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2.pdf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2.pdf(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一部分 各章提要、补充说明、习题选答及补充练习第 1章 宏 观 经 济 学 导 论一、本章提要本章是全书的导论部分,因此,它要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力图要给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大概轮廓。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需要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宏观经济在短期内为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又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的增长。经济运行中最常见的宏观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必将以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两个问题。由于本书是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因此我们在导论中还特
2、别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大概状况。宏观经济学存在意义,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对宏观经济现象作出的有效的分析,然后判断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从而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构成了宏观经济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它们在市场机制能否保证使经济波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上面有着截然相反的哲学信念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毕竟有着各个流派都遵循的规则和方法。二、补充说明1.宏观经济学导读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从短期看,是要解决实际总产出的决定问题以及为什么实际总产出会围绕潜在总产出发生波动;从长期看,
3、是要探讨潜在总产出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增长,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外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概念,因为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当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也各自不同。在短期里,宏观经济学假定潜在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固定不变。在这一假定之下来分析实际总产出的决定与波动问题。由于潜在总产出水平既定,因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部分的大小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短期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显然,在这四部分中,除了政府购买是外生决定的,
4、我们不易描述其变化的行为方程外,其他三部分都会发生波动,因而,会导致实际总产出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潜在总产出也有可能小于潜在总产出。当实际总产出大于潜在总产出时,我们就说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反之,当实际总产出小于潜在总产出时,我们就说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在短期里,由于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因此,当经济出现过热或者萧条时.,市场自身很难进行自我调整,为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使实际经济运行尽量稳定在潜在总产出水平上。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来实现;另一种是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的供应量来改变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在中期,我们仍假定潜在产出是固定不变的,但现在我们
5、放弃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而让价格能自由波动。一旦价格可以变化,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市场自身具有非常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经济萧条时,整个社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此时,借助菲利普斯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在市场的压力下,价格水平会下降。在名义货币供给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增加,这会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国内投资增加;同时,在一个实现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净出口增加;如果是在一个实行固定汇率的开放经济中,价格水平的下降直接导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净出口增加。总之,当实际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市场会迫使价格水平下降,而价格水平的下
6、降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实际产出的增加。反之,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市场会迫使价格水平上升,而价格水平的上升则会导致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实际产出的减少。由此可见,只要价格可以自由变动,市场机制就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总能使经济的运行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上来。当然,市场的自我调节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市场的自我调节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在经济萧条时,社会上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在经济过热时,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些都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时间越长,痛苦会越大,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容忍这种状况的长时间存在:另一方面,市场借助价格的变化来影响实际货币供应量
7、进而来调节经济,实际上,借助的是货币政策功能,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市场无能为力。因此,即使在中期,适当地借助政府的干预来使经济尽快地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仍旧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短期和中期里,政府的干预政策可以比较显著地影响实际经济的运行。但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过于夸大政府的这种干预作用,因为不管怎么说,政府能做的只是让实际总产出尽可能地靠近潜在总产出,而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福利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长期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一旦进入长期,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短期运用的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在短期和中期,我们都假定实际产出是由需求面决定的,而一旦进入长期,
