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一)诗歌鉴赏总复习资料汇总(上).docx





《中考-古诗文(一)诗歌鉴赏总复习资料汇总(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一)诗歌鉴赏总复习资料汇总(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古诗文(一)诗歌鉴赏总复习资料汇总(上)知识梳理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文学常识】作者及朝代:曹操,三国(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体裁:乐府体四言诗类别:写景咏怀【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曹操公元207年9月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 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 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 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 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
2、八月的一次大战中, 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 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词语解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文学常识】作者及朝代:白居易 唐朝(被称为诗王、诗魔)体裁:七言律诗。类别:写景抒情。【写作背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剌史,他年底 到达杭州,大约有许多公务急需交接处理,加上西湖的冬景毕竟稍逊 其它季节的景致,所以白居易没有留下游赏之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 年的春天来临,大自然才刚刚吐露出些许春的消息,白居易就迫不
3、及 待地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 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 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过在此之前,白居易的这 首钱塘湖春行,是知名度最高的西湖诗。【词语解释】春行:春天散步。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云脚,古汉语称 下垂的物象为“脚二 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 的云气。暖树:向阳的树。乱花:指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
4、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隐没。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足,满足。阴:同“荫”,指树阴。【诗句翻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上涨刚刚与岸齐平,云 气低垂与湖水连成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 在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纷繁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内容理解】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然后点明
5、环境。前后衔接非常自然。“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端一句点明了诗人春 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第二句写诗人瞭望湖面,春水新涨, 几与岸平,所以说“初平”;天空云气低垂,接近水面,所以说“云 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从动物的变化写 早春气象。黄莺儿是春天的歌手,燕儿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来。所 以人们常用“莺歌燕舞”、“叶绿花红”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争暖树”、 “啄春泥”准确地写出了早春乍暖还寒的季节特征,整个画面生动有 趣,充满活力。“几处”、“谁家”也把握住了早春鸟儿活动的“度”, 突出时令为初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从植物的变
6、化写 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 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 遍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 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初平” “几处” “谁家”“渐欲”以及“才能”等词语的运用, 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出来,并给人一 个信息:这里很快就会婉紫嫣红开遍。刚被披上春天的外衣的西湖, 被诗人把握得恰到好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信马而游,从孤山 寺一带来到湖东白沙堤,岸边的野花,路上的嫩草,堤两旁的绿树, 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冬天过后的春的气息,冗
7、务之余的赏春的愉悦。【主旨与情感】这首诗描写了一幅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文学常识】作者及朝代:崔颖,唐朝体裁:七言律诗。类别:这是一首山水诗,也是一首思乡诗。文学成就:严羽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颖黄鹤楼为第,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湖北黄鹤楼(崔颖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这是作者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此诗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据说曾令李白在
8、此罢笔。【词语解释】昔人:指过去传说中的仙人。晴川:指晴朗的江面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历历:清楚可教“萋萋”,草木繁茂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乡关:故乡。烟波:雾气、烟霭笼罩的水波。【诗句翻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前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此地只剩下这座空空荡荡的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飞去以后再也不回返,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繁茂的芳草覆盖在上 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
9、笼罩江 面,给人带来深深的忧愁。【内容理解】前四句描写了黄鹤楼的远景,抒发了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 感慨。后四句描写美丽、朦胧的江景,抒发了诗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 情。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令人神往不已的仙人早已驾鹤而去,只剩下“仙”去楼空的黄鹤 楼。“昔”与“此言 给人以跨越时空的想象;“已”,包含错过繁华的 遗憾;“空”,带着面对现实的怅然。动人的传说与孤寂的空楼形成鲜 明对比,表现诗人怅然失落的情绪、古今变化的感慨。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驾鹤,一去不返;白云悠悠,千年如此。“千载”,更加重了 这种沧桑无奈的意味;“空”字,既写出了江天相接的自然
10、画面因白 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 感慨。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历”、“萋萋”两个叠词,既加强了画面明丽、清幽的效果。 并由此而引起了作者思乡情结。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呈现江上朦胧的晚景,表现了思乡之情。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 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主旨和情感】通过诗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寂寞、忧愁、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6、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文学常识】作者及朝代:王维唐朝体裁:五言律诗。类别:
11、这是一首山水诗。【写作背景】这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后期作品。届时,王维已 归隐山林。诗中描绘的,便是诗人在陕西蓝田归隐在胡川别墅时所见 到的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是 他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又代表了唐代此类诗的 创作成就。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语解释】暝:日落,夜晚。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凋谢。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作者本人。 留:居。【诗句翻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空旷。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 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透
12、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O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内容理解】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时间、地点,渲染出一片清新的秋意。给人以身临其境,神 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 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 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可见,雨后空 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工笔
13、细描,由静而动,月光普照,泉水潺潺,在空旷辽远的山间 传出很远,以动衬静。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第二句就 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意态横生,妙趣无穷!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灵动活泼,先写喧闹之声,再点出缘由,原来是浣纱女子归来, 这便如同设置了悬念,富有情趣。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 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 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 啊!不由让人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 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一派天然。难怪末联诗人要由 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尾联: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自比王孙,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这里巧用楚辞招隐 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春 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 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 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 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月、松、泉、竹、莲,都是高洁不俗的意象, 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主旨与情感】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 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7、送
15、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文学常识】作者及朝代:李白,唐朝体裁:五言律诗类别: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作背景】此诗中的友人不详是何人,但从诗中可看出二人感情甚笃。李白 生性狂放不羁,有侠肝义胆、仙风道骨。平生浪迹天涯,交游甚广, 从天子以至于无可考之庶人,皆有知己,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有许多 送别诗、酬答诗。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 言律诗最为有名。【词语解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明净的水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 蓬”。诗人用“孤
16、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征途,远行。游子:离家远游的人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沧:通“苍二 青绿色。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 a nd a n):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sbngzhi ):高高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洪:大。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甚,极其。至,极点。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 志。【诗句翻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 耸区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 大的波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诗句翻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我们在这里分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不定,落日对大地的不舍,如同我的惜别 之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马匹萧萧长鸣,也在惜别不舍。【内容理解】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和环境,显出送别的依依不舍。颔联:此地一别,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到万里之外
18、去了。表达 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孤独的蓬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 戏而不由自主,令人感到十分沉重,有无限的不忍之情,因此喻指飘 泊生涯。颈联:“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 去,故以比故人之情。”友人将如同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而我 却如同落日对大地的眷恋难舍难分。尾联:挥手告别,这是全诗中唯一涉及行人的具体动作,但没有 直接说离别的感觉。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表面 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主旨和情感】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 情。8、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古诗文 诗歌 鉴赏 复习资料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