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基础试题.pdf
《2023年中药基础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药基础试题.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 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一)A型 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答案:C答案分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 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故答案应选C。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答案:E答案分析: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都是按药物功效分类,新修本草、
2、本草纲目虽然也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但不是首创,故答案应选E。3.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A.雷公炮炙论 B.本草拾遗 C.炮炙大法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答案:A答案分析:南朝刘宋时代雷敦所著的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 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其中有些方法仍沿用至今,为中药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应选A。4.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答案:C答案分析:唐显庆四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撰写的 新修本草,由于它是第次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的,因此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故答案应选C。
3、5.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 E.新修本草答案:E答案分析:在 新修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本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长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故答案应选E。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答案:D答案分析: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 称 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有所进步,同时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为后世保存了大
4、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它使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故答案应选D。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 E.本草原始答 案: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本草学范围,故答案应选B。(二)B型 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规定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教药365种B.载药730种C.载药844种D.载药1500种 E.载药1892种1.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2.本草
5、经集注的载药数是:答案:l.E 2.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全书52卷,共收载药物1892种,故第1题答案应选E:本草经集注为粱陶弘景所著,全书7卷,共收载药物730种,故第2题答案应选B.A.本草纲目 B.本草原始 C.救荒本草D.滇南本草 E.本草从新3.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是:4.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是:答案:3.C 4.D答案分析:朱楠编著的 救荒本草为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该书为饥馍年代救荒所著,书中将民间可供食用的救荒本草,按实物绘图,标明产地、形态、性味及食用方法,既扩大了食物资源,又丰富了本草学内容,故第3题答案应选C;兰茂编著的 滇南本草是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该书是一
6、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知识的地方本草,故第4题答案应选D。(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 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 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炮炙大法 B.饮膳正要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忽思慧所著的是:2.缪希雍所著的是:答案:LB 2.A答案分析:元代忽思慧著 饮膳正要,该书为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故第1题答案应选B;明代缪希雍著 炮炙大法,该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故第2题答案应选A。A.本草备要 B.本经疏证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以 本草纲目为基础,由博返约的著作是:4
7、.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是:答案:3.A 4.B答案分析:清代汪昂所著的 本草备要,是 以 本草纲目为基础,删繁就简,由博返约,切合实用的本草著作,故第3题答案应选A:清代邹渤所著的 本经疏证,是 以 神农本草经为基础,注释发挥 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故第4题答案应选B。(四)X型 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对的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所有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成书于宋代的本草专著有:A.本草拾遗 B.开宝本草 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 E.本草纲目答案:BD答案分析:开宝本草和 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本草经集注成书于梁代,本草拾遗成书于唐代,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故答案应选B
8、D。2.官修本草有:A.新修本草 B.开宝本草 C.证类本草D.嘉祐本草 E.本草品汇精要答案:ABDE答案分析:新修本草为唐代官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为宋代官修本草,而 证类本草为宋代唐慎微个人所著;本草品汇精要为明代官修本草,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故答案应选ABDE。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载药 种。答案:神农本草经,365.2.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载药 种。答案:李时珍,1892。3.炮炙大法是 所著,书中所述的 对后世影响很大。答案:缪希雍,“雷公炮制十七法”。3.本草纲目拾遗是 所著,载药 种,其中新增药物 种
9、。答案:赵学敏,921,716。4.清代张仲岩的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炮制方法。答案:修事指南三、简答题:1.何谓中药?答: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止、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2.何谓本草、本草学?答: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把记载中药的典籍称为本草学。3.何谓中药学?答: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4.简述中药、本草、草药、中草药的联系和区别。答: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本草是古代中药名称,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混称。中药、本草与草药、中
10、草药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5.简述 雷公炮炙论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内容。答:雷公炮炙论为南朝刘宋时期雷教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 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简 述 本草拾遗在本草学方面的重要奉献。答:本草拾遗为唐代陈藏器所著,其重要奉献有:搜集了大量的民间药物,对 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扩展了用药范围,为丰富本草学的内容作出了奉献。根据药物功效,提出直、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7.简
11、 述 饮膳正要的成书年代、作者和内容特色。答: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著,为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均有论述,介绍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8.简 述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在药物的分类方法上的区别。答:神农本草经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 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 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 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本草纲目按药物自然属性的不同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
12、、禽、兽、人 共16部6 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9.简述 本草纲口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奉献。答:本草纲目拾遗为清代赵学敏所著,该书的重要奉献有收载药物921种,在 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 物716种。增收了大量的民间草药和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对 本草纲目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四、论述题1.试述 神农本草经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答: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该书在内容上首创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功效的不同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等。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神农本草
