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生活哲理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docx





《春七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生活哲理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七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生活哲理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古代诗歌五首N 归纳梳理学、归纳总结-赏借筌 ,文学常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 拾遗”。后辞官还乡,受诬陷下狱,忧愤而亡。有陈伯玉集传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道史”。在艺术上,善于运 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 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有 杜工部集传
2、世。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 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文集今有王文公文 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代表作有关山月书愤示儿等。龚自珍(17921841),字璜人,号定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主张革除 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王朝的腐朽, 洋溢着爱国热情。有龚自珍全集。,经典施理登幽
3、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名1句1赏1析“念天地之悠悠”从空间角度描写天地的 广大,“独怆然而涕下”描写自身情状。天、地、 人三位一体,勾勒出一幅辽阔悠远、空旷苍茫 的图画,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往前看,看不到古代招贤的圣君;往后看,见不到后世求才的明主。想到那苍茫的天地悠悠无限,我 独自一人忍不住满怀悲伤,热泪流下!诗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能 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失意孤独、寂寞苦闷的情怀。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1句1赏1析这两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 下”,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在这里, 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也是诗 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凌”字表现了诗人 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 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终要登上泰山 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
5、切的雄心和气概,及其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 情壮志。登飞来峰名I句I赏I析宋王安石句中的“浮云”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挫折等。这两句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不畏艰 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揭示了 “只有站 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野,因为 我站在飞来峰顶。这首诗借写登临飞来峰,写出诗人的立足点之高、志向之大,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人生 态度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生活 哲理 20 古代 诗歌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