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10篇.docx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10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一秘范文为您带来的10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己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 教学内容: 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己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
2、己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 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 1.明确什么是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人或事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对客观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 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其鸣,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
3、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肉格性的特征; (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 (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 (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 (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 (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
4、隐的曲折的性质。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己情绪分析 三、训练: 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己调节的方法。一方面培养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把消极的情绪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四、全课小结 喜、怒、哀、乐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七彩画卷。在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世界同样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情绪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始终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既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减弱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和利用。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五、作业 结合自身情绪的特
5、点,谈一谈不同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二 教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勇敢面对校园的暴力事件,学会分析原因,避免成为暴力的实施者与受害者,懂得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与同学或同伴友好相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感、信任感和面对暴力的勇气,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避免成为暴力实施者和受害者的方法: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避免成为暴力受害者;如何让学生运用人际冲突的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水手; 3、教学过程
6、: (1)以学生网吧纠纷引起的打架事件作为导入,引出课题:校园暴力。 (2)讨论,总结。校园暴力包括哪些?产生的原因?这些冲突产生了哪些影响? (3)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过分强调自尊; 要显示、突出自己的能力; 缺乏自控,激情暴力 (4)如何“预防自己对他人的暴力行为”?如何“解决自己被人欺负和勒索的问题”? (5)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建议:调整情绪,冷静分析;主动赔礼,退步忍让;沟通协调,达到双赢;寻求帮助,避免冲突。 (6)插入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珍惜生命,远离暴力。 (7)总结该课,分析暴力原因和现象,防止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的方法,要懂法、珍爱生命。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7、案 篇三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教学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总结: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教学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具有
8、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 教学四:讨论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
9、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教学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即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树立心理咨询意识,知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自我调节,减少烦恼。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表演、辩论等)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了解自我,培养他们把握尺度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情感和行为尺度,使其获得积极、愉悦、健康的成长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培养他们正确把
10、握好尺度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树立对“性”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文字卡片若干;心理医生一名;有关个案、资料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导语:最近我们班出现了不少新现象,细心的班委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了加工,编成了一个小品短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大致为:一位男生球打得特别好,引来一位女生的倾慕;女生过分地打扮自己;同学们之间上课互相传纸条;男生拿着同学恶作剧的纸条到处宣扬有一位女生喜欢他,很得意!) 二、明确“想入非非”不是错: 1、从刚才这段表演中你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心理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呢?(点题,板书:想入非非)
