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计划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计划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计划7篇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1 一、 教研目标: 仔细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动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讨论,大力实施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气氛,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讨论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立,以学生的进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讨论,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进展做出奉献。 二、教学讨论、教改课题: 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课题讨论,特殊是历史组的
2、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力量的讨论资料库的建立,调查报告、与个案分析的撰写要仔细做好。 2、“如何提高初三政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改良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力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仔细学习政、史、地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展教学创新,让政史地教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
3、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力量,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展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1)仔细学习学科教学常规,根据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各年级的每一单元都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
4、由只关注局部转变为在讨论整体的根底上关注局部。加强团队协作的力量,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力量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沟通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连续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沟通,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阅历。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
5、视教学状况的反应与反思,准时调整教学策略:平常对学生要多观看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准时对教学工作进展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应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课题讨论,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力量,成为全面进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抓好毕业班的工作:加大对中考的讨论力度,做好中考试卷分析和研讨工作,查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
6、教学理念,仔细总结以往中考阅历,加大对中考的讨论力度,重视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沟通,精确把握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开展多样的专题教研活动。 (10)作业布置与批改:根据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11)依据学校的安排,协作教务处仔细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 (三)、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育工作 (1)依据学校要求做好“一帮一,一对红”工作。鼓舞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同时,老教师也应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 (2)年轻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步骤清楚,要求明确,为培育扎实的根本功奠定
7、良好的根底,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四、详细活动安排: 第一周:组织学习并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规划,商定本教研组教学常规要求。 其次周:学习本组教研规划;主题争论:本学科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安排组内公开课详细要求及详细日程。 第三周:听取各年级组汇报“教学案”的实践状况,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四周:收看好的课堂实录并评课,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五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争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第六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争论:我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 第七周:学习集体备课的有关材料,争论:本学科如何进展有效地集体备课? 第八周:沟通各自的新课改
8、阅历。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一周:分析本学科学困生的现状并讨论转化其详细的对策。 第十二周:其次次月考。 第十三周:教研组成员撰写本学期教研收获、体会或反思。 第十四周:总结本教研组、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并初步构思下学期工作思路。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2 本学期高中历史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工作思路和我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区教研室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为依据,以我区各高中校、各高中年级段教学实际为切入点,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创新、求实、效劳、进展的工作思想来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一、工作思路 1.加强个人的学习和反思。要
9、学会反思,擅长反思,使反思成为自己新的生存状态。同时,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理论水平,做学习的先行者、理念的传播者、实践的探究者、不倦的思索者。实现个人的优先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教师成长,推动区域教研的进展,把教研的抱负和目标变成现实。在学习中,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一线教师学习,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后做师之师。 2.积极建立和一线教师的公平协作关系。在平常工作中,要树立效劳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对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舞,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因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
