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古诗词复习提纲.docx
《七上 古诗词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 古诗词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上古诗词01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 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 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银河星光灿烂, 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 的志向。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
2、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 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 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 胸襟。鉴赏品析.主题概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1 .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一句。此句是写观沧海
3、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 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 的特色?试分析。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 界。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 壮观。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 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 的一般轮廓。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
4、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 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 他“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 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 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6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观”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观”字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篇,后文所写登山所见皆由
5、“观”字展开, 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7 .请简要分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运用的写作手 法。动静结合。“树木”“百草”为静景,表现了生机勃勃之象;“秋风”“洪波” 为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8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罗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9 .(教材“思考探究”)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 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
6、等, 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 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 的感觉。默写考点.观一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2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 竦峙。3 .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 .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5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6 .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 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2、词义:左迁:降职。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五溪:五条溪水名。3、译文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 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 到那夜郎以西。4、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 啼。诗中写“杨花” “子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 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 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子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借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 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 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5、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
9、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 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鉴赏品析L主题概述。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基调,再借景抒情,表达了 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同时也流露出对 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2.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 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默写考点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 贬
10、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3.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4,诗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闻 道龙标过五溪” 一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0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 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11、。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 未尽时已至。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鉴赏品析必须掌握的内容:1 .主题概述。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 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2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一联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上进 行分析。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交 代了诗人客路行舟所见的美景,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呼应。3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示例一:“阔”字用
12、得好。“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给人一种宽广无 边的空间感。示例二:“正”字用得好。“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风正”,帆才能 够“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用“船行驶得很平稳”这种小景来传达出“江风 和缓”这种更为开阔的大景。示例三:“悬”字用得好。“悬”字写出了船在海上行驶的景象,在广阔无垠的海 面上,风平浪静,小小的帆在风中高高悬挂,突出了大景中有小景的特点。4 .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画面)当残夜还未消退的时候,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逝去, 江面上已经显露出春意。用“生” “入”二字使“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 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这两句中,诗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上 古诗词复习提纲 古诗词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