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精选 7 篇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精选 7 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泛指以规 则或运作模式,标准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构造。这些规章蕴含着社会 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 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精选 7 篇,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11、目的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提高本公司的信誉。2、依据本制度依据xx 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和本公司有关制度制订。3、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各部门。4、内容4.1 应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取得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商品,认真检 查“证,照”的合法性、有效性,防止假冒,并妥当保存盖有供货单 位公章的资质证件复印件。4.2 在购进医疗器械时要选择合法的供货单位,并收集供货单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4.3 购进的产品必需是合法的产品,收集产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 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相关的产品标准的质量合格证明。4.4 购进首营商品,需经质量部门审核合格后,经经理签字方可进货。4.5 不得购进未注册的医疗器械,不得购进无法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4.6 购进
3、医疗器械应向供给厂商索取合法的票据,购进治理要有完整的购进档案,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记录购进日期、供货单位、 购进数量、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 产品有效期及经办人、质量验收人员签字等内容,购进记录应真实、 完整。做到票据、账卡、货物相符,记录按规定妥当保存。4.7 效期商品进货,严格依据“勤进快销,供需平稳,经营有序” 的原则,防止库存积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8 每年对购进状况进展质量评审。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2为了做好医务室的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特制定龙城初级中学医务室医疗器械使用消毒保管制度:1、各类医疗器械有特地保管,并做好登记造册工作;2、各类医疗器械
4、存放于固定、干净、枯燥、通风的地方 ;避开强酸、强碱等腐蚀物品的侵蚀;3、严格按各类医疗器械的操作规章进展操作;4、操作完毕,马上清洗,按龙城初级中学医务室常规消毒制度的要求进展消毒,预备下一次使用;5、长期不使用的医疗器械准时做好清洗及上润滑油等防护工作, 并妥当保存;6、各类医疗器械如有故障或损坏,马上通知修理工或与厂家联系;7、建立医务室医疗器械的常规检查保管制度,每两周检查一次, 并登记成册。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治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
5、例、医疗器械监视治理条例、医院感染治理方法、消毒治理方法等规定制定本标准。其次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效劳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标准、设施、环境等的安全治理。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标准,依据医疗器械分类与风险分级原则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掌握及监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依据卫生部有关治理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的要求,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管工作。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标准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制度,建立健
6、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 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疗行政治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治理、医疗器械保障治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治理和监 测工作。其次章临床准入与评价治理第六条医疗器械临床准入与评价治理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而实行的治理和技术措施。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选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选购治理制度,确保选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41、全院各科室所需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均由医疗设备治理委员会和院领导审批后,交设备科负责选购、供给、调配、治理
7、和维 修,并由该科监视其维护和保养。2、各科室全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必需一律造册登记,千元以上或进口的贵重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制定出具体的使用操作规章, 严格执行一械一卡一档,专人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一般常用的医 疗设备要建册登记,专人或兼职保管,如违反操作常规造成器械、仪器的损坏、变质,应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予以处分。3、各科需添的贵重器械、仪器设备,必需由科室负责人填写申请单,报设备科审查后做出意见,提交医疗设备治理委员会论证和院 领导审批,由设备科会同购置科室、财务科一起集体参与谈判,方为 生效。一般常用的器械设备,由科室申报打算,设备科按打算进展采 购供给。不准科室或个人私自购置
8、器械、仪器设备,违者财务科拒绝 付款。如强行购置造成经济损失,视其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及科室负责 人追究经济责任。4、需要修理的器械、仪器设备,应填写修理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组织修理,如器械未发生故障而擅自停机、停产造成的经济 损失,应由科室负责经济责任。5、报废的器械、仪器设备,由科室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报设备科,由设备科派员鉴定属实,报院医疗设备治理委员会和领导批准后 才能报废。经批准报废的设备,由科室送交设备科入库保管。6、各科室领取添的 ”器械、仪器设备,假设无客观缘由,一个月内应投入使用,否则,科室负责人要向院领导写出书面检查,并视具体状况赐予经济惩罚。全部投入使用的贵重器械仪器设
9、备,必需建册登记工作量,以备考察。7、申报修理的器械及仪器设备,必需由科室负责清洁工作,否则, 修理人员有权拒绝修理或退回科室,如科室拒不执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设备科有权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8、大型进口的贵重仪器,到了保养期科室应安排保养,否则,机构损坏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科室负责人和保管人的责任。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51、职责1.1 全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信息设备治理部负责和担当。1.2 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应有专人保管、操作人员人,该保管、操作人员要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 每天的清洁除尘,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 否具备?阅历