10、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3.理论学习研讨与课堂实践讨论相结合。帮忙教师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把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到教研的”重要日程上来。同时,把课堂实践讨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先行,实践跟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验证理论。 4.共性问题集中讨论与共性问题分散讨论相结合。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展集中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别问题,要针对性地去进展讨论,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示范带动与个人反思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力气比拟强的学校的示范作用,以到达示
11、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 6.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把优秀的历史教学传统、方式、方法、加以继承。同时使之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创新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根本功训练,标准常规课堂教学行为,做到合理扬弃,继承创新。 7.把高考讨论同新课程改革讨论相结合。尤其是引导高三教学复习借助于高一新课程的理念和新学问。让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借助于已先期出台的四省区考试说明来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 8.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以区教研为主阵地,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同时,加强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使本学期教研活动在不同层次上都扎实地进展。 9.发挥网络信息平台教
12、研功能。充分利用站、教研叙事群进展教学反思、沟通等教研活动。 二、工作要点 (一)共性工作要点 1.做好市、区教研室临时安排的各项工作。 2.做好学情调查、反思、总结。主要是了解把握学情、教情,特殊是高一、高二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从教师队伍、课堂、练习、认知规律、学业状况进展了解、论证,并准时上报市教研室。 3.开展送课下校活动。由四十七中教师送课到青光中学。 4.做好各年级段考试命题和评卷工作。 5.连续开展本学科“青蓝工程” 系列活动:包括写教学反思、论文评比活动(协作市教研室进展)、听评课活动、心得沟通、教研集中理论学习等。 6.按区教研室统一布置,进展南仓中学重点蹲点教研,尤其是注意高
13、三年级复习备考工作。 7.做好团队博客撰写、站充实、维护工作。 (二)根底年级教研工作要点 以区级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为主要形式进展活动。 1.国家级课题讨论,本学期完成必修2、选修3课堂教学实践讨论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整理。 2. 历史必修2其次、第三、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3.历史选修3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主讲人:高荣庆;进展评课、沟通。 4.历史选修3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分析。主讲:张秀芝、尹晓婕、张华冕 5.选修2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6.选修2第四单元“情境创设”课题讨论观摩课,主讲人:李明(进展录像);评课、研讨。 7.高一期中考试及试卷统阅。 8.高二历史选修3模块验收考试及试卷统
14、阅。 9.送课下校:青光中学。由47中郑辉教师主讲。落实教学根本要求研讨课;课后研讨 10.课题讨论阶段性汇报沟通总结。 11.高二选修4第三、第四、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主讲:张华冕、肖建英、赵增军。 12.高二教学根本要求落实观摩课,主讲人:尹晓婕;评课、研讨。 13.高一历史必修2模块验收测试复习研讨。 14.课题阶段性成果总结。 15.个人期末总结。 16.各学校历史总结网上沟通。 17. 进展两次青年教师展现课活动。 18. 组织参与高三专题讨论活动和大纲解读活动,使高二教师及早进入高三角色。 (三)高三工作要点 以市教研为重点,同时针对我区实际状况开展备考复习研讨活动。 1.世界近现代
15、史复习指导(其次南开中学),主讲人:郑 韬。 2.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主讲人:兰 鹏,地点:(其次南开中学)。 3.20xx年高考分析及备考建议,主讲人:周秀茹,地点:其次南开中学。 4.专家讲座: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主讲人:南开大学马士力教授。地点:其次南开中学礼堂。 5.时政热点与历史复习。主讲人:赵 湜。地点:其次南开中学报告厅。 6.考试大纲、说明解读活动。 7.十校联考试卷通阅,试卷分析。 8.二轮资料运用研讨。 9.高考研讨。区高中历史备考研讨会,地点:47中,主讲人:张华冕、宋春影、李森。 10.命制高三模拟试卷。 11.复习讨论课研讨。 12.复习阅历沟通。 总
16、之,本期时间紧任务重,努力做好预定的各项工作。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3 我校历史教研组是一个布满生气与活力,团结向上,奋勉有为的团队,正式成立。现依据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实际状况,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规划如下: 一、历史教研组概况 滁州二中历史教研组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中部10人,初中部6人),担当全校初、高中共60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15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具有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4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2/3以上,是一支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占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历史教研组教
17、师曾经有多人次在省市初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历史教学论文评比、课尖评比、骨干教师评比等竞赛中获奖。多人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和嘉奖。2022年至2022年期间,担当的滁州市级科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试验讨论”已经于2022年5月顺当结题。目前正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讨论重点工程2022年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讨论”。林桂平教师还参加了子课题“高中历史考试评价题型及其功能讨论”的讨论。 二、根本工作思路 1.坚持“两个指针”:坚持以学校工作全局和校教育处、教科室的工作部署为根本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根本指针。 2.立足“三个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常规教学与课
18、题讨论工作有机结合);以教师为中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力求在教改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勉向上的热忱和竞争创新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四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力量和教科研水平(“内练素养,外树形象”);争取根本完成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讨论”;争创先进教研组;为我校申报“省示范高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三、详细工作 1.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每位教师必需仔细讨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规划,在各年级备
