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端午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端午节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端午节教案篇一:端午节活动教案(小、中、大班) 端午节活动教案(小、中、大班) 一、设计思索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化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阅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有特殊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态、多种口味的。 端午节有很多传闻、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闻等。 二、各年龄
2、段主题活动目标 (一)小班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态和品种,激励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二)中班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爱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主动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欢乐。 (三)大班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如:赛龙舟、挂五端、吃五黄、佩香包等; 2、主动参加调查、沟通、制作、探讨等活动,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阅历与感受,不断丰富主题教化环境;
3、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体验与同伴及弟弟、妹妹们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欢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一)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设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加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觉、收获与体验: (1) 中班、大班可以以“我的检查”、“我的发觉”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状况,如:有关端午节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闻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2) 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状况; 4、区域中供应与主题相关的
4、操作材料,如: (1) 图书角:供应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 (2) 体育角:供应“赛龙舟”嬉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嬉戏; (3) 动手区:中、大班供应纸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供应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协作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状况等。 (二)资源利用 1、请家长帮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搜集,丰富幼儿的相关阅历; 2、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欢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化活动方案 (一) 小班 活动打算: 1、故事录音
5、。 2、各种形态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小挚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挚友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态
6、真好玩! 2、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 相识粽叶。 T:粽子的形态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打算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一百零一草香,最香是菖蒲。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
7、端阳,到处都端阳。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二) 中班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观赏端午节传闻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仔细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解并描述,乐于在集体中沟通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打算: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钦佩之情。 指导语: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说,你会怎么
8、做?(教化幼儿珍惜生命,以主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沟通: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童谣拍手歌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爱好。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阅历,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打算: 1、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 2、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观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 沟通有关端午节习俗的阅历。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 观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依据幼儿的探讨、沟通
9、状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嬉戏的玩法。 (1) 尝试朗诵童谣。 (2) 探讨拍手嬉戏的玩法,激发朗诵爱好。 指导语: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 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三) 大班 活动一:我知道的端午节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沟通、探讨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丰富相关阅历。 2、能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进行沟通和探讨。 3、知道屈原是宏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育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打算: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活动
10、建议: 1、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激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 2、活动中,激励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 3、老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活动二:包粽子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篇二:教案模板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欢乐的端午节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欢乐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过端午节的欢乐,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 2.相识目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3.实力目标:主动参加端午节活动,能与同伴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 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幼儿与家长共同进行有关端午节的调查及信息
11、采集。 2.物质打算: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端午节来历的图片;赛龙舟视频等。 活动过程: 1.以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对端午节爱好。 (1)引导幼儿观看赛龙舟视频。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竞赛?为什么要赛龙舟? 2.引导幼儿沟通、探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激励幼儿结合调查表及信息资料,以小组形式沟通共享已获得的相关阅历。 (2)提问:什么时间过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3)老师结合图片,以故事形式与幼儿共同梳理、提升阅历。 3.以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提问:端午节人们会做哪些事? (2)引导幼儿结合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的各种习俗。 (3)激励幼儿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现人们过端午节的习俗。 (4)梳理提升阅历。 4.幼儿品尝并沟通各种风味的粽子,感受和体验节日的欢乐。 活动延长: 美工区:为大家打算制作粽子的材料,区域活动时可以尝试做粽子。 建构区:供应龙舟图片,激励大家搭建龙舟。 篇三:大班端午节活动设计与反思 大班端午节活动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