11、2、针对同学之间产生的这种心理现象,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3、迅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看看心理辅导老师是如何说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的。 4、自由回答:从心理辅导老师的这一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5、出示课件,师点拨小结: 像同学们这样想与男同学相处、交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讲,女孩子在11岁左右,男孩子在13岁左右,就会进入人生的第二生长高峰期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女孩子会来月经,乳房也会有所发育;男孩子的肌肉会更加发达,这些都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随之而然,性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12、,完全用不着为此而自责和烦恼。(板书:不是错) 三、了解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1、产生这些心理现象之后应该怎么办呢?翻开书第12课自由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书中的这个小女孩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地进行咨询和求助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明智的。(板书:张贴“心理咨询”卡片) 2、我们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可以做你的心理辅导老师?(张贴“班主任”、“爸爸妈妈”“亲近的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其他可信赖的亲友”) 3、小结 四、正确认识“性”: 1、一提到性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有些不自然,别别扭扭,有些不好意思,这是因为缺乏对性的正确认识,书中的小
13、女孩莎莎也这样,自由读一读课文相关的文字,看看心理辅导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2、出示课件(人类、动物繁衍生息的动画),师小结: 性是世界万事万物繁衍生息的纽带,如果没有性,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存,也不会有这世间这么多美丽、可爱的生命。 五、如何把握好尺度: 1、同学们这样的想法虽然是正常的,但是不是就可以整天都想呢?如果这样做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2、出示课件(因“想入非非”而导致的误入歧途的事例),总结把握尺度很重要。(板书:把握尺度) 3、四人小组讨论: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出现后,应该怎么做呢? 4、小组汇报:用你喜欢的方式演、唱、说、跳等,让同学们猜一猜你的好办法。 5、出示课件,师小结:
14、这些方法都总结为两类:注意转移法、情绪调节法、价值权衡法。(板书:要记住) 六、延伸、指导: 1、小组自由提问:在青春期里同学们肯定还有不少的问题在困惑着大家吧?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自由提问,并推选一名小组长汇报总结你们的问题。 2、引入心理医生这一角色进入课堂: 、同学们对自己青春期里的一些不明白的心理问题,可以现场请教我们的心理医生,获得咨询和解答。(学生和医生现场问答:先为组长提问,后给学生自由提问发挥的空间) 、医生小结。 3、师总结: 同学们,快乐些吧,老师和家长都在期待着你们的笑颜,千万别辜负了这青春绚丽的韶华,一起笑迎花季吧!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理解主
15、动对建立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向同伴积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理解主动打招呼时可能会遇到的消极回应,学会正确归因、积极面对;尝试更主动地互相打招呼,为良好的同伴交往建立基础。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情境训练中经历打招呼的过程,采用情景剧、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情景训练,游戏体验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主动打招呼带来的积极的人际感受,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以及面对人际挫折后积极的态度和正确归因。 二、适用年级:二年级 三、教学过程 【暖身操】儿歌串烧 1、播放儿歌串烧音频,师生同唱、随音乐律动或表演。 2、儿歌找朋友。 3、这些歌曲带着我们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美好时光,这些美好的时
16、光中不仅有熟悉歌声,更有和我们一起歌唱和玩耍的朋友们,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亲爱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手,主动交朋友”,来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游戏坊】找朋友 1、游戏规则:教师随机抽取6-8名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任意走动,与座位上的同学握手,尽量多地与人握手,看看谁握手的人最多,座位上的同学也要积极主动地回应。活动过程中,师生同唱找朋友,6-8名学生在第二遍歌声中开始找人握手。 2、活动进行,教师观察活动中的现象,为下面的分享环节做准备。 3、采访与分享: 对任意走动学生: (1)你刚才和几个人握了手?有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目标,觉得满意吗? (2)刚才的活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印
17、象深刻的? (3)当你主动伸出手,别人的反应是什么?那一刻你的感受是什么? (4)你看到座位上的同学主动伸出手与你握手吗? (5)主动伸出你的手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6)在平常生活中,你会经常主动和同学交往吗? 对座位上学生: (1)刚才有几个人过来和你握手?你觉得满意吗? (2)刚才的活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 (3)当别人主动与你握手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4)你有试着主动伸出手吗? (5)在平常生活中,你会经常主动和同学们交往吗? 4、教师根据活动和分享情况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要积极主动热情。 【心灵剧场】 1、“主动伸出你的手”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是生活中有的人
18、不懂得这个道理,发生了一些事情,下面,让我们走进“心灵剧场”去瞧一瞧。 2、“心灵剧场”一 (1)根据课本上提供的几种情景,课前排练简短的情景剧:一是小明主动热情地向小丽打招呼;二是小伟在小红后面不好意思打招呼;三是蓉蓉和倩倩迎面走来彼此都不搭理。 (2)课堂上请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看。 (3)生活中还有哪些打招呼的情况呢?小组说一说,演一演。 (4)你觉得应该怎样和同学打招呼呢?请小组讨论,再分组报告。(积极主动、有度) 3、“心灵剧场”二 (1)积极主动打招呼,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请大家看下一幕情景剧:丁丁主动跟当当打招呼,当当却没理丁丁。 (2)改编情景剧: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
19、我们该怎么办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改编演出。 (3)教师小结:主动打招呼时可能会遇到消极回应,学会正确归因、积极面对。 【丰收园】我们交朋友! 1、我的收获 我学到了 2、我们交朋友:运用你的收获,以你喜爱的方式,主动在班级里交几个新朋友。(播放背景歌曲永远是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试题示例 一、回答规定问题(5分钟) 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二、试讲环节(10分钟) 1、题目:调心态,从容考 授课对象:9年级学生 2、内容: 学生一:“每次考试我都发挥得不好,平时会做的题总会做错!” 学生二:“越是紧张,越是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3、基本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 教育 主题 教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