8、我们就发现实际产出主要是由供给面决定的,因此,在长期中,我们关注的是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潜在产出水平。大致来说,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潜在产出水平的因素有如下三个:资 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由于资本是由储蓄转化而来,因此,储蓄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是相同的。在假定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储蓄率。而在放弃资本和劳动不可以互相替代假设的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我们发现储蓄的作用与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有所不同。当经济还没有处于均衡状态时,储蓄率的高低会影响经济趋向于均衡状态的速度,也就是说,储蓄会影响一国的经济
9、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了,此时,储蓄就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也即储蓄只会影响均衡时的人均产出水平但不影响均衡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均衡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劳动力增长速度决定。索洛模型的严重缺陷是它无法解释人均产出的增长。因为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等于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减去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而索洛模型的推导,均衡时总产出的增长速度等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为零,也即人均产出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显然与现实不符,索洛通过在模型中引人外生的技术进步来解释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技术进步是由什么决定的,索洛的这种处理方法也不能令人满意。在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10、型建立以后,由于缺乏进一步处理经济增长的数学工具,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在理论界曾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这一局面要到1980年代中后期,在保罗 罗默和罗伯特 卢卡斯的开创性研究以后得到改观。保 罗 罗默继续沿着索洛理论前进,通过把技术进步内生化来说明长期的经济增长,罗伯特卢卡斯则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本来说明长期的经济增长。大致来说,罗默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能比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能持续地保持经济的增长,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则能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三、习题选答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概况起来说,有如下四个特点:第一,宏观经济
11、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劳动市场。同时,宏观经济学把经济行为主体综合成三类:家庭、企业和政府,研究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上述三类市场中发生行为并相互作用;第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基础上;第三,宏观经济学一般是采用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概况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然后在用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的方法来展开研究;第四,宏观经济学频繁采用均衡的分析方法来开展研究。宏观经济学在研究中十分注重为自己寻求微观基础,这使得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十分紧密。从区别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如下几个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从研究对象上
12、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从要解决的问题上看,宏观经济学着重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而微观经济学着重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中心理论上看,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价格理论;从研究方法上看,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法,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法。第2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产出与收入一、本章提要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某一时期(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总和。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
13、价值总和。3.GNP区别于GDP的原因,不仅在于一些在本国制造的产品是由外国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还在于我们的居民也从国外得到收入,例如,他们在国外拥有资产。4 .通过直接估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市场价值来得到G D P,这种核算方法称为生产测算法。5.通过把一个国家的所有消费支出(C)、投 资 支 出(I)、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G)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NX)进行加总来得到G D P,这种核算方法称为支出核算法。6 .通过把参加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相加来得到G D P,这种核算方法称为收入核算法。这些收入包括:劳动者的工资、资本所
14、有者的利息、土地所有者的地租、企业利润和政府的税收等。7.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NNP)、国 民 收 入(NI)和 个 人 收 入(P 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 P I)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下图来反映:G NP折旧NNP间接税NI个 人 收 入(P I)=NI-企 业 利 润-社会保险金缴 纳+转 移 支 付+净利 息 收 入+红利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收性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 P I)8 .G NP作为一个衡量一国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本身存在着一些令人尴尬的缺陷:第一,忽略了一些没有进入市场交易范围的生产活动,比如家务劳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等,这对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 在G
15、NP中并不能得到反映;第二,G D P是用市场价格核算的,因此,会受价格水平的影响;第三,GNP是一个总量概念,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而收入分配状况会极大影响到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状况;最后,GDP并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拥有情况以及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的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二、补充说明1.细说生产法核算GDP通过直接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市场价值加总来得到G D P,就是生产法核算的GDP。生产法核算又称附加值核算法。因为在生产法核算中,计 入G D P的必须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所谓最终产品,是指供人们直接使
