两个以上方 法)3 .沟通讨论。师:我们来看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预设:幼儿行为一:会用多种材料,探究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 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盘变大、将花站直。老师对策:考虑进入下一环节“探究不借助材料,使花 瓶不倒”,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 力。幼儿行为二:大多数幼儿都采纳增加重量一种方法。老师对策:调整计划。转变原先预设的第四环节,改为 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继续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四、不借助其他材料,探究使花瓶不倒的原因,进展幼 儿的逆向思维能力1 .师:现在桌上就只有许多花和花瓶,你们有没有什么 方法使花瓶不易倒?2 .幼
8、自由探究。3 .展现几种成功的方法。如:将几束花插在一个瓶子里, 将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师:我也有一种方法可以使花瓶不倒(老师将花茎折短再 插在花瓶里),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再去试一试 是什么原因。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7 活动 目标: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 点,知道我们四周处处都有空气。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究空气的简洁方法。 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培育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爱好。3、培育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打算: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1、老师:小伴侣们好,今日老师要变个魔术,
9、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2、老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伴 侣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3、老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 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 不会湿?(请你说一说)4、老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伴侣用 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 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二)引出空气原理。1、老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 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 斜地放进水里,小伴侣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气
10、泡产生)小伴侣,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2、老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 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3、老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 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伴侣说一说什么 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 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由于空气跑出来了没 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伴侣变了两个关 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三)身边捕获空气,初步感知空气。1、老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 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伴侣看,这是什么?(袋 子),我要用袋
11、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 (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 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2、老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 吗?老师帮你们每人打算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现在我们 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3、老师:现在我们把袋口渐渐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 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的。 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4、老师:(用同样的方法来捕获)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 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对,空气是没有气味的) 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
12、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空气是摸 不到的)(四)四周捕获空气,加强对空气的认知。1、老师: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 捉到空气?(带领幼儿到各个地方捉空气,播放背景音乐)2、老师:好,请小伴侣把袋子收回来,我请小伴侣相互 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知旁边的小伴侣在哪 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3、老师: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捕获到了 空气啊?那么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 摸得着吗?老师总结:原来我们四周处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 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小伴侣通常认为我们 四周没有的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 一扇空气,
13、有什么感觉?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流淌的。(五)与空气宝宝做游戏。1、老师:小伴侣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日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高兴吗?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 大呢?2、老师:假如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 呢?老师给小伴侣每人打算了一个气球。(幼儿操作,个别指 导)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3、老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 最多。谁的气球最小,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好了,气 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六)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1、老师:现在老师和小伴侣来做一个实验,把你的嘴巴 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小伴侣来说说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不
14、舒适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适的感觉?老师小结:由于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 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 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非常难受,你们说我们人需 不需要空气呀?2、老师: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呢?花草树木呢?它们也 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假如没有空气会 怎么样呢?会无法生存。3、老师: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 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假如我们吸进了不干 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伴 侣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垃圾能不能 乱扔,能不能随地吐痰,爸爸抽烟了,我们应该怎
15、么对他说? 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 小伴侣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做环保小卫 士,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我们 吸入干净的空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身体才会健康。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8 目标:1 .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 道它们都是昆虫。2 .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惜益 虫,消灭害虫.打算:1 .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2 .操作卡片“各种昆虫工过程:1 .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获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2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
16、性(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 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 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 等)(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嶂螂、蟋蟀、知了等)3 .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老师帮助幼儿正确熟 悉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 花粉、可欣赏等好处。)(
17、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 请儿用“0”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获、 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留意环境卫生,不乱 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9 活动 目标1 .激发探究光的爱好。2 .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3.能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 用符号记录。活动打算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 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 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活动实录与分析
18、 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伴 侣帮它们找一找好伴侣,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伴侣。3、小结:有的物品吸一个好伴侣,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 伴侣,假如这些物品的好伴侣不在一起会怎么样?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伴侣,并说一说 为什么它们是好伴侣。2、引导幼儿把是好伴侣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四、出示挂图。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伴侣们拉拉手,完成连线2、把三个好伴侣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 还有没有好伴侣。如:雨-雨鞋-雨伞的好伴侣还有雨衣。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2 活动 目标1、通过实验
19、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 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2、培育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5、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活动打算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爱好。提问:小伴侣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二、第一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 后,光颜色的变化。)1 .看一看,摸一摸,老师打算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 纸。)2 .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3 .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
20、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 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4 .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 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5 .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分析:老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 己去观察、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 一方面,但是透过他们个体阅历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沟通、 补充、完善,使探究的结果全面而细致。三、第二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 的变化。)1 .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 具)2 .讨论:玩具、手电筒一齐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3 .实验:
21、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 (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齐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 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4 .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仅颜色 会变,形状也会变。5 .幼儿展现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 录新发现。分析:在活动的推动过程中,老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 再猜测一再实验的冲突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究发现,培育幼 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齐表演。五、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科学教育活动篇10 活动 目标:1、熟悉时钟,学习看整点
22、与半点,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 惯。2、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 究和沟通的爱好。5、能乐观地与同伴沟通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活动打算:物质打算:课件、自制表、连线练习图,幼儿阅历打算:熟悉数字112活动过程:一、倾听表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通过声音,吸引幼儿的爱好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二、播放课件,熟悉时针与分针。通过直观的教具,引 导幼儿观察1、了解表与钟的不同。师:你们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见过表?小结:大的厚的叫钟,(挂钟,座钟)小的,薄的叫表(怀 表,
23、手表)2、熟悉时钟,分清时针与分针。(1)播放课件,熟悉时钟。师钟与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有数字1T2,都有表针,都有表盘,它能告知 人们时间。(2)播放课件,熟悉时针与分针。通过观察、比较及语音 的提示,分清时针与分针师:这两个表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3)幼儿操作,理解顺时针转。难点的突破师:时针要与小伴侣做游戏,它现在在数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知我它在哪里吗?师:时针想旅游去,它的路线是从1依次到12,你能拨 出它走过的路线吗?分针同上。小结:时针与分针都是从1-12的挨次旋转的,我们叫顺时针转。通过操作游戏理解顺时针的方向三、熟悉整点与半点1、熟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科学 领域 活动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