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1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单 元 小 数 乘 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 材 P 2 3 例 1、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P2例 1 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
2、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师: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 个 3.5 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学情预设】学生能回答出3X3.5。师:这和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这里是小数乘整数。师: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有小数,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1 .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自主探究。师:尝试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同桌间交流一下算法。(2)交流汇报。【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 法1: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计算。3.5+3.5+3.5=1 0.5 (元)方法
3、2:把“3.5元”化为复名数进行计算。3.5元=3元5角3元X 3=9元5角X 3=1 5角9元+1 5角=1 0.5元方 法3:把3.5元看作3 5角。3.5元 3 5角X 3 X 310.5元,105角(3)巩固训练。完成教材P2“做一做”第1、2题。2.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P3例2。(1)自主探究。师:能不能结合我们刚刚的研究过程,自己试着算一算这道题?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小组内交流。(2)交流汇报。【学情预设】可能学生会想到用上面学习到的加法以及将0.72当做0.72元,然后转化为7角2分进行计算。师适时提问: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引出新的计算方法:0.7 2x
4、ioo,7 2X 53.6 R户0X 53 6 0(3)总结归纳。师:回顾刚才的计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小组讨论,集体汇报。师生共同总结:首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其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最后要注意的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3.强化训练。(1)教材P3“做一做”第1题。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教材P3“做一做”第 2 题。(3)教材P3“做一做”第 3 题。三、巩固运用1.教 材“练习一”第 5 题。2.甜瓜每千克3.2 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 5 千克,需要多少钱?3.兴盛超市冰棒的
5、价格是1.5 元/根,丽丽有20元钱,够给自己和另外 11位同学每人买一根冰棒吗?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3.5元-3 5角 0.7 2 10 7 2X 3 X 3 X 5.X 510.5元 105角 3.6 a*-3 6 0【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主导性太强,当学生在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总是急于给学生进行分析,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找找原因。新授前复习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 1单 元 小 数 乘 法第 2 课时 小数乘小数(1)【教学内容】教材P5例3。【教学目标】1.理解
6、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3.07X6师: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D)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5例3的主题情境图。1.阅读与理解。师:观察图片与文字,说说你发现了什
7、么?学生自主阅读题目,和同桌说说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如何解决。【学情预设】学生能得到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列出算式:2.4X0.8o2.分析与解答。(1)自主探究。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学生自己尝试计算。(2)交流汇报。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前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自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2.4X10.24把两个因数分别乘1 0,变 成24义8,X 0.8X10,X 8算出积192O要求原来的积,就 用1921.9 2 上!。.192除 以100,得 到1.92。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你会列
8、式吗?【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都能列出算式:1.92X0.9。师: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试着算一算,然后交流汇报。【学情预设】1.9 2X 0.91.7 2 8X100)192X10,X 9 24X10.X 81.9 2X 0.9X100,192X10,X 91.9 2广10_ 1921.7 2 8 17.6 10,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 0元的鸡蛋。预设2:估算。解决问题一:1袋大米不到3 1元,2袋大米不到6 2元;肉的价钱不到2 7元;买 一 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 2+2 7+10=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解决问题二:1袋大米超过3 0元,2袋
9、大米超过6 0元;1k g肉超过2 5元,0.8k g肉也就超过2 5 X 0.8=2 0(元)。如果再买2 0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 6 0+2 0+2 0=100(元),所以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 0元的鸡蛋。3.回顾与反思。师: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估大判断“够”,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估小判断“不够”。师小结:“估大”、“估小”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三、巩固运用1.教 材“练习四”的第2题。2 .教 材“练习四”的第3题。3 .教 材“练习四”的第4题。4 .教 材“练习四”的第5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10、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解 决 问 题(1)1袋米不到31元,2袋不到62元;1袋米超过30元,2袋超过60元;肉 稿J27元;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 2+2 7+H 9 (元),第了。1 随肉 元,0.8 k g t i M25X 04=20(元);如果买2。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60+20+20=100 G e),不第。【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第1单
11、元 小 数 乘 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P 16例9。【教学目标】1.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2 .经历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难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李叔叔今天乘坐出租车去上班,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计算车费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 16例9。1.阅读与理解。师:仔细观察,然后说一
12、说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出租车3 k m以内(含3 k m)收 费7元,超 过3 k m,每千米1.5 元(不足1 k m 按 1 k m 计算)。求行驶6.3 k m 要付多少钱。师:不足1 k m 按 1 k m 计算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行驶的6.3 k m,要按7 k m 计算。2.分析与解答。(1)自主尝试。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答。(2)交流分析。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学情预设】预设1:分段计费。前面3 k m 应付7 元,后面4 k m 按每千米1.5 元计算。7+1.5 X 4=7+6=1 3 (元)预设2:先假设再调整。可以先把7 k
13、 m 按每千米1.5 元计算,再加上前3 k m 少算的。1.5 X 7=1 0.5 (元)前 3 k m 少算:7-1.5 X 3=2.5 (元)应付:1 0.5+2.5=1 3 (元)3.回顾与反思。师:完成教材P 1 6 “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师:回顾这一题的解题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小结:解决生活中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时,先要弄清分界点,明确每一段的收费标准,再用乘加或乘减分段计算,也可以借助列表分析解决。乘车付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推广到电话费、水费、电费等分段计费问题中。三、巩固练习1.教 材“练习四”第6题。先组织
