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考点强化练习《刑法》(2023年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知识》考点强化练习《刑法》(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考点强化练习《刑法》(2023年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用知识考点强化练习刑法(2023年最新版)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 高频试题:1、多选题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下列各项中属于刑法的任务的是.A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ABCD解析刑法第2条明确了我国刑法的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 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 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 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 设
2、事业的顺利进行。”由此可知,A、B、C、D四项均是我国刑法的任务。2、多选题在罪数形态中,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是A :继续犯B :连续犯C :牵连犯D :吸收犯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释:BCD解析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司法机 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它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连续犯,是指 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了 同一罪名的犯罪。牵连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或者结果 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吸收犯,是指数个不同的行为中,一行为吸收另一个 行为,只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B、C、D项当选。A项继续犯
3、,是指犯 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不间断状态的犯罪,属于实质的一罪。故本题答 案应选BCDo3、单选题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 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道义上的义务D :行为人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行为 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不 能只是普通的道德上的义务。如果不存在这种特定义务
4、,则根本不可能构成刑 法的不作为。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并非 法律规定的任何一种义务,都可以作为刑法中的不作为的根据。只有其他法 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且为刑法所承认,才是不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根据。(2)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这一特定义务以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身份或 从事某种业务并且正在执行为前提,否则,不发生履行该类义务的问题。(3) 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简称先行行 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害状态,该行为人产生采取积极 行为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这就是由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所以,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AB
5、Do20、单选题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A : 8小时B : 12小时C : 16小时D : 24小时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 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 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 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 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 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6、。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 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21、单选题吴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则他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应为多少年?oA : 3年B : 10 年C : 13 年D : 7年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参见刑法第58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 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 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 权利。22、单选题金融犯罪的表现形式不同。下列
7、属于金融犯罪的是A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B :由于外部事件造成的操作风险C :由于银行自身不完善的流程造成的操作风险D :由于银行自身不完善的系统漏洞造成的操作风险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A解析金融犯罪,是指发生在金融活动过程中,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破坏金融 管理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第189条第1款规定,银行或 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 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 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B、C、D三项不构成金融犯罪。故本题选 Ao23、单选题甲吃饭时与乙发生冲突,将乙打成重伤。在羁押期间
8、,甲精神失常。经鉴定是由于羁押而引发的精神障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B :甲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C :甲是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D :甲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 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本 题中,甲在犯罪时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且甲不具有减轻或者 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因此正确答案为D
9、o24、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刑的是一A :拘役B :刑事拘留C :死刑缓期执行D :逮捕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AC解析刑事拘留与逮捕均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故应排除B、D项。拘役与死刑 缓期执行都是主刑。25、单选题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oA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 :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 :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 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
10、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 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据此可知,只有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才能 折抵刑期。故本题应选Do26、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OA :挪后公款罪B :贪污罪C :挪用资金罪D :受贿罪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 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27、单选题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批准和执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一A :取保候审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B :监视居住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C :必要时可由人民检察院执行逮捕D :批准逮捕权专属于
11、人民法院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2条第3款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故B 项应选。取保候审和逮捕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故A、C项应排除;批准逮捕 权专属于人民检察院,故D项应排除。28、单选题犯罪嫌疑人甲在押期间患严重疾病需办理取保候审,下列主体中无申请权的是一A :甲本人B :甲聘请的律师C :甲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D :甲的父亲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六部委刑事诉讼规定第20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 审。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
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 取保候审,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 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 意的理由。”29、单选题 下列何种情形下,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A :犯鼐嫌疑人甲, B :犯罪嫌疑人乙, C :犯罪嫌疑人丙, D :犯罪嫌疑人丁,犯盗窃罪 犯合同诈骗罪 犯间谍罪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规定,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 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应当经侦查机
13、关许可。间谍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故本题应选Co30、单选题假定甲有外遇,为达到和第三者结婚的目的,准备杀妻,已将毒药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发觉饭有异味而将饭倒掉,幸免于难,则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因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 以属于犯罪未遂。31、单选题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A :管制B :拘役C:刑事拘留D:有期徒刑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 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
14、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 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32、单选题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oA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o因此选Do33、单选题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_A :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C :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 :只能并科适
15、用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34、单选题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A:主体的不同B :客体的不同C :主观要件的不同D:客观要件的不同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即以犯罪同类客体为 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根据此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35、单选题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 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
16、是正确的?A :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B :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C :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D :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盗窃罪既遂的通说认为,财物离开占有人的实际控制即构成 盗窃罪既遂,本案中,王某已经将价值2万元的货物窃得,并扔出墙外,此 时,该财产已经离开了占有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因此,王某构成盗窃罪的既 遂,所以可以排除A项和D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 臧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不属于 自己的货物据为
17、己有,构成侵占罪。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36、单选题 盗窃罪属于一A :故意和过失犯罪B :过失犯罪C :故意犯罪D :故意或过失犯罪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o37、单选题 甲、乙同在某农贸市场卖猪肉,一日甲因抢了乙的顾客而被乙殴打,后被人拉开。甲极为 窝火,回到自己的摊位,拿起切肉刀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死亡。甲的行为属于o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 :假想防卫 D:事后防卫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D解析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防卫过当是指 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
18、识上的错误,误认为 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 害结束之后,即行为人被制服、丧失侵害能力、自动中止、逃离现场等情形下 所进行的防卫。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o38、单选题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 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 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 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交通肇事罪C :破坏交通工具罪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
19、犯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o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 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中, 甲并无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也无破坏交通工具的故意。39、多选题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A:主体不同B:客体不同C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目的不同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的界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 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 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
20、1)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 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 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2)犯罪对象不完 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 罪的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 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 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
21、 能是年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 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所以,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ABCDo40、多选题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A :目的相同B :行为的对象相同C:前提相同D:危害来源相同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正当 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点在于:(1)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 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2)前提相同。两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 到侵害时才能实施;(
22、3)责任相同。两者超过法定的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 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本题的选项中,选项AC都 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而选项BD都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o41、单选题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 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预备行为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
23、内属于中止行为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o解析: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 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 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本题中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 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此时戒指 已经在其控制之下,即其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符合盗窃罪的全 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故选项B说法错误。陈某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 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 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42、单选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刑法 考点 强化 练习 2023 年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