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用标准文档大全主备人主备时间审核人主讲人课题科目语文古诗两首年级总课时一年级2 课时教学问与技能目标会读会认首、踪等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材重点难点分析教具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 起来,帮助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阅历。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 带着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欢快,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 和奇特意境,受到美的熏陶。识字写字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写作情感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快活吗?说说为什
2、么。(学生沟通争论)是啊,教师也格外宠爱夏天,去年夏天,教师还出去巡游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日,教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情愿和教师一起共享欢快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课件展现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芳香迷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沟通)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赏识一番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赏识第 12 课古诗二首。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二次备课(1)指生当小教师领读,留意强调“首”是翘舌音。(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3、4)指导学生书写。指导学生观看“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尝试沟通书写留意点。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观察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好玩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5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介绍诗人。(2)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根底。】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生
4、疏生字词。1教师范读。2. 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留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3. 汇报沟通。预设:采:留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留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迹:分析构造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二)熟读古诗。1划节奏读诗。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当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依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2. 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
5、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3. 指名读诗。4. 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留意音断气连,像教师这样,你们听5. 齐读古诗。6. 趣味诵读。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好玩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沟通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刚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好玩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根本的目标。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
6、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到底好玩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3. 学生沟通“看”到的画面。(1) 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小艇:船。(2) 指导学生观看画面开放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奇特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柔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3) 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假设
7、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芳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课件展现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渐渐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4) 采访式指导朗读。小娃赏识着美景,沉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快活。)来,读出你的快活。(被采访的学生读)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快活又感动。)来,读出你的感动。(被采访的学生读)小结:小娃赏识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满足又幸福。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4. 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
8、赏识其中的哪个字?(1) 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仆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假设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 指导读出紧急、快活的心情。(3) 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快活,又紧急。(齐读) (4)引导学生争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 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受吗?(6) 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顽皮, 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宠爱之情。(齐读)(7)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 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觉察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3. 学生汇报沟通。(1)
9、 小娃遗忘了隐蔽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2) 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3)生疏浮萍。导学:浮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移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渐渐驶来,浮萍(做手势)(5) 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 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忧、焦急。)(7) 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 23 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1) 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秀丽的、好玩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2) 你猜
10、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3) 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4) 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展比照,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奇异引导学生争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得意、纯真与童年的欢快、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穿,产生共鸣。】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1. 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2. 检查背诵。3. 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得意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好玩的故事吗
11、?(学生改编故事,沟通。)4. 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好玩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方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洁的四句诗想象成一个小故事,一边背一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五、指导写字1. 先让学生观看“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2. 教师范写。3. 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4. 展评学生写的字。【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觉察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看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构造, 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标
12、准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课时】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2沟通:我们刚刚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 (都是描写春天风光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沉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 生气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揭题。是呀,大自然是那么奇特,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秀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设计意图:依
13、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 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 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教师听。(2) 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自学生字。(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展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稳固字音,沟通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
14、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1) 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看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2) 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看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宠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 “荷”“露”。(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引言: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全班接力读【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把“宠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学段识字的重要目标,因此,本
15、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承受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认真观看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1) 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 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2) 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将树荫投到水面
16、,忽明忽暗。这么安静的风光, 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蜜,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3) 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假设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格外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 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观察了什么?(学生沟通)(5)引言:多么微小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看到了。假设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盛的大树,柔嫩的荷叶,得意的蜻蜓构成了小池美丽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设计意图:“没有朗朗的读书声,
17、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四、拓展延长,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季节的秀丽姿势吗? (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格外格外小的局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秀丽的风光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觉察,去赏识, 去赞美。固然,大自然更期盼你们去疼惜。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设计意图:阅读杨万里的另一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比照,增加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存,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特,进而更加宠爱生活。】五、写字指导 1学生认真观看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共享给大家。 2教师依据学生的沟通进展补充,重点留意: (1)“无”的最终一笔是“竖弯钩”。(2)观看“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留意比例。(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伸展。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赏识评议。【设计意图:学生观看探究生字,教师范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写字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把握运笔的方法,最终赏识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写好生字。】六、作业设计1、尝试背诵两首古诗给家人听2、练习本课生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