16、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而中间产品,则是指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例如,卖给汽车制造厂的轮胎、用以生产机床的钢材、建筑事务所提供的设计方案都属于中间产品和劳务,而相应的汽车、车床和建筑物则属于最终产品。一个社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与这个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也即增加值(附加值)一定是相等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假设社会仅生产一件衣服,价 值1000元,则这个社会以生产法核算的GDP就 是1000元。在现实中,为了把衣服生产出来,实际上经历了许多过程。首先,农民把价值100元的蚕茧卖给造丝厂,造丝厂把蚕茧加工成蚕丝,并 以2 0 0元的价格卖给纺织厂,纺织厂把
17、蚕丝加工成布匹,并 以4 0 0元的价格卖给服装厂,服装厂通过设计加工,把布匹制成衣服,并 以1000元的价格把服装卖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新创造的价值是100元,造丝厂的增加值也是100元(200-100=100),纺织厂的增加值等于200元(400-200),服装厂的增加值等于600元(1000-400),整、社会的增加值等于1000元(100+100+200+600)。显然整个社会的增加值与最终产品的价值是相同的。因此,生产法核算又可称为附加值(增加值)核算法。2.开放经济中如何定义中间产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年上海市的G D P是多少,浙江省的G D P是多少。那么,我们自
18、然会问,当上海宝钢把价值10万元的钢材出售给浙江的吉利汽车制造商时,这10万元要不要算入上海市的G D P中?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问题是,在这里,钢材显然是一种中间产品,按照定义,这1 0万元只能算在浙江的G D P 中,而不能算入上海的G D P 中,否则,会出现重复计算。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第一,严格来说,不存在某个省的G D P,但为了进行比较,非得要省、市 的 G D P 时,只能把省、市想象成一个个独立的“国家”,此时,可以计算某个省、某个市的G D P,但从全国的角度看,当把每个省的G D P 加总以后得到的G D P 一定会大于直接根据全国口径统计的G D P,这在统计年鉴中可以得
19、到验证。第二,一旦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只要是出口的商品,即使它从形态上看是中间产品,在统计时也要作为最终产品计算。因为它再也不可能进入到国内的最终产品中来,所以,不可能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这是我们在现实中运用G D P概念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三、习题选答1 .出于简单化的目的,我们以两部门经济为例。G D P从实物的角度看,无非是一堆当年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显然,在市场中,每种产品与劳务都各自会有一个价格,当我们把每种产品与劳务都乘上它们各自的价格,然后加总起来,得到的就是以生产法核算的G D P。换个角度看,人们之所以要生产出这一堆最终产品与劳务,无非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投
20、资的需要和消费的需要),因而,这一堆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产品与劳务,最终肯定要被人们购买走,既然如此,我们当然可以根据观察人们在购买这一堆实物时,化了多少钱来核算G D P,这就是以支出法核算的G D P。再换个角度看,这一堆实物不可能被凭空生产出来,为了把这一堆实物生产出来,实际上是需要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土地及企业家才能),既然使用了生产要素,就需要支付报酬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一辆汽车之所以价值1 0万元,正是因为为了把这辆汽车生产出来,我们必须支付给所有参与这辆汽车制造的生产要素所有者1 0万元报酬。以此类推,我们要生产价值1 0万亿人民币的最终产品与劳务,就必然地要求我们要支
21、付给所有参与这些最终产品与劳务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1 0万亿元的报酬。既然如此,我们当然可以根据观察全社会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一年总共获得了多少收入来核算G D P。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三中不同的G D P核算方法,实际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堆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最终产品与劳务,因而,最终核算出来的G D P在数值上肯定是相同的。2 .G D P是从地域的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个国家经济领土以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总量;G N P是从身份的角度划分的,统计的是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总量。用公式表示,两者的关系如下:G D P =G N P -(本国生产要素在国外获
22、得的收入-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G N P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 F P)4 .(a)能。因为饭店向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最终的劳动服务,因而这一交易要算入G D P中。(b)不能因为旧房屋不是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因而这一交易不能算入G D P中。(c)能因为汽车是最终产品,因而这-交易要算入G D P中。(d)不能因为集成电路块是中间产品,因而这一交易不能算入GDP中。5.爱思考的同学在回答这一响题时-,肯定会犹豫,因为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当这家电冰箱企业倒闭后,原先用于这一家企业生产电冰箱的生产要素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比如转移到效益好的电冰箱企业或者转移到其他行业),
23、既然资源的配置更优化了,有理由相信这个国家的GDP会增加。在这里,我们出这个题目的本意是为了加深读者对GDP核算的理解,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地这么复杂。就让我们假定时间非常短,该企业的资源还来不及转移到其他行业吧。这样,这个国家的GDP显然是要减少的。从生产法的角度看,假设这家电冰箱企业原本可以生产1万台电冰箱,每台价值1000元,则GDP将 减 少1000万元;从支出法的角度看,当该企业倒闭了,消费者只能少消费1万台电冰箱,从而消费支出会减少1000万元,这进一步会导致GDP减 少1000万元;从收入法的角度看,这家企业现在不生产价值1000万元的电冰箱,这意味着原本参与生产电冰箱的所有生产要素
24、的所有者现在也得不到价值1000万元的要素报酬,这显然会使GDP减 少1000万元。四、补充练习1.在国民收入帐户中,下面两种不同的行为对中国GDP会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a.一对小夫妻现在开始雇佣自己的配偶干家务(打扫房子、照顾小孩等)而不是让他或她免费做这些工作。b.你决定去购买一辆中国自己生产的小轿车,而不是日本生产的。2 .G D P和G N P的差别是什么?在1 9 7 0年代后期和1 9 8 0年代早期,许多拉美国家由于大量借贷,从而成为了高额负债国,这会对他们的净要素支付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你认为在这些国家,G D P和G N P中,哪一个会更大?3.假如你正在采用加总所有
25、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方法来核算中国当年的G D P,i静 虑以下交易对G D P的影响:a.你从老农那里买了一只价值1 0 0元的老母鸡;b.鸡味馆餐厅从老农那里买了一只价值1 0 0元的老母鸡;c.上海宝钢集团把价值5 0 0 0万元的钢板卖给了日本丰田汽车集团公司;d.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它的一架喷气式飞机以价值1 0亿人们币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e.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了一架价值20亿人民币的新的喷气式飞机;4.借助国民收入帐户说明下面的关系:a.税收增加(转移支付仍维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净出口,政府购买支出或者储蓄-投资差额三者中必有一个要变动。b.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袁志刚 课后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