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综合检测提升试卷(一)附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实验.pdf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综合检测提升试卷(一)附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实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综合检测提升试卷(一)附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实验.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过关检测考 试 范 围:力 学 实 验;满 分:100分注 意 事 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 择 题)请 点 击 修 改 第 I 卷的文字说明处14旦公一、多选题1.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 纸 带 可 知()乙A.在打下计数点0”至5 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 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第n卷(非选择题)请 点 击 修 改 第 n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评卷入得分2.图实
2、一 1一 15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0、A、B、C、。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 速 度大小用。表示。图实一1 15(1)O D 间的距离为_ _ _ _ _ _ _ _ _cm。(2)如图实一1 16是 根 据 实 验 数 据 绘 出 的 图 线“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 _ _ _ _ _ _ _ _,其大小为_ _ _ _ _ _ _ _ _ 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01 0.02 0.03 0.04 0.05 U06 t2/s2图实一1 1 63.(2014郑州外语学校质检)如图(b)所示的装置是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图中M N 是水平桌面,。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 和 2 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 木 板 顶 端 P 点悬有一个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 电 门 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X 10-2 s 和4.0 X 1 0-3$.用 精 度 为 0.05 m 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其示数如图(c)所示.(1)滑 块 的 宽 度d=津产晶 汗 时 器光电门(a)_1 2 3 cm+t+f卜 H+*+,+-0 5 10 15 20(2)滑 块 通 过 光 电 门 1 时 的 速 度 为=m/s.(结果保
4、留两位有效数字)m/s,滑 块 通过光电门2 时 的 速 度 力=(3)由 此 测 得 的 瞬 时 速 度 力 和 火 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 和 2 时的_ _ _ _ _ _ _ _ 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 _ _ _ _ _ _ _ _ _ 的宽度减小一些.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 了。,A,B,C,D,E,尸 共 7 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 图 所 示.打 点 计 时 器 接 的 是 50 H 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
5、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对 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0 12345678 9cm10 O A B C D E F线段OAOBOCODOEOF数据/cm0.541.532.924.767.009.40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 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各点速度VAv BucVDVE数据/(X 10-2m/s)7.7012.016.220.4表 中 E 点的速度应该为_ _ _ _ _ _ _ _ _m/s.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 点速度在下面所给的坐标中,作 出。”图象.并从图中求得物 体 的 加 速 度a=_ m/s2(取两位有效数字)一、
6、多选题评卷入俎分1 .ABCD解 析:解 析: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两纸带所用时间相同,但甲纸带位移小于乙纸带位移,故元甲行&,选项A错,B对;相邻计数点间所用时间相等,但乙的速度变化得更快,故。甲乙,选 项C错,D对.答 案:B D二、填空题评 卷 入得分2 .解析:由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其从某一点开始运动的位移x =v 0 t +a t 2,由于x-t 2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 此v O =O,则x =t 2,这 样,我 们 就 可 以 知 道x-t 2图线的斜率为,通过图线解 析:解 析:由 于 物 体 做 的 是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所 以 其 从
7、 某 一 点 开 始 运 动 的 位 移x =+/at2,由 于x r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 此 加=0,则x=t2,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X/图线的斜率为号,通过图线可求得斜率为0.4 6 5。答 案:(1)1.2 0 (2);。0.4 6 53 .解 析:(1 )d=1 0 m m+0.0 5 m m X 2=1 0.1 0 m m=1.0 1 0 mm.(2加=(1.0 1 0 X 1 0 2L O X IC T 2m/s=1.0 m/s.d 1.0 1 0 X 1 0-2P2=7;=4,0 X 1 0 3 m/s =2-5 m/s.(3)。|、。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
8、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 案:(1)1.0 1 0 1.0 2.5 (3)平 均 速 度 滑 块解 析:必 修1第 一 章 第1讲 章节目录:1.运动的描述 J题型:2.多选题 J题 目(2 0 1 4 九江一中第一次调研)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答 案 解 析:物 体 以 很 大 的 速 度 匀 速 运 动 时,
9、加 速 度 为 零,A 可 能;火箭开始发射时速度很小,而 加 速 度 很 大,B 可 能;竖 直 上 抛 到 最 高 点 的 物 体 速 度 为 零,而 其 加 速 度 不 为 零,C 可能;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D 不 可 能.故 选 A、B、C.答 案:ABC J 题 型:1.单选题 J 题 目(2013抚州市期中调考)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 是 由 于 圆 筒 的 转 动 而 使 我 们 的 眼 睛 产 由生 的 错 觉.如 图 所 示
