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pdf
《2023年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题 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18 新课标 3 卷】用 0.100 molL-1 AgNO3滴定 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 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 c 移到 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 c 向 b 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C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
2、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 50mL 0.05mol/L 的 Cl-溶液改为 50mL 0.04mol/L 的 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0.8 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 0.8 倍,因此应该由 c 点的 25mL变为 250.8=20mL,而 a点对应的是 15mL,选项 C错误。D 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 KSP(AgCl)应该大于 KSP(AgBr),将 50mL 0.05mol/L的 Cl-溶液改为 50mL 0.05mol/L的 Br-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或溴离子都是
3、 1:1 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 a 点变为 b 点。选项 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以及图像分析等【试题点评】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注意:横坐标是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本题虽然选择了一个学生不太熟悉的滴定过程沉淀滴定,但是其内在原理实际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一样的。这种滴定的理论终点都应该是恰好反应的点,酸碱中和滴定是酸碱恰好中和,沉淀滴定就是恰好沉淀,这样就能判断溶液发生改变的时候,滴定终点如何变化了。2【20
4、18 北京卷】测定 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数据如下。时刻 温度/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2O+OH B的 pH与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 C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与的Kw值相等【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水的离子积影响因素等知识。【试题点评】思路点拨:Na2SO3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水解规律“
5、有弱才水解”,即 SO32发生水解:SO32-+H2OHSO3-+OH-、HSO3-+H2OH2SO3+OH-,根据信息,对 Na2SO3溶液进行升温,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即升高温度,促进水解,c(OH)增大,pH增大,和温度相同,但 pH不同,根据信息取的溶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
6、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多,沉淀是 BaSO4,说明在升温过程中 SO32被氧化成SO42,然后再进行合理判断即可。3【2018 天津卷】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 pH随c初始(H2PO4)的变化如图 1 所示,H3PO4溶液中 H2PO4的分布分数 随 pH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有关 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3 个平衡 B含 P元素的粒子有 H2PO4、HPO42、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 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 1 molL-1的 H3PO4溶液溶解 Li2CO3,当 pH达到 4.66 时,H3PO4
7、几乎全部转化为 LiH2PO4【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物料守恒等知识。【试题点评】思路点拨:H3PO4属于中强酸,LiH2PO4溶液中 H2PO4发生电离 H2PO4HHPO42,H2PO4属于弱酸根,也能发生水解,HPO42属于酸式根离子,能发生电离:HPO42H PO43,HPO42也能发生水解,PO43只能发生水解,该溶液中存在水,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根据物料守恒,P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H3PO4、H2PO4、HPO42、PO43,C和 D两个选项根据图像判断即可。4【2018 天津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的Ka越小,则 N
8、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 C2H5OH和 CH3OCH3 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水解的规律、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化能、红外光谱等知识。【试题点评】思路点拨:反应的活化能是指普通分子达到活
9、化分子需要提高的能量,则活化能越大,说明反应物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越高(即,引发反应需要的能量越高),所以活化能越大,反应进行的就越困难。5【2018 江苏卷】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 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 Hc(H2C2O4)c(C2O42)c(H+)CpH=7 的溶液:c(Na+)=0.1000 molL 1+c(C2O42)c(H2C2O4)Dc(Na+)=2c(总)的溶液:c(OH)c(H+)=2c(H2C2O4)+c(HC2O4)【答案】AD【解析】精准分析:A项,H2C2O4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10、 c(H+)=c(HC2O4-)+2c(C2O42-)+c(OH-),0.1000 molL 1H2C2O4溶液中 0.1000mol/L=c(H2C2O4)+c(HC2O4-)+c(C2O42-),两式整理得 c(H+)=0.1000mol/L-c(H2C2O4)+c(C2O42-)+c(OH-),A项正确;B 项,c(Na+)=c(总)时溶液中溶质为 NaHC2O4,HC2O4-既存在电离平衡又 存 在 水 解 平 衡,HC2O4-水 解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HC2O4-+H2OH2C2O4+OH-,HC2O4-水 解 常 数Kh=1.8510-13Ka2(H2C2O4),HC2O4
11、-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 c(C2O42-)c(H2C2O4),B项错误;C项,滴入 NaOH 溶液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c(Na+)+c(H+)=c(HC2O4-)+2c(C2O42-)+c(OH-),室温 pH=7即 c(H+)=c(OH-),则 c(Na+)=c(HC2O4-)+2c(C2O42-)=c(总)+c(C2O42-)-c(H2C2O4),由于溶液体积变大,c(总)0.1000mol/L,c(Na+)0.1000mol/L+c(C2O42-)-c(H2C2O4),C项错误;D项,c(Na+)=2c(总)时溶液中溶质为 Na2C2O4,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c(Na+)+c(
12、H+)=c(HC2O4-)+2c(C2O42-)+c(OH-),物料守恒为 c(Na+)=2c(H2C2O4)+c(HC2O4-)+c(C2O42-),两式整理得 c(OH-)-c(H+)=2c(H2C2O4)+c(HC2O4-),D项正确;答案选 AD。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