19、课组长的带着下,确定各章节的重难点,并在仔细讨论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仔细、保质保量地完本钱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规划落到实处。 (2)加强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六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仔细落实教育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集体讨论,备课组长把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做到课前仔细预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准时反思成败得失。 (3)全组教师必需苦练教学根本功。本学期将适当增加公开教学的次数,每位教师必需仔细开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的优长,鼓舞制
20、作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程度的启迪学生思维,鼓舞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互动,使每一位教师的自身素养和学生的学习力量都能得到提高。 2.做好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历史学科备考工作。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牵动千家万户。担当毕业年级历史教学的教师责任重如泰山。初三年级争取在本学期完毕全部新课,制定下学期复习规划。高三年级争取在9月底完毕新课,进入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把握根底学问、培育根本力量为目标。要依据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根底学问点进展全面系统复习,深挖教材内容体系,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根本学科力量,在此根底上将根底学问系统化和概括化。高三备课组还要争取在明年1月完毕第一轮单
21、元复习,为其次轮专题复习打下扎实的根底。初、高三历史教师还要仔细讨论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中考、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多方了解和收集中考、高考动态,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依据学校教育处和教科室的要求,历史教研组全部高级教师和局部一级教师必需指导青年教师,做到多听课、多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全部环节的指导,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对青年教师公开课,实行“组内统一安排个人主动申报组内听课评议”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仔细学习新课改理念,转
22、变教学观念,使每位教师尽早适应课改角色。 我省初、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分别于2022年和202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历史教师带来的冲击包括教材内容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都是空前的。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要求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业余时间仔细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做“学习型教师”和“讨论型教师”,切实把新课程理念早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教研活动等。 依据上级安排以及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参与滁州市及省内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论文评比、课件或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各类观摩活
23、动等;鼓舞教师撰写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到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阔视野和展现教学成果的目的。 6.将课题讨论与日常教学工作严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22年7月至12月是我们担当的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讨论的深化总结阶段。为了完本钱阶段的讨论任务,做好最终阶段的结题以及后期成果推广工作,依据安徽省教育科学讨论省级课题治理方法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讨论”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中制定的规划,结合前期讨论任务的完成状况,我们将制定“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讨论”深化总结阶段及结题工作实施方案,待学校批准后正式实施。我们要以课题讨论工作为根本抓手
24、,将课题讨论与日常教学工作严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4 (一)提倡课程理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 1、组织全组教师仔细学习,领悟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有关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努力引领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真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发觉者。 2、要求历史教师注意搜集各种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理论学科,亲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时留心现实生活中与历史相关的问题,注意培育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力量。 3、提倡教师积极进展教科研实践活动,总结主题和反思教学,仔细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二)抓实教学常规,深化课程改革 1、定期召开历史
25、教师新教材教法学法培训,组织讨论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教学讨论活动。结合学校的每月开课规定,组织骨干教师上好教学示范课,年轻教师上好汇报课,使青年历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有提高。 2、大力深化初中“历史课改”。定期召开初中历史“课改”中心组成员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观摩课,讨论课,扎实、有效地进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和学习讨论,探讨与讨论课程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以行动讨论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初中历史教学,为中考打下扎实根底。 1、培育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6、 3、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讨论,充分利用本地人文学观和历史,积极开发地方级本历史课程。 4、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片,投影、录象等帮助教学。 5、加强毕业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发挥群体力气,搞好重点讨论。 6、抓好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标准备课流程。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5 根据学校教研活动要求,特制定本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规划。 一、工作思路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阵地上的作用,以教研促教学,教研中探究,在争论中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沟通,学习先进理论,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力量和素养的提高,以适应现代