10、证无误后可开机使用。其他仪器的操作人员对使用的仪器也要做一级保养工作,科室设备负责人要常常巡检,觉察问题,准时上报设备信息治理部。1.3 设备信息治理部主任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设备各级维护和保养工作。设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打算表,定期进展 维护保养。1.4 设备信息治理部定期2 次/年对全院的医疗设备主要是急救设备及重要设备进展预防性维护,在巡查过程中准时觉察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记录巡查结果,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或设备负责人确认 签字后交设备信息治理部保管。1.5 在巡查过程中觉察有医疗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临床使用科室有医疗设备需要修理,准时上报设备信息治理部,修理人员要尽快组织 力气
11、检修或请厂商修理,修理完毕,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告知使用 科室。1.6 凡大型贵重设备和急救设备尽量与供给商签订保修或保养合同, 厂商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展维护保养,确保临床工作顺当进展。1.7 每年年底针对使用科室操作人员及科室设备负责人的保养状况进展考核,考核结果上报有关职能科室。对厂商技术人员保养状况也 进展考核。2、工作流程2.1 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及常规设备应由保管、操作人员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每天的清洁除尘, 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否具备?阅历证无 误后可开机使用。2.2 设备信息治理部定期2 次/年对全院的医疗设备主要是大型贵重设
12、备和急救设备进展预防性维护,在巡查过程中准时觉察问 题、解决问题。同时记录巡查结果,将结果记录。2.3 凡大型贵重设备、急救设备及重要设备尽量与供给商签订保修或保养合同,厂商技术人员定期12 次/年对设备进展维护保养。2.4 每年年底针对使用科室操作人员及科室设备负责人的保养状况进展考核,考核结果上报有关职能科室。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6一、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依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治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治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效劳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
13、安全、人员、制度、技术标准、设施、环境等的安全治理。三、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 进入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依据医院的要求准入 ;对器械的选购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选购标准、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 ;将医疗器械选购状况准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展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准时更。四、疗器械选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展建档和妥当保存。五、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 , 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 格。六、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14、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产品,技术应用前标准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掌握,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七、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技术操作标准和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留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照实告知,不得进展虚假宣传,误导患者。八、发生医疗器械消灭故障,使用科室应当马上停顿使用,并通知设备科按规定进展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 ,不得再用于临床。九、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响及安全大事,临床科室应准时处理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食品监视治理局。十、严格执行医院
15、感染治理方法、医用耗材治理制度的 有关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相关证明进展审核。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 用的医疗器械,应当严格依据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展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 或者有效日期等,并进展登记及处理。十一、临床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 ,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十二、制定医疗器械安装 ,验收(包括商务、技术、临床 )使用中的治理制度与技术标准。十三、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展分析与风险评估,
16、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依据相关标准和医疗机构实际状况制订。十四、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科室的明显位置 ,公示有关医用设备的主要信息,包括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治理人员等内容。十五、遵照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 ,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环境进展测试,评估和维护。十六、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制订相应应急备用方案。十七、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效劳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信息档案。医疗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71、全院医疗设备由医院设备科统一治理
17、,设备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保管、使用,医院设备科定期检查指导,做到账物相符。2、设备应做到合理使用,完善保管,对因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遗失、损坏者,当事人须准时上报医院设备科,并写出书面材料,承受院方处理。3、为了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发挥设备的 应有效应,依据工作需要,医院设备科有权对全院各科设备进展合理调剂使用。4、未经医院主管领导同意,各使用科室不得擅自将相关设备外借出院,贵重设备的操作使用须由专人负责,其它进修实习人员未经许 可不得单独使用。5、各科室设备保管使用人员应逐日对仪器进展日常保养,其中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设备外表和防尘网的清洗、电池的更换 及常规充电等一级维护和保养。大型设备应做好使用、保养和修理记 录。6、设备消灭故障时,应由专职修理技术人员进展修理,如需请院外人员修理,必需事先征得医院设备科的同意,非修理人员不得擅自 翻开、调整、修理机器。否则致使故障扩大或造成损失时,应追究相 关人员责任。7、全院设备的技术资料须统一交设备科治理,使用科室可借阅, 但不行擅自外借。8、对能在修理后可再使用的设备,医院设备科可实行必要的修理方式和途径进展修复后交原科室使用;对无法修理确需报废的设备,应由医院设备科协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认定,并按相关规定申请办理报 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