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程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0011一、课程说明(一)开课对象:师范类专业学生(-)课程性质:心理学课程是为师范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心理学主要 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概 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 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 用,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学依据。因而,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三)课程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形成科学 的心理观
2、;提高教学艺术与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基本了解中小牛心理发展 的特点和规律,能学以致用,指导中小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四)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心理学基本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2、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 生主体的关系。在重点和难点上多下功夫,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实际作业、操作练习、 自学等方式配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3、坚持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 识和技能,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心理论著,着力培养学
3、生心理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 度,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迅速再现,加以运用。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有效 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与实验为辅,部分章节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 挂图、模型、录像等教学手段。(五)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共36学时,其中讲授30课时,实践6课时。分数: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导论22第二章感觉与知觉44第三章记忆314第四章思维与想象426第五章情绪与情感44足、心、22第七章注意314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22笫九章
4、 个性心理特征314第十章 学习心理314教 材:心理学刘景平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版。本书是安徽省高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参考书:隋光远 彭聃龄 叶奕乾心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张春兴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7年版柳友荣主编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合计30636(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建议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环境、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案例,积极启发学生,培养
5、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搜集 信息、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并通过听心理学讲座、观看心理影片等多种渠道深化学生的理 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 当中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兴 趣度。(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是考试科目,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总评成绩=40% 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根据课堂讨论、实践操作、课堂作业等完成情况来评定,教师随时登记平时 成绩。期末成绩:通过闭卷考试来评定。二、课程内容纲要与各章基本要求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
6、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基本掌握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一 般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心理的发生机制,理解心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树立科学 的心理观,并能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认识和说明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原则和方法.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教学难点:心理的生理机制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二、个性心理三、心理学的任务四、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四、心理
7、学研究的方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一、心理学的历史二、现代心理学流派三、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发展趋势第二章感觉和知觉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制约因素,学会运用感知规律分析教学活动,提 高教学效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感受性的变化2 .知觉的特性教学难点: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二、感知觉的作用三、感知觉的种类四、知觉和感觉的关系第二节感受性及其变化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二、感受性的变化三、感受性的发展第三节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理解性三、知觉的整体性四、知觉的恒常性第四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课程 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