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化学平衡(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化学平衡(9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9篇)初三化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复原性,并了解有关的试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留意事项; 依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比了解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氧化剂和复原剂。 力量目标 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复原性与复原反响的教学,进展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试验室制法。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学问范围和试验内容
2、,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复原性及有关试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试验内容明确提出培育学生观看力量,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展环境爱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绽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学问,以试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现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看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看思索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熟悉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熟悉规律和力量形成与进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复
3、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宁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消失白雾、氢气复原氧化铜的试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展反响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究性试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提醒了学问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终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展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展稳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把握根本的、重点的学问,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便利,节约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试验兴趣,可在试验3-4的肥皂水中参加颜色。 (3)氢气燃烧试验必需肯定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
4、导学生留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仔细做好氢气复原氧化铜试验,使学生把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响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根底。 (6)复习氧化反响,引入复原反响。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响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复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靠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比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响的特别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猛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响。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看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构造不同。氢气在
5、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由于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需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打算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试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宁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试验假如做得好,所能观看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简单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试验的详细状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快速布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
6、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宁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渐渐增加,最终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氢气 4.1 74.2 一氧化碳 12.5 74.2 甲烷 5.0 15.0 乙炔 2.5 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 复习提问: 1、写出试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试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根据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挨次,回忆上节课的试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试验34】
7、装置如下图。球形枯燥管里装有碱石灰枯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掌握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摇摆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看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试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洁的氢气,观看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看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看燃烧
8、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消失。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试验中为什么强调“纯洁”呢?假如氢气不纯洁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试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布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留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留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看: 留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头状况; 认真倾听音响的变化; 观看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
9、纯洁的氢气能宁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洁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响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宁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响,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试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到达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洁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需检验氢气的纯度。 【试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教导火。假如听到锋利的爆鸣声,
10、就说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说明氢气已经纯洁,假如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试验38】在枯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留意观看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响完成后停顿加热,还要连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顿通氢。 引导学生思索: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
11、要检验? (4)试验在停顿加热时,为什么还要连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学问逐一争论。归纳出试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响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响: 练习:试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响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挨次排列序号_。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顿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顿通入氢气;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响?氢气与氧化铜反响是否是氧化反响?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响中,氢气夺取了氧
12、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响。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复原反响。 在反响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响。使铜被复原出来,说明氢气有复原力量,我们称之为复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复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复原反响。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响,说明它具有氧化力量,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复原性是复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响。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复原反响。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响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响中氧化剂是_,复原剂是_,_,发生了氧化反响,_发生了复原反响。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
13、途是由其性能打算的。 密度小氢气球;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复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探究活动 1 家庭小试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试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方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剧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试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渐渐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试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初三化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问与技
14、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怀环境,乐于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试验力量,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育学生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育学生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看和争论法。 教具预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忆
15、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忆时要用多媒体协作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假如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测假设: 1、学生分组争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看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展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舞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测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试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展实事求是的唯物主
16、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试验进展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试验: 1、教师介绍试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看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争论设计试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争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留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看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试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留意观看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顿加热再观看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展试验: 学生分组进展试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沟通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
17、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消失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展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汲取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和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稳固提高: 1、稳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学问: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
18、发来协作。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舞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讨论物理问题离不开试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汲取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
19、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归纳概括力量及查阅资料的力量。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拟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拟多,学生对这些学问的把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根底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稳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拟清楚的比照、区分和归类。 化学
20、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根本的化学用语,必需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学问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纳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展元素符号进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问面,又培育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力量。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拟抽象,在教学时应从详细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一样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一样:是由于它们具有一样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21、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但凡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育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力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准时地进展元素和原子的比拟,使学生清晰元素与原子的区分与联系。留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简单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洁物这个
22、前提下进展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需是纯洁物。 教学设计例如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但凡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争论归纳 (1)元素: 定义: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23、的总称。 学生争论思索 a、推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推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但中子数不肯定一样。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争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分于联系:投影片展现 元素 化学教学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课题开头,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异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熟悉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头,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24、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爽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爽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集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索,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洁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考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集中比照试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详细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试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长到物
25、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争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拟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响,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熟悉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学问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学问,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特别小,肉眼无法直接观看到,但其的确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
26、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和把握;学生能娴熟把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集中,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特能: 1、熟悉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根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熟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一样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洁的生活和试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洁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
27、,通过观看自然、试验、识图等方法猎取信息,进展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试验,对有怀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展讨论,主动和他人进展沟通,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育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预备: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预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
28、重点 熟悉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熟悉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七、教学方法: 试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帮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爽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爽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索。 学生活动发觉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觉值得讨论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学问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
29、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索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顿喷洒空气清爽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爽的气味? 经过争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顿喷洒空气清爽剂,但空气清爽剂的芳香仍旧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爽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观察,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现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把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
30、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观察,但微观粒子聚拢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根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介绍: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根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集中。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集中?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集中速率快? 演示试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参加5-6滴酚酞溶液,搅拌匀称,观看。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渐渐滴加浓氨水,观看现象。
31、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参加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争论以上试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试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试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看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
32、温表分别测出水温柔体温,观看表上数值变化状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
33、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肯定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拟。 分子 原子 一样点 1、质量、体积都特别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一样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行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索分析,(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
34、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稳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悟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比照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熟悉、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学问,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帮助教学,赐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索、争论沟通,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稳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局部。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学问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问构造。 九、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根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
35、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根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洁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肯定是混合物。 纯洁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洁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拟: 十
36、、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熟悉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把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终进一步熟悉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现、试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力量,激发学生深厚的探究欲望,但要留意多媒体只能起帮助作用。 2、试验与活动探究均实行比照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集中。浓氨水分子集中试验实行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展比照,提高教学效果,培
37、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严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觉值得讨论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熟悉和区分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教学教案 篇五 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局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呈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进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
38、学进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局部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究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展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力量。 (3)擅长用辩证的方法对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安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
39、法 自学,学生讲解,试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预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依据学生自己的预习状况及收集资料的状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
40、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汲取。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
41、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加作物的抗寒、抗旱力量。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缓慢、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缓慢。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当进展、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抗病虫害和抗倒伏力量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消失褐斑,严峻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养分元素比拟单一,为使作物匀称地汲取各养分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养分元素的复合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养分元素。 学生答复 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去对待问题。 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 教师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爱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投影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