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3] 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3] 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3] 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练案13第2讲山地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2021河北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12题。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A)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D)AF1F4疏导性能好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F1F4断至含油层解析 第1题,由材料“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可知,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水平挤压。图中岩
2、层受到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形成褶曲(背斜),当水平挤压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乙处岩层断裂下陷,甲、丙处岩层断裂抬升。第2题,由图可知,F1F4断层延伸至含油层,石油组分在强大的压力下沿断层散失,这是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F1F4断层疏导性能好有利于石油组分的散失,但如果F1F4没有断至含油层,其疏导性能再好,也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同理,F1F4延伸到地表或石油埋藏层位较浅,但断层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石油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2021山东德州5月)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据图可推断(D)A甲地是向
3、斜成山B岩层垂直抬升C是花岗岩D是石灰岩4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D)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变质作用D褶皱隆起5图中地区(B)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 乙地可能有丰富矿藏C丙地适宜修建大型水库D丁地宜扩大耕地面积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山;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处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处有钟乳石出现,是石灰岩分布地区。 第4题,由图可知,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变质作用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变质岩的形成应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断层作用晚于岩浆侵入,岩层沉积后发生褶皱隆起,后有岩浆侵入。第5题,由图中信息
4、可知,甲地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地有岩浆侵入,可能有丰富矿藏;丙地有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库;丁地有石灰岩分布,地表水容易下渗,不宜扩大耕地面积。(2020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ABCD7图中断层(D)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解析第6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由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故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第7题,由图可知,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
5、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2020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为断层。据此完成89题。8中最先形成的是(D)ABCD9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C)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解析第8题,在地质剖面图中,地质作用年代的判断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沉积岩层越在底部形成越早;
6、“先形成的被破坏”,“破坏”在图中呈现为“弯曲变形”“被切断”“被覆盖”“变残缺”等;“削高填低”,可理解为“侵蚀前先抬升、堆积前先下沉”。故该地质剖面图所在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层受到内力挤压岩层弯曲、断裂错位产生褶皱、断层地壳抬升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在地表形成玄武岩”。图中按时间由早到晚排序为。第9题,由图可知,砂砾石层下方是古老的沉积岩层,由于曾遭受过内力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在褶皱断层形成之初,地表也应该是起伏不平的,现在为平坦状态,说明其形成之后遭受了长期的外力侵蚀,而长期的外力侵蚀说明当时地壳运动稳定,持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高中地理 高考 一轮 复习 第四 山地 形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