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大全.docx





《古琴制作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琴制作大全.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琴制作大全专贴收集琴材、木料、斫制资料原文地址:古琴制作大全专贴收集琴材、木料、斫制资料 之音琴社古琴面板之选材我提倡要摹习古人,这是有道理的。古人,我在这里是狭义的指。按理说,古代有很多种人,有不识字的农民,有市井的泼皮无赖,有教坊的歌姬,有匠人,这些都是庶民。虽然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假设论及高雅,我不得不说的还是那些士人,这些人所把握的文化与生产方式是精细化的,是高一阶层的,假设除却阶级论的荼毒,那些文化人的道德操守是值得争论的。古琴几乎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传统文化中始终究我刚刚说的士人文化联系在一起,我们简洁见到古代士人抚琴,却很少看到工匠抚琴,歌姬抚琴。古琴被列为“四艺”之首,
2、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习之技。同时,琴又与剑一起成为古代文人雅士所推崇的随身之物,佩长剑弄兰操寄予着他们对刚柔相济、任侠儒雅完善人格的追求。古人心目中地位如此重要的古琴,对于选材也有特别的讲究。汉朝的桓谭在其著作论琴道中说:“昔神农氏继宓义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 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认为最早的古琴是神农氏用梧桐制成的。诗经庸风定之方中云:“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后汉书记载:“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王充论衡中说:“神家皇帝削梧为琴”。齐民要术也提到:“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
3、。”这都说明,古人是梧桐来制作古琴的。除了梧桐木外,杉木也可以用来做琴。琅寰记云:“雷威斫琴不必皆桐, 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嵋,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说明唐代制琴大师雷威已经开头用杉木制琴了。但对于雷威是用颖的杉木,还是“木性都尽” 的,并没交代清楚。又见其他文本记述雷威入峨眉山,“听其声连绵悠远者伐之为琴”。雷氏家族在唐代制琴是格外知名的,也是格外特别的。由于古琴面板需要满足“松”、“透”,底板相对要“坚”,“实”,才能发妙音,才能阴阳调和, 所以古人在选面板材的时候格外认真认真,也有很多典故,一般而言都是选用古旧的桐木,但是雷氏蹊径独辟,选用杉木,而历代评价胜于桐木琴,不得不说是
