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3年最新版西部川渝地区某水质净化厂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完整版)2023年最新版西部川渝地区某水质净化厂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2023年最新版西部川渝地区某水质净化厂设计说明书.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设施厂址选择根据前述分析,*支流需补充水量为0.50万m3/d。为满足*支流*水库及上游明渠的补水需求,水质净化厂应尽量建设在上游。结合片区用地规划及现状用地分析,*支流水质净化厂可建设在*水库北侧绿地下及*水库东侧下游明渠立交桥下。以下主要对该两种选址布置方案进行比选。 图8.1-6 *支流水质净化厂可供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8.1-7 *支流水质净化厂可供布置位置规划用地性质示意图表8.1-1 *支流水质净化厂厂址位置比选表对比项选址一选址二厂区位置水库北侧水库东侧库尾收集范围1#排口及周边污水管网1#排口及周边污水管网,需新建DN1000管网约0.5km地质情况良好良好厂区地貌坡度较
2、大,高差约10m坡度较大,高差约15m交通情况良好/地面高程280300m282295m厂区挖方量大较大规划用地公园绿地道路用地拆迁量/两座建筑物约340m2主要不利因素距离市勘测院相对较近位于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协调难度大 综上分析,从减少用地协调方面考虑,本工程推荐在选址一布置*支流水质净化设施,命名为*水质净化厂。(二) 设计水质及标准1. 设计进水水质考虑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水质净化厂实际进水中部分水来自库尾调蓄池截流的初小雨混流水,水质波动幅度较大。远期随着片区正本清源及雨污分流工程的进行,水质浓度会适当提高。同时,参照周边污水厂资料以及相关工程,确定设计进水水质如表8.2-1所示。
3、表8.2-1 进水水质分析表污水厂名称进水类别CODcr (mg/l)BOD5 (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备注*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30015022035256一、二、三期设计进水实际进水33820825546325一、二期2009年实际进水*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35015035040303三期设计进水实际进水28913422332203一、二期2015年实际进水平均值31916126238274本工程选取设计值320160250352552. 设计出水水质水质净化厂排放水体及出水水质要求由受纳水体的功能区划决定。水体功能区划是区域水资源和水
4、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指导性准则。本水质净化厂出厂水一部分作为再生水,用于市政用途(待将来市政再生水管网完善后,同时有再生水使用需求),大部分通过管道作为盘溪河流域河湖的景观补充水。根据本工程目标:项目的各水系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溶解氧(DO)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本水质净化厂设计出水水质目标为:主要指标能够达到类水标准(TN除外)。见表8.2-2。表8.2-2 出水水质表(单位:mg/L)项目CODCrBOD5SSTNNH3-NTP溶解氧大肠杆菌出水标准30610151.50.33103类标准3061.51.50.33
5、21043. 设计去除率本次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见下表8.2-3:表8.2-3 设计进出水水质表 mg/L项目CODcrBOD5SSTNNH3NTPDO设计进水水质32016025035255-设计出水水质30610151.50.33去除率(%)91.0096.0096.0057.0094.0094.00-4. 污泥处理标准污泥处理以减量化为主,每万吨污水产生污泥应不高于全市污泥处理厂平均污泥产量,污泥经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后外运,由特许经营者进行无害化处置。5. 臭气处理标准本厂位于居住区,环境敏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类环境功能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城镇污水
6、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表8.2-4 厂界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废气指标排放浓度氨硫化氢臭气(无量纲)甲烷(厂区最高体积浓度)废气浓度(mg/L)1.00.03100.56. 环境保护标准厂区绿化覆盖率45%,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标准;运营期间厂界噪音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类标准,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采取有效促使确保厂界噪声达标。(三) 工艺比较及论证1. 工艺设计原则1)对所需去除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工艺;2)具
7、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性高;3)工艺成熟,具有足够的设计及运行经验以资借鉴;4)基建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少、管理简单、污泥量少,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5)处理工艺应是运行管理方便,运行灵活,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应选择适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功能;6)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经济、积极、慎重的原则下,力求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等。2. 水质水量特性分析1)本工程污水处理特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处理程度要求、用地面积、工程规模和污水流入工况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应视工