13、度的大小关系和守恒关系。【试题点评】思路点拨:确定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时,先确定溶质的组成,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弄清主次(如 B项),巧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质子守恒一般可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出)。注意加入 NaOH 溶液后,由于溶液体积变大,c(总)0.1000mol/L。7【2017 新课标 1 卷】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 B曲线 N表示 pH与2(HX)lg(H X)cc的变化关系 CNaHX 溶液中(H)(OH)cc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
14、时,2(Na)(HX)(X)(OH)(H)ccccc【答案】D molL1,代入Ka2得到Ka2=105.4,因此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 N表示 pH与2(HX)lg(H X)cc的关系,B正确;C 曲线 N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 0.6 和 5.0 点,2(HX)(H X)cc=100.6 molL1,c(H)=105.0 molL1,代入Ka1得到Ka1=104.4,因此 HX的水解常数是w1aKK=1014/104.4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
15、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Ka2,所以 NaHX溶液显酸性,即c(H)c(OH),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2(X)lg(HX)cc0 时溶液显酸性,因此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X)lg(HX)cc0,即c(X2)c(HX),D错误;答案选 D。【名师点睛】该题综合性强,该题解答时注意分清楚反应的过程,搞清楚 M和 N曲线表示的含义,答题的关键是明确二元弱酸的电离特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多年以来全国
16、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解决这类题目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有:掌握强弱电解质判断及其电离,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离与水解的竞争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甚至还要用到“守恒”来求解。8【2017 新课标 2 卷】改变 0.11mol L二元弱酸2H A溶液的 pH,溶液中的2H A、HA、2A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 pH的变化
17、如图所示 已知22(X)(X)(H A)(HA)(A)ccc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 时,2(H A)(HA)cc B22lg(H A)4.2K CpH=2.7 时,22(HA)(H A)(A)ccc DpH=4.2 时,2(HA)(A)(H)ccc【答案】D 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名师点睛】该题综
18、合性强,该题解答时注意利用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解决这类题目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有:掌握强弱电解质判断及其电离,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离与水解的竞争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甚至还要用到“守恒”来求解。9【2017 新课标 3 卷】在湿
19、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Cu和 CuSO4,生成 CuCl 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P(CuCl)K的数量级为710 B除Cl反应为 Cu+Cu2+2Cl=2CuCl C加入 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答案】C 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
20、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及平衡的移动,难点是对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的理解,通过图示可以提取出Ksp(CuCl),2CuCu2Cu 的平衡常数,并且要注意在化学平衡中纯物质对反应无影响。10【2017 江苏卷】常温下,Ka(HCOOH)=1.7710 4,Ka(CH3COOH)=1.7510 5,Kb(NH3H2O)=1.761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 HCOONa 和 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
21、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 pH均为 3 的 HCOOH 和 CH3COOH 溶液至终点,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 molL 1 HCOOH 与 0.1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D0.2 molL 1 CH3COONa 与 0.1 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 c(Cl )c(CH3COOH)c(H+)【答案】AD 乙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较多,B错误;C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甲酸和甲酸钠的混合液,由电荷守恒得c(H+)+c(Na+)=c(OH)+c(HCOO),由 物 料 守
22、 恒 得 2c(Na+)=c(HCOOH)+c(HCOO),联 立 两 式 可 得2c(H+)+c(HCOOH)=2c(OH)+c(HCOO),C错误;D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乙酸、乙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液,由于溶液 pHc(Cl)c(CH3COOH)c(H+),D正确。【名师点睛】本题以 3 种弱电解质及其盐的电离、反应为载体,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向移动答案解析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的溶液改由点的变为而点对应的是选项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应该逐渐减小所以应该大于将的溶液改为的溶液变但是因为
23、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变为点选项正确考 大小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高考试题常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出题。解决这类题目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有:掌握强弱电解质判断及其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重要应用,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离与水解的竞争反应,要用到三个“守恒”(物料守恒、电荷
24、守恒、质子守恒)来求解。很多大小关系要巧妙运用守恒关系才能判断其是否成立。11【2016 新课标 1 卷】298 K 时,在 20.0 mL 0.10 mol/L氨水中滴入 0.10 mol/L的盐酸,溶液的 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0.10 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 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 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 pH 12【答案】D【解析】),所以 c(NH4)c(Cl)。盐是强电解质,电离远远大于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年 高考 2016 _2018 化学试题 分项版 解析 专题 11 水溶液 中的 离子 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348382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