4、雷氏斫琴的高妙之处。同时,面板要选择纹理顺直的材质。此外木材近地则音易浊,不清亮,不脆,而靠木梢则音易飘,因此取中段最好,也最贵重。可用来斫琴,作面板的木材种类很多,如桐木、云杉、白松、涩木等都可作面板,不过木质硬的要用料薄一点,而木质松软的用料则相应要厚一点。旧时个别有用樟木面, 也有用桐 木。樟木接近铁梨,色淡,发黄,也有人称之为硬木,而桐木则发黑, 发暗。琴材要年久枯燥才不易变形,其木曲直已定,又加坚燥扣击其面而听其声, 声坚劲清响,因此有人选梁木、梁柱或木电线杆作琴材。这些都适合作面板,也可作底,但作面板尤佳。老木越来越不易得,现在为节约时间琴材多用木高温处理来满足松透的要求,然而这种
5、木材音质燥,用放大镜观看,则木材中纤维已断,而自然风干的木材则木纹完整,因此后者音色相对要更好。古琴的制作选材及斫琴工具一田双琨古时有人说好琴“轻如叶,重如铁”,其实这种评价好琴的说法并不是全面的,琴的份量与选材有关,好琴的推断还与其声音、做工好坏亲热相关。可谓良材、良工必需兼备,才有可能出一张好琴。选 材古琴的制作,首先要从选材讲起。古琴的选料,讲究:轻、松、脆、滑。轻字指木质要轻;松是指选用的木材要松透;脆是指选材要有脆性;滑则是指用料经打磨后要光滑。这是对琴材的必定要求。斫琴的木材一般讲究用老木。首先,琴人弹老木制的琴不易有火气,其次, 与木材相比,老木不易变形、开裂,木性相比照较稳定。
6、老木的来源有老房梁、出土的棺木等等,但是棺木由于常年埋在地下,终年吸取地气,阴气十足,而且败棺也常裂,用此材做琴前最好先放置六、七年,行家称为返阳。此外,老木并非越老越好,如横划木纹时木材掉面,则此木已朽, 不堪再用,且木材一老,原有木性转变很多,所以选木以老而不朽为妙。琴材的底面一般比面板要硬,也有底板和面板用一样木种的。以下,就分不同的部位讲一下琴材的选取。面 板面板要选择纹理顺直的材质。此外木材近地音易浊,不清亮,不脆,而靠木梢则音易飘,因此取中段最好,也最贵重。可用来斫琴,作面板的木材种类很多,如桐木、云杉、白松、涩木等都可作面板,不过木质硬的要用料薄一点,而木质松软的用料则相应要厚一
7、点。旧时个别有用樟木面,也有用桐 木音。樟木接近铁梨,色淡,发黄,也有人称之为硬 木,而桐木则发黑,发暗。琴材要年久枯燥才不易变形,其木曲直已定,又加坚燥扣击其面而听其声, 声坚劲清响,因此有人选梁木、梁柱或木电线杆作琴材。这些都适合作面板,也可作底,但作面板尤佳。老木越来越不易得,现在为节约时间琴材多用木火烤,然火烤的木材音质燥,用放大镜观看,则木材中纤维已断,而自然风干的木材则木纹完整,因此后者音色相对要更好。琴 底枫木、色,三声木:此两种木材作古琴的底板音色会很好,这也是制作小提琴底板的材料,但色木较易变形,如热处理方面做得不好就无法保证质量。松木:白松做底是不错的材料,小提琴面就是用的
8、白松。落叶松也可,但落叶松易裂。事实上除白松外的松木根本都易裂。黄花松:阔叶材,重量好,但也易裂,留意制琴时要选用无裂隙之材为好。黄菠萝音:这是东北产的一种木材,纹理粗糙,木纹接近椿木,颜色发红,比金丝楠木的味道要好闻。它的应力好,用来制琴底声音也不错。 金丝楠:此木较香,硬度适宜做底,然而它会受气候影响产生微变。椿木:椿木分香椿、臭椿、白椿。椿木本身有肯定硬度、脆性,易断不弯, 力超则断,在古琴应用上声音还是不错的,其中以香椿为好,无杂味,材质上比前述几种松木略硬。梓木:又称广梓木,色如紫檀,重量则较轻,其中有黑芯木,发声较好。花梨木:一般做高级琴的底材,声音不错。红木:不宜制琴,因其音死,
9、共鸣少。固然,上面说过,木材很老时,原有木性已变,则无所谓何木,敲击有响, 木材不裂,就完全可以用作底材。总之木以老为贵。附 件附件包括岳山、承露、轸池板、琴轸、冠角焦尾、雁足、尾托等。附件的选材以象牙第一,玉石次,紫檀木再次之,此下为老红木,花梨,枣木。次品则有色木和硬杂木等。实际上古琴附件用得最早的是枣木,红木等是外来的材质,中国外乡并不出产。个别的古代还曾有在岳山上镶金、象牙等材质的, 琴轸也有用景泰兰的,成套的附件则以玉为主,有极少量的以贵重的翡翠为材。徽徽的取材有金、银、玉、瓷、石决明、蚌、塑料?穴如珠光玻璃?雪等,目前以蚌居多。灰 胎灰胎的选材分为孜子灰?穴翡翠粉?雪、八宝灰?穴八