8、程的具体条件而定。本工程污水处理具有以下特点:水量变化大流域内需要处理的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部分河道基流,水量波动较大。因此污水处理工艺要能够长时间适应来水量的波动。水质变化大需要处理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部分河道基流,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物变化大,且截流的河道基流及初雨雨水的污染物分布不均,因此所选的污水处理设施需具备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受纳水体水质要求高本工程建成后,处理后的尾水排入盘溪河及沿途湖库,作为景观环境用水,因此水质要求比较高。2)污水可生化性分析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需在分析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本工程采用脱氮除磷生物处理工艺,对进水污染物中营养物质
9、的配比和平衡有较高的要求,现将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中营养物的配比指标列表8.3-1如下,并作进一步的分析。表8.3-1进水营养物配置比指标项目BOD5/CODCrBOD5/TNBOD5/TP实际数值0.504.5732.00脱氮除磷指标目标值0.303.05.017.00水质评价较好碳源较充足除磷效率较好BOD5与CODCr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体现为BOD5与CODCr,从降解性能的角度,有机物可分为易生物降解和难生物降解两类;从溶解性能角度,有机物可分为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两类。有机物的去除依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来完成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
10、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易降解的有机物首先被微生物吸收、利用、降解,溶解性易降解的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易降解的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但对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去除则较为困难。根据多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CODCr、BOD5的稳定达标除了与生化处理段的设计有关外还与进水有机物的组成有关。对于那些主要以生活污水和成分与生活污水相近的工业废水组成的城市污水由于进水中有机物成分较
11、为简单,采用传统二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二级处理出水再结合深度处理基本能够保障出水CODCr、BOD5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本次工程设计进水水质中,BOD5/CODCr0.5,可生化性较好,本工程要求出水CODCr和BOD5执行地表水类标准,分别需要稳定在30mg/L和6mg/L以下,去除率分别高达90%、96%。对于BOD5,在生化段设计时适当加大好氧段池容以及确保供氧量充足,也能进一步降低出水BOD5,保障出水BOD56mg/L,因此,BOD5可作为一般关注的指标。对于CODCr,尤其是难生物降解的CODCr的进一步去除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并且CODCr是国家节能减排考核的指标,是去除重点,因
12、此将CODCr列为重点控制项目。NH3-N与TN本工程设计进水NH3-N25mg/L,TN35mg/L,本工程出水指标为:NH3-N1.5mg/L,TN10mg/L。自2007年太湖流域率先进行一级A改造开始,越来越多的污水厂在生产运行中发现N的去除和稳定达标难度较高,而工艺系统能否完成较彻底的脱氮,应该具备以下条件:A生化处理段设有硝化和反硝化单元,且硝化和反硝化单元的池容应保证充足;B对生化段的供氧量应能保障硝化反应的正常运行;C进入生化段污水中碳源和碱度充足。NH3-N的去除主要靠硝化过程来完成,氨氮的硝化过程是控制生化处理好氧单元设计的主要因素。在曝气量充足,泥龄足够的条件下,NH3-
13、N能够得到降解,并且氨氮也是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之一,是环保监测考核的指标。需要把氨氮作为重点控制项目。目前有脱氮要求的污水处理厂均设有硝化和反硝化单元,且在设计时根据进出水水质要求池容、供氧量基本都能满足;一般情况下只要进水pH值在7左右,碱度也不是影响脱氮的主要因素,难度较大的就是多数污水厂的进厂污水中的碳源不充足。从理论上讲,BOD5/TN2.86才能有效地进行脱氮,实际运行资料表明,BOD5/TN3时才有能使反硝化正常运行,在BOD5/TN=45时,氮的去除率可大于60%。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中,BOD5/TN160/354.57,碳源较充足,但设计进水水质是按远期水质考虑,目前,有
14、机污染物浓度低,可利用碳源较少,近期进水可能存在碳源不足的情况,影响反硝化效果。因此将TN作为本次设计重点控制项目。考虑到实际运行中的水质波动及碳源不足情况,本工程需配置碳源投加系统,确保出水TN稳定达标。TP从经济和节省运行成本的角度,磷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处理,一般认为实现生物除磷,BOD5/TP需大于17(规范建议)。本工程设计进水TP=5.0mg/L,BOD5/TP3217,基本可以采用生物除磷工艺完成除磷过程,但要求出水TP0.3mg/L,去除率达到94%,同时考虑到磷的释放问题,单纯依靠生物除磷难以满足如此严格的去除要求,因此,本方案考虑采用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强化除磷
15、效果,以保证出水TP达标,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以生物除磷为主,化学除磷为辅的除磷措施,已取得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并且深度处理单元对TP的去除效果可靠,但由于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将TP为本工程的一般控制项目。SS一般进厂污水中均含有大量悬浮物,对于无机颗粒杂质和大粒径的有机颗粒依靠粗、细格栅和沉砂池的自然沉淀作用就能去除,而对于小粒径的有机颗粒则要依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去除,一般可满足二级出水的要求,但要取得更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就得借助于深度过滤处理措施。污水处理厂对悬浮物的去除作用不仅仅体现在SS指标上,因为CODCr、BOD5等指标本身就与SS相关,SS含量高
16、,则CODCr和BOD5的浓度也会增加,因此,去除SS的同时也就是在进一步降低出水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本工程设计进水SS浓度为250mg/L,出水SS要求不得高于10mg/L,去除率达96%,为此,须借助深度处理措施,保障出水悬浮物达标。根据多座污水厂的运行经验,在深度处理段能有效降低出水SS,但考虑到磷的释放问题和远期再次提标的可能,因此选择合理的工艺能够确保出水SS的稳定达标显得更为关键。因此SS可作为一般控制指标。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处理项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重点控制指标,包括CODCr、TN、NH3-N,处理难度大,需要采取针对性工程措施。第二类:一般控制指标,包括TP、SS、粪大肠杆菌