14、学生分析分段收费的标准,然后列式解答。2 .教 材“练习四”第7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 .教 材“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说一说“8分2 9秒”按多长时间计算,然后列式解答。4 .教 材“练习四”第9题。先组织学生分析收费标准,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解 决 问 题(2)方法 1:7+1.5 X 4=7+6=1 3 (元)方法 2:1.5 X 7 =1 0.5 (元)前 3 k m 少算:7-1.5 X 3=2.5 (元)应付:1 0.5+2.5 =1 3 (元)【教学反思
15、】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自主读题,获取信息,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关键信息,探索解题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分析与解答时,没有预留充足时间,导致有些匆忙。第2单 元 位 置第 1 课 时 位 置(1)【教学内容】教 材P 1 9例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数感。【重点难
16、点】重 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正 确 区 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位 置(1)二、探究新知1.明确行、列的意义。课 件 出 示 教 材P 1 9例1座位图。师: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规定列和行的?【学情预设】竖 排 叫“列”,从左向右数;横 排 叫“行”,从前往后数。2 .认识数对。课件出示老师说的话。(1)自主探索。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找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张亮在第2歹U,第3行,学生能在座位图中正确圈出来。(2)交流分析。课件出示标注行
17、和列的座位图。师:张亮在第2歹U、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你现在知道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置吗?【学情预设】预 设1:用数对表示。预设2: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前面一个数字代表列,后面一个数字代表行,中间用逗号隔开。3.深化认识。师:你知道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吗?你能用数对表示她们的位置吗?【学情预设】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o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数 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4.小结归纳。师:用
18、数对表示数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共同总结:(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列数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前往后数。(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5 .强化训练。完成教材P 1 9 “做一做”。三、巩固运用1.教材“练习五”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回答。2 .教 材“练习五”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教 材“练习五”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 .教 材“练习五”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 .教材“练习五”第5题。组织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
19、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位 置(1)r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2,3)表示张亮在第3行表示张亮在第2列【教学反思】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理解起来不难,重点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先让学生明确“行”和“列”的意义,再引入用数对表示位置,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在用数对表示数时,有少数学生将列与行的位置写反,应着重关注。第2单 元 位 置第2课 时 位 置(2)【教学内容】教材P20例 2。【教学目标】1.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 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
20、的空间观念。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常师:周明和李小冬分别在什么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学生自由回答。师:大家对上节课知识掌握不错,确定位置不仅应用在找座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与位置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位 置(2)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20例2”动物园示意图”。1.理解分析示意图。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知道图中的“0”表示什么吗?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了解0既表示列的开始,又表示行的开始。师:动物园示意图的第一列,第一行又在哪
21、呢?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依次指一指第一列、第一行。2.用数对表示位置。师:我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3.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飞禽馆在图上第一列第一行)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4.拓展延伸。师: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学情预设】大象馆和飞禽馆在同一列,它们对应的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同一行,它们对应的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师小结: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的几个数对
22、中,如果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就表示物体在同一列;如果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就表示物体在同一行。5.跟踪训练。(1)完成教材P 2 0 “做一做”第1题。自主完成,然后再组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确定的。(2)完成教材P 2 0 “做一做”第2题。自主完成,然后组织同桌间互相交流。三、巩固运用1 .教 材“练习五”第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教 材“练习五”第8题。组织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位 置(2)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的几个数对中,如果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就表示物体在同一列;如果数对
23、中第二个数相同,就表示物体在同一行。【教学反思】本节课借助动物园平面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可以把具体的物体抽象成一个点,并可以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从而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第3单 元 小 数 除 法第1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P24例 1。【教学目标】1.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迁移的思想。3.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
24、范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课件出示教材P24例 1 主题图。我计划4周跑步2 2.4 k m师:你能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师:大家都很棒,能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各种问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的是小数除法相关内容,我们来看一看教材上提出的问题。(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 2 4例1。1 .阅读与理解。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已知信息与所求问题,列出算式。【学情预设】
25、学生能列出算式:2 2.4+4。2 .分析与解答。(1)自主探究。师:这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这里的被除数是小数。师: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主尝试进行计算。(2)交流汇报。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学情预设】预 设1:转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2 2.4 k m=2 2 4 0 0 m2 2 4 0 0+4=5 6 0 0 (m)5 6 0 0 m=5.6 k m预设2:用竖式计算。5 64 2 2.4Z 2 02 42 40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先 用4去 除2 2.4的整数部分,商5,写在商的个位,余数是2,把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