10、种金石原素粉碎制成?雪、菟丝子灰、古瓷粉?穴老瓷器砸碎而得?雪、粉末冶金、鹿角灰、瓦灰、砖灰等。灰胎以硬为好,不过因鹿含有长春、吉利之意,因此鹿角灰始终用得比较普遍,也以鹿角灰为上。漆古代只有自然漆又称大漆,大漆与泥土相排斥,不发生化学反响,对古琴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木头,那些年月长远的古琴能很好的保存至今, 大漆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大漆在琴上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制琴用的漆还有以下几种硝基清漆:这种漆硬度相对较高,光亮度大。还氧树脂漆:漆中含有快干剂,快干剂越多漆干的越快,但是漆脆。聚胺脂漆:有气味且甚重,而且毒性较大还有腰果漆、过滤大漆、合成大漆等。需要留意的是生漆是活性的自然漆,含有
11、植物酵素酶,有毒性,会使皮肤过敏因此避开直接接触,假设不留神触及皮肤用油擦去就好。敏感的人连闻漆气也会过敏,因此须带上口罩与塑胶手套工作。过敏情形因人而异,常常上生漆的人就不会有过敏现象,在夏天上漆时要留意通风,人在风源处施工,并选择早晚温度低时上漆,以避开夏天生漆所散发的毒气,会造成皮肤过敏起疹,奇痒难耐。斫琴工具以最简洁工具为例,不考虑机械化 木挫刀:可以挫琴肩、腰等导角的地方木凿:斫琴的最根本的工具、负责铲腹腔等重要的部位锯子:锯木头用水砂纸:打磨面的工具目前也有机器代之 刮刀:刮漆等橡皮手套:上漆时的保护手套刷子:上漆时主要工具劈刀:削木头时主要工具磨刀石:打磨工具刨刀:刨板时的主要工
12、具还有些其他的工具:铅笔、墨斗、卡尺、麻绳、楔子、电钻、钻头、庞天梯、车床等等,工具以越精良越妙,如各个工具型号齐全,自然使用过程中会更便利。古琴的制作面板槽腹 田双琨口述张玉萍整理上期讲到了选材、面板、琴底、附件、徵、灰胎、漆、斫琴工具。这期我们从面板的尺寸谈起。以仲尼式为例,面板板材要求长1.25 米,肩处宽21.5 公分,厚5 公分或曰高度。面板边缘的厚度一般为 1.2 公分左右(加上底板 1.8 公分为好,上下不行差得太多)。凤舌处长12 公分,最高点1.8 公分,两边最低点0.2 公分。岳山至琴头边缘处距离为 8-12 公分,岳山往琴尾方向 4 公分处开头槽腹,从琴尾往琴头方向 5
13、公分处开头槽腹,以上所述为槽腹时所留实木最多的,最少的从琴头到槽腹为 2 公分,从琴尾到槽腹为 2 公分至 5 公分,槽腹左右的边宽一般为 1-1.5公分(左右对称),周圈除两侧均为此尺寸。雁足位需留大约 4 公分宽,或者可以更多一些,面积太小雁足不简洁固定,易歪。龙池与凤沼位置要求隆起一块,厚度一般为 3 公分-2.5 公分厚(龙池、凤沼厚度一样),个别也有 1.8 公分厚的(以长方形为例)。龙池凤沼可以是圆形或者长方形等,示状况而定,龙池凤沼的大小与琴发音有直接关系,最好龙池处长 21 公分,宽 2.5 公分(古书上的尺寸), 凤沼处长 10 公分,宽2.4 公分。以上尺寸为或许,既有比这
14、长的,也有比这短。常规是越窄的,一般长度相度要长,宽的呢,长度相对短些,但再怎么变,其面积大致一样。龙池位置以七徵为起点,向琴头方向走到适宜尺度,凤沼位置以十三徵为起点,向琴头方向走。掏腹时槽腹中间稍厚,两边薄,最厚为 1.8 公分, 最薄处为 1.2 公分,制作中用特别的千分尺去量(乐器店有售)。徵位的定置:从岳山至龙龈,对折居中即七徵,以七徵至岳山对折居中,即四徵,以七徵至岳山三折,一折即五徵、再折即二徵、三折与岳山齐,四徵至岳山对折,即一徵,五徵至七徵五折,从五徵取二折则六徵,从二徵取一折则三徵,后之八九等徵,以七徵至焦尾,与前折一样可先用纸对折,标出徵位后贴在面板上。知道了尺寸,即动手
