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docx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2五石之瓠 测试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惠子谓庄子日:“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 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唠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拾之。”庄子日:“夫 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湃统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 金。聚族而谋之日:我世世为济湃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 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用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熊 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 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五石之瓠
2、)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作师说以贻之 B.聚族而谋之日族庖月更刀 C.裂地而封之籍吏民,封府库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剖之以为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吴王使之将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僻统/则所用之异也/B.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潞统则所
3、用之/异也/C.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擀统/则所用之异也/D.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僻统则所用之/异也/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中惠子与庄子就“有用”“无用”展开论证,表现了庄子善于从世人认为没有价值 的事物中发现价值。B.文章写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考虑大葫芦的功用,这从侧面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 的思维方式。B.庄子所言之“用”为广义之用、精神之用。五石之瓠固然可以装水或做瓢,却不限于 此,人也可以借此获得精神的自由。C.庄子举“不龟手之药”例以证明惠子之不通达,同时暗示人们应该多角度观照事物, 积极发挥自身才智获取富贵。D.对某一物,“所
4、用”不同,其价值也大不同。我们要善于跳出惯常思维,超越世俗经 验的束缚,发现并发挥物的最大价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 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乙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5、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 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 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 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喏然大也
6、,吾为其无用而捂之。庄子日: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湃统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 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济湃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 u )技百金,请与 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 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幺光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 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五石之瓠3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不贵难得之货 贵:珍贵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恻隐:哀痛、怜悯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通“纳”,交纳有是四端而自
7、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贼:伤害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 安定A.B.C.D.3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潞统/则所用之异也B.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潞统/则所用之异也C.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僻统/则所用之异也。D.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
8、以封/或不免于济潞统/则所用之异也。3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认为,人与禽兽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工 就不能算作人。C.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大葫芦的独特价值。D.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孟子善用夸张、对比,文章思路简洁明晰;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3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民之
9、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二、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四章中,“,”两句 说明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可以万古长青。(2)老子四章中,以大树、高台为喻表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 句子是“, ; , (3)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三、选择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郭象对于人物价值取舍的最高关切不过就是一个社会政治结构中的角色扮演的取舍,关 切仅在政治事务的层面,o 这就是庄子作为一个出世的哲学家的型态
10、庄子的理论关切却是一个超越现实政治的精神境界如果陷身其中当然要知所自保政治事务中的角色人格与行事原则是一个不得不然的遭命庄子绝不会以身在庙堂而不顾毁誉,自作清高但是真正的智者却应该是远离政治的A.B.C.D.36 .下列对原文五石之瓠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 对庄子的学说加以否定。B.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只能世世代代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却能用它为官做 宰,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C.在文章中,庄子指出只有道家思想才能发挥人的聪明智能,指导人们善于运用巧妙 的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1、工D.这篇文章形象地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 量大,见地高,境界应该就高。3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民之从事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跨者不行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则所用之异也38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C.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参考答案1. A 2. A 3. C 4. D(1)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住水的压力。(2)游
12、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5. C 7. D 8. A.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的坚 固程度无法提举。9 . A 11. A 12. D.能使手不皴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 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13 . C 15. A 16. D(1)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 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2)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
13、刚刚开 始流通。17. 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 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18. C 20. A 21. D.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领兵,冬天和越人水战,把越人打得大败。秦军果真到了,戎王喝醉了而卧在酒樽旁边,最终被秦军擒住。22 . A 24. B 25. A(1)我们世世代代从事漂洗丝絮的职业,(得钱)不超过几金罢了,现在一下子卖出药 方就能(得钱)百金,还是卖给他吧。(2)它的主干臃肿,不符合用来取直的绳墨,它的细枝弯弯曲曲,也不符合圆规和方矩取 材的要求,生长在道路旁,木工都不看它。26. A 2
14、8. B 29. A 30. C 31. A 32. D(1)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2)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33.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34. A 36. C 37. B 38. D 39. CC.本文中庄子借如何处置“五石之瓠、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D.作者以哲学观点代替寓言故事,在逻辑推理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让读者通 过生动形象的故事领悟其中的哲理。5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
15、句子。(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2)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尧让天下于许由,日:“日月出矣,而燧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夫子立 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 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鹤鹤巢于深林,不过一 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 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唠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梧之。”庄子曰:“夫 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湃幺光
16、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 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济湃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 得之,以说吴王。趟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 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洗湃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 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 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 见狸牲?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辞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麓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
17、何不树之于 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懈火:火把、火炬。鹏鹦:一种小鸟。樗:即臭椿,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 狸:野猫。独:黄鼠狼。敖:通遨”,遨游。机辟:弩机陷阱,捕猎走兽的工具。 罔:通网“,罗网。罟:网的总称。麓牛:即耗牛。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 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B.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 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
18、其下/C.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 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D.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 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F/.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B. “世世以济潞觥为事”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与“其曲中规”(劝学)两句中的“中”字含义相同。D. “匠者不顾呜“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石之瓠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