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讲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讲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讲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时空坐标 王位世袭制 一 宗法制、分封制n 商 鞅 变 法 央 集 权、县制仑 石器时代卜原野人群廨系氏族11父系氏族 厚原始社会 I青铜器时代卜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2070年 1600年 I铁犁牛耕W1 春秋战国(东周7I,I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0年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小农经济形成约公元前221年阐甲骨文I百宗争鸣IIL主题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是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1)原始社会: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元一体,生生不息,为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2、、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列国纷争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儒家思想初步形成。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1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主干
3、梳理夯实必备知识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生产、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时期代表分布概况距今约1 万年X饲大养量家使畜用,陶生盎活,稳开定始从事原始农业,距今约7 000年前一距今约 5 000年前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农业:以墓等为主要栽培作物手工业: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一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农业:种植水稻手工业:养蚕绿丝技术距今约 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手工业:黑陶,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辽
4、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祭坛和神庙2.原始社会组织(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3.部落时代(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2)炎黄联盟: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3)尧舜禅让: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4)“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链接 选择性必修2干2一 3、P6-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经济食物来源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
5、猎取动物生产工具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妇女地位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2)原始农耕和畜牧业出现产生:大 约 1 万年前。表现农耕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距今约9 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 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己经饲养猪;后来,河姆遗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 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影响经济生活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
6、物生产者生活和生产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2.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子地位上升: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3)阶级产生,国家应运而生。链接选择性必修2 9-2。-3.原始社会与商周时期的生产工具(1)农业工具: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小件青铜器。(2)手工业工具纺织业约 3 万年前,中国的止1 项迪已经用骨针缝制
7、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陶瓷业使用的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冶炼金属锻打工具: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镂铸造工具:融化金属原料的用烟、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商和西周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二、早期国家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国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管理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
8、行间接统治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灭亡约公元前1 600年,汤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2.商和西周(1)政治统治啕解历史】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商朝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建周,定都镐京政治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 称“共和行政”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链接选择性必修1f2-3 -商周
9、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1)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2)经济、文化农业发展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概念阐释】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未经王室和公室特许,不得转让和
10、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在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重难突破|D提炼信息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良渚文化遗址材料 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 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
11、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摘编自刘莉等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材料导读 材料所述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区域、发现的实物遗存体现出其文化特点.据材料信息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试答:_答 案 特 点: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拓展深化1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原生性中华文明是欧亚大陆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其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夏、商、周时
12、期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可信性中国考古学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整体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元文明的交融,各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I史实解释认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材料一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 000年至2 000年的8 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 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
13、前史到21世纪材 料 二 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音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摘编自吴于廉、齐 世 荣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材料导读 材料一反映了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材料二说明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原始音乐、天文历法、数学等的出现。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的出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试答:_答 案(1)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
14、为食物生产者。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2)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原始音乐、文学、宗教和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拓展深化1 原始农业诞生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is价值引领人类定居生活成为可能,村落随之农 业 发 展 阐也现 一何u男人体力优势逐渐成为生产的主导,父系氏族公社应运而生“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材 料 一 国宝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宅兹中国”大意为居住在天下之中。冯 天 瑜“中国”的古今演绎材 料 二“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
15、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 于“中华民国”,“中国”是它的简称;现在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其中,最接近“中国”一词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己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因此又称为“国 中 土 中 或“中原许 宏 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 材料导读(1)“中国”最初的含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2)在古代历史中“中国”的衍生含义更加丰富。(3)“中国”具有近现代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16、地域、民族、政治三个角度理解“中国”一词的含义。试答:_答 案 地域:京师,首都,都城;中原地区。民族:华夏族群。政治: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政权:近现代国家的代称。拓展深化1 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4)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民族。考向研析(2021 广东高考)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
17、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解题揭秘找准题眼:应国墓地和普渡村墓地都处于北方分析材料:黄河流域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流域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明确答案:题干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推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 选 D 项阅卷点评 失 分 1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周边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排除A 项 失分2以偏概全,节外生枝。只 从“应国”一个国家无法得出“各诸侯国”都维护周礼的普遍性结论,排除B 项
18、 失分3阶段特征认识不清。宗法制度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且青铜器一般是礼乐制度的象征,和宗法制度关系不大,排 除 C 项1.(202L6月浙江选考)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日”,或“王若日二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答 案 A解析 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A 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庶子孙为小宗,排除B 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
19、,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中国早在夏朝就已进入“天下为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 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项。2.(2020天津卷)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答 案 D解析 据所学井田制的知识可知,其为土地国有制,据材料“井田制下”“按制度定期交换”可知,私田并未突破井田制的范畴,村社成员只有使用权,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所有,故 选 D项。O命题动态视 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讲 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3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编版 新高 课题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