17、,该类指标只需采取化学除磷、深度处理或消毒措施即可达标。第三类:一般关注指标,主要指BOD5,该类指标只需保证污水厂正常运行即可达标。各项控制指标的重要性详见下表8.3-2:表8.3-2污水水质各项控制指标重要性及针对措施项目重点控制优先次序对策与措施CODCr处理工艺应有针对性TN保证硝化与反硝化条件,有其他保障措施NH3-N保证微生物正常活性功能,适当延长泥龄、充分曝气TP辅以化学除磷SS需要进行深度处理BOD5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适当延长泥龄、充分曝气根据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大量的污水厂实际运行经验来看,对于有机物、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积极稳妥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在二级生物处理系统中去
18、除。通过对本工程进水水质的特性分析,大部分污染物指标(如BOD5、TN、NH3-N)均可通过脱氮除磷的二级处理工艺去除,污水再经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达标去除的污染物(粪大肠菌群数和略有超标的CODcr、SS、TP),最终使出水水质达到设计值的要求。3)处理工艺选择的分析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能否稳定可靠地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占地指标是否较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是否节省、运行管理及维护是否方便。因此,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定是污水处理厂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前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本水质净化厂进水大部分是生活污水,规模为中等规模,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必须考虑
19、这些因素,同时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出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在传统上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一般都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如传统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法、氧化沟、各种类型的生物膜法等;对除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污水,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对城市综合污水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经验丰富,正常运行时,COD值可降至100mg/L以下。通过上述章节对水质净化厂进水水质的预测,得知其水质特性:污水的B/C=0.5,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用以生化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城市综合水质净化厂
20、要考虑工艺具备去NH3-N效果,可采用以硝化反硝化的强化脱氮工艺解决;要考虑工艺具备除磷效果,在此工艺的选择上要采用去磷工艺。根据本工程的进出水水质要求,本水质净化厂对氮、磷的去除有一定要求,因此选用的处理工艺必须具有较强的脱氮除磷功效,才能达到排放标准。目前,污水去脱氮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除磷通常采用生化为主、物化为辅的处理方法。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国内外工程实例和设计院的经验,比较成熟的具有除磷、脱氮的工艺有:A2/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及其改良工艺。A/O工艺、A2/O工艺、各种氧化沟工艺、SBR工艺这些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比较实用的脱
21、氮除磷工艺,其工艺特点都是为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创造有利于生长的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组合。现将几种常见具有脱氮除磷工艺例举、分析、比较。3.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简介1)A2/O工艺A/A/O法A/A/O法也称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其构造是在A/O工艺的厌氧区之后、好氧区之前增设一个缺氧区。A厌氧反应池,原污水进入,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除的含磷回流污泥,本反应池的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B污水经第一厌氧反应池进入缺氧反应池,本反应迟的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池送来的。C混合液从缺氧反应池进
22、入好氧反应池,这一反应池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本反应池内进行。图8.3-1 A2/O脱氮除磷工艺流程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达到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目的。见下图。同时,该系统还存在以下一些特点:A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B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C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D运行中两个A段只用轻微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改良A2/O工艺为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2023 最新版 西部 地区 水质 净化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