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一讲功和能课后高仿检测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一讲功和能课后高仿检测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一讲功和能课后高仿检测卷.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专题二第一讲功和能课后“高仿”检测卷一、高考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1(2018 全国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解析:选 B 动能Ek12mv2,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速度vat,可得Ek12ma2t2,与经历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 A错误。根据v22ax,可得Ekmax,与位移成正比,故 B 正确。动量pmv,可得Ekp22m,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故D 错误。2.(2017全国卷)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
2、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A.v216gB.v28gC.v24gD.v22g解析:选B 设轨道半径为R,小物块从轨道上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1,由于轨道光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12mv212mv12,小物块从轨道上端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对运动分解有:xv1t,2R12gt2,解得x16 Rv28g2v44g2,因此当Rv28g0,即Rv28g时,x取得最大值,B 项正确,A、C、D 项错误。3 多选(2016全国卷)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
3、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选 C 设质点到达N点的速度为vN,在N点质点受到轨道的弹力为FN,则FNmgmvN2R,已知FNFN 4mg,则质点到达N点的动能为EkN12mvN232mgR。质点由开始至N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fEkN0,解得摩擦力做的功为Wf12mgR,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Wf12mgR。设从N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
4、功为W,则WW。从N到Q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Q212mvN2,即12mgRW12mvQ2,故质点到Q点后速度不为0,质点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 正确。5.(2018 天津高考)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解析:选C 运动员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指向圆心,不做功,故A 错误,C 正确。如图所示,沿圆
5、弧切线方向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零,即Ffmgsin,下滑过程中 减小,sin 变小,故摩擦力Ff变小,故B错误。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则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6 多选(2018 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析:选AD 小物块由A点开始向右加速运动,弹簧压缩量逐渐减小,F弹减小,由F弹Ffma知,a减小;当运动到F弹Ff时
6、,a减小为零,此时小物块速度最大,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由于惯性,小物块继续向右运动,此时FfF弹ma,小物块做减速运动,且随着压缩量继续减小,a逐渐增大;当越过O点后,弹簧开始被拉伸,此时F弹Ffma,随着拉伸量增大,a继续增大,综上所述,从A到B过程中,物块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在O点左侧F弹Ff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 正确,B错误。在AO段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做正功,在OB段做负功,故C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从A到B的过程中,弹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之和为 0,故 D正确。7(2016 全国卷)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
7、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 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取sin 3735,cos 37 45(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
8、后P的质量。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l为l7R 2R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mglcos 12mvB2 式中 37。联立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B 2gR。(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xsin mgxcos Ep012mvB2 E、F之间的距离l1为l1 4R2Rx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pmgl1sin mgl1cos 0 联立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R Ep125mgR。(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竖直距离y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能量 动量 课后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