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docx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其妙愈呈,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 *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也!*(选自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有删改)注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1.请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盖竹柏影也 盖: (3)夕阳既没 既:(4)巡阑忘寐 寐: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月色,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两文月色各自的特点。【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畏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娱。顾街内无精庐
3、,治一土宝,而户 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秦米二石。余南人,不 惯食黍来,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 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节选自归有光顺德府通判厅记)【注释】精庐:书斋。休休:安闲的样子。乐天:指白居易。诵其语:指读着 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22. A 23. A 24. C4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月色入户 户: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3)几榻亦不能具具: (4)差不愧于乐天差: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5 .【
4、甲】乙】两文均有对环境的描写,请你联系两文内容,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语段(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工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苏轼水调歌头)语段(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5、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语段(三)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住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 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 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节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注】奉违:指与对方分别。奉,敬辞。违,离别。亟():屡次。自还海北: 指渡海北还。苏轼于元符三年被赦,渡海北还。倾盖如故:指一见如故。倾盖,行道 相遇,停车交谈,车盖靠在一起。当时谢民师任广州推官,曾携诗文谒见苏轼,得到 苏轼的赏识。苏轼离开广州后,谢民师多次函候,本篇是苏轼写给谢民师的复信。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
6、项是()A.不应有恨恨:遗憾.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 *D.具审起居佳胜具:完备.把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8 .下列对语段(一)(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语段开篇对时间的表述分别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B.语段(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人过渡到月。C.语段(二)中的“闲人”是作者的自称,既指自己无职无权,又指自己心境闲适旷达。D.两个语段的语言风格不同:语段(一)浪漫洒脱,语段(二)凝练含蓄。10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这
7、三个语段都反映了(贬谪时期的)苏轼对待亲友的态度, 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说说其不同点。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唾,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书杨朴事余昔年过洛阳,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 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妻一绝云:且 休落魄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 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
8、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日:“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注】东封:封泰山。召对:召其应对诗歌。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坐作 诗追赴诏狱:指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坐:因犯罪。11 .【甲】【乙】两文的作者苏轼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表达对亲人怀念和祝福的词作。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及召对()(2)顾语妻曰()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甲】文层次清晰,先叙事,后、;【乙】文侧重叙事, 先写杨朴 而被放还山野之事,再写苏轼在入狱前与家人告别的场景。13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9、.【甲】文由“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知,怀民和东坡应是情投意合的朋友。B.【乙】文由“妻子不觉失笑”可推断,苏轼的家人之前应听说过杨朴妻之诗。C【甲】文月色引发了苏轼之“乐。【乙】文苏轼的话让家人的心情转为愉悦。D.【乙】文交代了苏轼获罪、被贬的原因,【甲】文体现了他被贬后的生活状态。14 .苏轼善于在逆境中自我排遣:他能在入狱前,也能在被贬后 以相对 的心境沉浸于澄澈的月色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2023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专项 训练 记承天寺 夜游 对比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