10、,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 邻 两 圈 条 纹 在 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 L=10 c 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 2 r/s 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向上 10cm/s B.向上 20 cm/sC.向下 10cm/s D.向下 20cm/s 答 案 解 析:当圆筒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感 觉 彩 色 条 纹 向下移动且每个周期下移距离为L=10 c m,转 动 周 期 T=/s,故感觉条纹下降速度。=亨=20 cm/s,D 正确.答 案:D J 题 型:6.计算题 J 题 目(2014黄冈市十校第一次大联考)有些国
11、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 别 制 定 了 死 亡 加 速 度 为 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 值,将 有 生 命 危 险,如 此 大 的 加 速 度,一 般 情 况 下 车 辆 是 达 不 到 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 会 达 到 这 一 数 值.试 问:(1)一 辆 以 72 k m/h 的 速 度 行 驶 的 货 车 与 一 辆 以 54 k m/h 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 撞 时 间 为 2.1 X 10一为,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
12、间分别 为 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答 案 解 析:(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公。=。2一。1 =(-20 15)m/s=-35 m/s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o 35 2a=A7=2.1 X io311,/s1 6 6 6 7 m/s2=l 6 6 6.7 g 5 0 0 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外、,根据加速度定义得:答 案:(1)有生命危险 J题 目(2 0 1 4 湖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一 长 为 心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做匀加速 直 线 运
13、 动.先 后 经 过1、2两 点,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 块 通 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 t 和以求:(1)木 块 经 过 位 置1、位 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j-(2)木 块 前 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的时间.2.1.答 案 解 析:(1)P端 通 过1点 后?时 刻 速 度 即 为 木 块 通 过1的平均速度,万|=勺.P端 通 过2点后段时刻速度即为木块通过2的平均速度,2=j;-(2)P端 通 过1、2两点的速度分别为:L iiV=v 1 6Z2-=6/y,-L t_ 2V2=v 2-所 以 尸 端 经 过1、2两点的时间为:V2-Vi L(I V t-tzAt=-=厂 一 厂
14、+-5-a ayfz 2答 案:/t(2)一,2照一9+乙2必 修1第 一 章 第2讲京高考析 高 考 明 考 向 章节目录: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J题型:1.单选题 J题 目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 续 通 过 三 段 位 移 的 时 间 分 别 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A.2 32,B.3 33,2 32C.D.答 案 解 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位移的比是(2 一1),2 s 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2 s 与 第 3 s 的位移之和,3 s 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4 s、第 5 s
15、 与第 6 s 的位移之和,因此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为,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为,故 选 B.答 案:B J 题型:2.多选题 J 题 目 一 个 步 行 者 以 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在距离公共汽车24 m 处时,绿灯亮了,汽 车 以 1.0 m/sz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 36 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是6 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 42 mD.人要能追上公共汽车,在汽车开动时,人的速度至少改为7 m/s 答 案 解 析:当汽车速度达到6.0 m/s时,用 时 f=z=6 s
16、,汽 车 位 移 S|=环 产=18 m,人能追赶 的 距 离 为 36 m,由 于 24 m+18 m 36 m,因此人不能追赶上汽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42近,24 m+18 m 36 m=6 m,人要能追上汽车,在汽车开动时,人 的 速 度 至 少 改 为v人=3 一m/s=7 m/s.答 案:BD J 题 型:6.计算题 J 题 目)(201 3黄冈中学期中测试)在学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后,甲同学给乙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套,求 塔 高”(取 g=10 m/s2).乙同学的解法:根 据 人=聂/
17、得 物 体 在 最 后 1$内 的 位 移 加 产=5 m,再根据皆=言 得H =13.9 m,乙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 答 案 解析过程和答案.答 案 解 析:乙同学的解法不正确.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f,通过位移为H,物体在(/-1)秒内的位移为正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 =gt2,h=-1)上由题意得h (/1)1 6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1 2 5 m.答 案:见解析 J题 目(2 0 1 3新 课 标 全 国I卷)水 平 桌 面 上 有 两 个 玩 具 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 橡 皮 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章节 综合 检测 提升 试卷 答案 高中物理 力学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