15、用斧子砍出估量琴面的粗略大小,用铅笔在面板上画出中心基准线,然后依据基准线沿两边等距划出琴体外形肩处斜度大约在 40 度左右,划出岳山处位置,划出徵的各处位置,划出龙池凤沼等处的位置。面板各处位置用铅笔标出后,用斧子将面板砍出大致雏形,之后以长型刨刀刨面板,要留意铅笔线的距离以使两边弧度全都。开头时可以使刨刀深度大些,接近完成的弧度时,调整为细薄刨刀,以细部修正弧度,刨出一个有弧度的古琴面板外形后, 从面板头处往下量大约 30 公分处的位置开头做低头,靠近岳山处的琴面要比琴面最高处低 1 公分低头又名流线)。留意在接近面板外表完工时用长尺测一下整个面板弦路的平坦度,两边弧度的量测可以先以目试法
16、,由横切面单眼视角查看弦路的平坦度与弧度的曲线均匀度。面板外表做好后,开头槽腹,槽腹也叫掏膛。首先依据上述尺寸画好槽腹范围, 确认中心深度留意两边深度要平均,以利槽腹弧形的修整。然后先用大钻钻出比规定腹腔深度稍浅的洞(需要开槽的位置都要钻)。然后用小锛子(称为小刨斧)锛,锛出肯定尺寸后用刨子刨,依据不同的样式用不同的刨子刨,刨好以后, 刨不到的位置用边铲修,最终将腹腔用砂纸磨光,留意弧度的角度需要,要在刨的同时不停地用卡尺量其深度,一次莫挖太深,造成槽腹是直角那就不好了,或是挖得琴体太薄也会没救。有人宠爱在腹腔写字,写字的位置一般都是在腹腔内龙池及凤沼的两侧。上期完成了古琴面板制作的表达,这期
17、从底板开头,底板的长度比面板略微短一点,厚度最厚处为 3.2 公分,依次递减为 1.8、1.2,最薄处为 0.8 公分左右, 底板也是中间厚,边缘薄。先用铅笔依据前期所述尺寸在底板上画出中心基准线, 然后依据基准线沿两边等距划出琴体外形,划出轸池位置,划出龙池凤沼位置, 划出雁足位置。用斧子砍出大致雏形后,再用刨子刨平滑,留意底板外表肯定要平坦光滑,然后将轸池、龙池凤沼、雁足位置依据从前划的尺寸掏空。轸池距离琴头位置约8-12 公分,与面板岳山位置一样,底板龙池凤沼的位置与面板处一样,雁足的孔一般打在九至十徵之间,琴底雁足的孔为 1.2 乘 1.2 公分,有方孔,也有圆孔, 依各人喜好定。做高
18、级琴时,可在底板处的龙池、凤沼处的边缘镶上硬木、竹子等物,做装饰增加琴的外形美观,同时为保护龙池、凤沼边缘不受损伤。当面板、底板做好了,就可以将面板、底板合成。以前古人说,合成需挑吉日, 这有迷信说法,但也有肯定的道理,不适宜的天气、气温下合琴,确实对琴有肯定的等影响。合成时用的胶有鱼膘、猪膘,还有用乳胶的,也有用其它化学胶的,这里以动物胶为例。所谓熬制其实就是将动物的皮、膘等,先投入石灰水中浸泡,以溶解出内部的脂肪和杂质,然后洗净、加水煮沸提取,再进展浓缩、枯燥而成。按提取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液、二次液和三次液,而以一次液为最好。好的胶液,应呈透亮或半透亮的橙黄色,无气泡,臭味很小,灰份含量少