27、化教育改革进展要求。 二、 教研目的 立足于效劳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业务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内容 围绕教学改革的详细实践活动开展,结合现代化建立24字方针,探究高中历史详细模式,突出实践性效果的根本原则。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工作讨论、教学方法讨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讨论、教学规划争论、教学大纲争论、教材讨论、教学任务落实、实践技能改良和实训试验室建立治理等,推动教学改革。 四、教研形式 本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将开展业务学习、教学讨论、集体备课、专题争论会、沟通教学阅历、听评课、说课、组织公开课及教学观摩活动等。 五、详细要求
28、1.深入学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划,教研活动要求,使高中历史学科组的活动与学校大方针、大政策保持全都。 2.确立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依据学科特点和阶段要求,一次围绕一个重点或解决一个问题,突出阅历沟通和焦点问题探究和反思,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3.严格签到与考勤制度,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4.加强理论学习与讨论,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沟通,促进教师自身进展。 5.大型考试后,要沟通各年级考试总结,依据学生试卷消失的问题,调整教法和学法,提出建议。 6.本学期要安排听、说、评课活动,每人上一次优质课,同时组织“同课异构”课堂大赛活动。 7.立足本组实际,本学期要开展科研课题讨论,撰写教学论文。
29、8.进展高三复习课研讨,总结高三复习阅历与教训。 9.每次教研活动,要检查组员一周的教案,杜绝无教案上课。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6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伊始,历史组将连续拥护学校新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在改革中著特色,在创新中谋突破,以奋勉向上的热忱和竞争创新的全新理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狠抓师德师风建立和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讨论,加大研讨力度,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内强素养,外树形象,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作出奉献。 二、措施安排: 1、加强师德师风建立,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打造一支高素养、高品德的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师资队伍。 (1)全组成员自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0、尤其是星期二的教研活动和星期三的集体备课做到不迟到、不缺席,吃透会议精神,细心落实,保证以先进的思想和纯新的理念投入新学期的工作。 (2)本学期将组织全组仔细学习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改教研方面的理论,特殊是新教材新理念,努力营造教改教研气氛,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争做先进的热潮,积极关注08年中考方案,带着中考的思维考虑新学期的教学。初三教师要加强讨论中考试题,积极预备迎接9月份学校组织的中考试题调研考试,增加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以奉献全部的才智换取明年中考最正确的成绩。 2、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为了把初一、初二教改工作落到实处,本学期我们将连
31、续组织全组成员熟悉学习课程标准,观看新课程优质课录像,听取有阅历的教师做讲座,对各年级的学生分别进展新教材的学法指导,真正实现理念的转变和方法的更新,努力探究一条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在新评价标准下能出好成果的最正确教学方法,。初三进入二轮复习后,我们将加大学法指导,请中考复习有阅历的李永东教师给我们作一次一轮复习学法讲座。 (2)不断加大教改力度,把教科研工作推向深入。本学期将在原有教改根底上连续深入。 (3)严格教学常规治理,仔细执行教学“五仔细“。集体备课严格按学校新的教师考核条例执行,保证事前有简案,争论有秩序,既备教材又备教法,一节课一份学案一份教案,分课时备课,工作六年以上的同志可在学
32、案上备课,六年以下的新青教师另写教案,学案和教案均严格根据学校统一格式进展编写。 (4)新青教师要虚心学习,坚持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完成每学期30节课以外,还连续坚持“师徒结对“,徒弟每周听师傅的课不得少于2节,每次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师徒均分不得超过规定的人均6分范围。 (4)鼓舞全组成员搞教学讨论,撰写学科专业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或阅历沟通论文不少于2篇。 3、仔细执行学校教学的常规条例,每位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都要严格把关,做到布置有筛选,批改准时,讲评重点突出,把讲练评有机结合。 4、切实做好其它相关工作,如办公室卫生,历史组活动记录,由三个年级的备课组负责准时出好三期学问橱窗等等,不
33、折不扣完成政教处、教务处、校长室下达的各项任务。 历史教研组的工作规划篇7 一、教研组状况分析 本教研组共有8位历史教师。从工作经受看,其中有7位教师有着完整的高中历史教学阅历;多位教师跨头教学。因此,本教研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特别团结,相互协作。把附中“老带新,熟带生”的优良传统很好的落在实处。老教师在备课时、课前、课后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指导新教师分析教材,并积极争论教学设计和教学机制的采纳,发觉问题时准时解决问题,促进了本教研组成员的共同进展。 二、各备课组工作安排 依据教学需要,本教研组下共有三个备课组组成,各备课组在本学期中有不同的教学任务。高三备课组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
34、里备战高考;高二备课组的主要任务是备战6月下旬的零诊考试;高一备课组的主要任务是备战7月份的九校联考。 从目前进度来看,各备课组都有着繁重的新课教学任务。为此,合理规划新课的教学进度,做好新课的教学和复习工作为教研组全部成员的首要任务。对本教研组全部教师而言,做好备课环节为当前工作之重点。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全组教师都要养成专研教材、教学、教法的习惯,提高教学水平。 三、做好新课改工作 去年9月,新课改已在四川地区全面铺开。本学期在已有成果之上,连续推动新课改。教研组全部教师在本学期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阅读新教材。四川省已确定采纳人民版历史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全部内容
35、。为此,在本学期,组内全部教师都应合理安排时间提前熟识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学问体系。 2、阅读相关专著。历史学从新中国成立到今日,始终在不断的进展演化。史学观点不断更新,也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用史学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历史。为此,阅读相关一些前沿的史学专著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等。以便更新教师自身的史学观念。 3、通过中史参等杂志,了解课改地区的状况。广东等地早在05年就开头了新一轮的课改,如今各方面都比拟成熟,并形成了相关的体制。其中有许多阅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样既能和新课改接轨,也能为我们节省许多时间,避开走弯路。 4、收集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把握新课改的高考命题动向。 5、感受新课改,利用旧课新上的方式在现有的教学中融入新课改的理念。尽管四川地区现行使用的教材是老版的人教版教材,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设计和教育理念,融入新课改的新理念,让我们的高二高三教师提前感受新课改,做好迎接新课改的充分预备。 6、高一教师要积极收集资料,仔细备课、讲课、赛课,探究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为后来年级供应借鉴。 7、高一教师要多方参与教研,汲取外来先进阅历,搞好讨论性学习,开好选修课,做好学分认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