19、,胶液显中性。使用胶时,须先将胶块敲碎,放入浸胶筒内,并参加温水浸泡成浓胶液。然后,再稍参加清水加热,加热时间不应过长,否则胶液会水解而使胶接力下降。为取得最大胶着力,在胶合时应加压肯定时间,一般加压 18 小时、压力为4910000-6810000 帕斯卡10000 表示十的四次方、室温在20左右为适宜。为提高胶接缝之耐水力,可以在一个胶接面上涂甲醛液,另一个胶接面上涂胶液,再进展加压胶接。为使胶液在室内温度下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液态(以便于施工),可在胶液中掺入适量的醋酸或硝酸等。一般是 100 份胶液中参加 100 份温水,再参加40 份硝酸或 75 份醋酸,热数小时后,再用碳酸钙中和,也可
20、以在胶液中参加适量尿素,其参加量视室内温度而定。胶调好后,将胶均匀涂在琴沿周圈,留意保持琴沿的干净与平滑,不行有杂质, 合琴时,留意面板与底板的缜密度,留意左右上下对齐,合成琴后要捆绑,用绳或铁丝等物捆绑严实,不留缝隙。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不行太阳直接暴晒,一般北方一天可干,等到干后修整胶溢出部位。合琴胶干的现象是以用砂纸磨平溢出部位时不粘砂纸的面,不会有粘手状为好。附件前面表达了面板、底板的制作,同时也提及了各项附件,这期就古琴附件的制作尺寸作具体表达。古琴附件包括岳山、承露、轸池板、琴轸、冠角护轸、雁足、尾托、绒剅、琴弦、琴穗等。琴轸:一般长约 4.4 公分,宽约 1.5 公分,中心打有小
21、孔,以便穿绒剅, 大约在垂直 1 公分处钻孔。琴轸外形有方有圆,有长有短,可依据自己宠爱制作, 但一般来说,不宜太短,否则不便利拧琴轸。岳山:长约 26 公分,宽约 3.5 公分,厚度约为 1 公分。留意岳山两侧约有15 度左右的斜度,左右两边的斜度要对称,岳山最高处距离琴面的弧度约为1.8-1.6 公分。靠近琴头面上端要打磨出肯定弧度,避开直角将琴弦或绒剅磨断。承露:长度约为 16 公分,宽度约为 2.1 公分,厚度约为 0.5,承露与岳山一样,需要修整出肯定弧度,承露距离琴面最高处弧度约为 2.9。轸池板:长度约为 14.8 公分,宽度约为 2.2 公分,厚度约为 0.5 公分。 龙龈:龙
22、龈共有六块,琴面三块,琴底安装三块,上下均为对称,琴面的龙龈要比琴底的厚琴底龙龈厚度大约在0.4 公分,其余尺寸一样,长度大约为10.8-13 公分,宽度约为 6.9,琴面处龙龈最厚处厚度约为 1.1 公分,最薄处约为 0.5 公分留意有弧度,从底端往上量,大约在长4.4 公分处开头挖槽腹弧度直至未端,弧度约为 R6 公分。雁足:雁足外形多样,有上方下圆的,也有上圆下方的,或者两端均为方形, 或者两端均为圆形,甚至有雕花的等等,此处以上圆下方外形为例,长度约为5 公分,宽度约为 1.4 公分,圆处面积约为 2.7*2.7,方处也就是要插入到琴体的那一端长度约为 2.5 公分,中间有一段较之两端
23、都稍细的为绑弦处,长度长短不依,总体上从圆处底端到方处底端长度约为 4 公分。护轸又名冠角:冠角的外形有长,有短,有弯有直,各不一样,冠角的长度一般在 4-4.5 公分为宜,过长过短影响美观,宽度一般为 3*3 公分。需要留意的是,以上供给的尺寸为大约尺寸,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需依据自己琴体的外形再做进一步加工,以到达最符合自己所制古琴的尺寸。绒剅:绒剅的材质各不一样,有棉、丝等。绒剅是用来扣住琴弦的,绒剅的长度约 20 公分,不行太短。绒剅需要自制,由一股或多股丝线搓成。搓绒剅的方法是:把绒线的一端由一人对立捏住,自己捏住另一端,用右手大,食两指, 将线头向左搓旋,渐渐搓紧,然后将绒剅对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琴 制作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