13、经为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且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奠定 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试述 本草经集注的成书年代、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答:本草经集注为梁 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该书重要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为:在 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长了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载药数量较 神农本草经有了成倍的增长。在药物分类方面,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首创“诸病通用药”。对药物的形态、性味、产地、采制、剂量、真伪鉴别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是 继
14、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第二部本草名著,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雏形。3.试述 新修本草的内容特点和学术价值。答:新修本草的重要内容特点是: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844种。书中增长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在保持 神农本草经原文的基础上,补充修订古书。内容丰富,既收集了外来药,又增长了民间经验用药。重要成就有:对本草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总结。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世界上由国家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4.试述 证类本草的成书年代、作者和重要奉献。答:证类本草为宋代唐慎微所著,载 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其重要奉献为:每药附有图谱,方药兼收,图文并重。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
15、富经验。每药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制资料。广泛引证,切合实际,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在本草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5.试述 本草纲目的体例特点。答:本草纲目的体例特点为:本草纲目以 证类本草为蓝本,在文前编辑了序例,介绍历代诸家本草、经史百家书目、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各论按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 共16部6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楚。每药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分别叙述,具体
16、地介绍了药物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栽培、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特点。6.试述 本草纲目的重要成就和奉献。答:本草纲目重要成就和奉献为:收载了一些民间药物和外来药物,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百病主治药部分,为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药物分类方法先进,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纲目清楚。药物记载内容精详,突出了辨证用药的中医理法特色。对历代诸家本草取其精华,纠其谬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且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影响远远超过了本草学范围,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17世纪
17、流传到国外,是世界上有名的药学文献。7.试举例说明清代本草研究的重要特点。答:在 本草纲目的影响下,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重要表现为由于医药学的发展,进一步补充修订 本草纲目的局限性,如赵学敏的 本草纲目拾遗。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由博返约,对 本草纲目进行摘要、精减、整理工作,如汪昂的 本草备耍、吴仪洛的 本草从新等。受考据之风影响,从明末至清代,不少学者从古本草文献中重辑 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不少医家对 神农本草经作了考证注释工作,如邹谕的 本经疏证、张 璐 的 本经逢原等。各 论第 八 章 解 表 药一、选择题(-)A 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
18、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有“呕家圣药 之称的药物是:A.柴胡 B.辛夷 C.升麻D.生姜 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2.羌活的性味是:A.辛、甘,温 B.辛、苦,温 C.辛、涩,温D.辛、咸,温 E.辛、酸,温答 案:B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拟定的。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故答案应选择B。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A.麻黄 B.白术 C.附子D.白芍 E
19、.细辛答案:D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媵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管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故答案应选择D。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A.麻黄、荆 芥 B.香篱、紫苏 C.生姜、桂枝D.麻黄、香蕾 E.防风、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
20、有麻黄、香焉、浮萍三味药,其它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故答案应选择D。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A.荆芥 B.香薰 C.桂枝D.细辛 E.荆芥答案:B答案分析:香塞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脸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阳气被阴邪所遏,故称阴暑证。前人称“香蕾乃夏月解表之药“。香雷治疗该证,常配伍厚朴、扁豆。故答案应选择B。6.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脱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A.防风 B.香需 C.细
21、辛D.紫苏 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的药物只有紫苏一味。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脱满闷、恶心呕逆者,紫苏尤为适宜,临床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故答案应选择D。7.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A.麻黄 B.杏仁 C.石膏D.甘草 E.桔梗答 案A答案分析: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宜肺气、开媵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媵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无汗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而其它四药虽皆可治疗咳嗽,但无发汗解表
22、之功。故答案应选择A。8.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A.麻黄 B.桂枝 C.香蕾D.荆芥 E.生姜答案:E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可以解鱼蟹毒的药物只有生姜、紫苏两味药。故本答案应选择E。9.功能止血的药物:A.荆芥 B.紫苏 C.防风D.麻黄 E.桂枝答案:A答案分析:发散风寒药中只有荆芥可以止血,常用治吐血、蒯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故答案应选择A。10.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A.羌活 B.白芷 C.藁本D.独活 E.细辛答案:A答案分析:虽然这五味药都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但因羌活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23、痛者,羌活首选。故答案应选择A。11.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A.紫苏 B.蕾香 C.佩兰D.荆芥 E.香菁答案:E答案分析: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夏天气候炎热,容易汗出,若用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恐其发汗太过而伤阳气和津液,而香箫有类似于麻黄的发汗解表作用而药力较缓,夏天常用香霜代替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故香蕾素有“夏月麻黄”之称。因此本答案应选择E。12.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是:A.羌活 B.白芷 C.藁本D.细辛 E.防风答案:B答案分析:白芷辛散温通,具有消肿排脓的功效,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其它发散风寒药
24、没有消肿排脓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3.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A.羌活 B.辛夷 C.藁本D.紫苏 E.荆芥答案:B答案分析: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其它四味发散风寒药没有通鼻窍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4.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A.麻黄 B.紫苏 C.羌活D.生姜 E.白芷答 案:D答案分析: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其它四味药物没有解药毒的作用。故答案应选择D。15.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A.风寒表证 B.阳虚水肿 C.妊娠呕吐D.鱼蟹中毒 E.脾胃气滞答案:B答案分析:
25、紫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没有利水消肿之功,一般不用治阳虚水肿。故答案应选择B。16.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A.荆芥 B.防风 C.香葡D.紫苏 E.桂枝答案:B答案分析: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其它四味药物虽能解表,但没有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17.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A.葛根 B.柴胡 C.升麻D.蔓荆子 E.淡豆豉答案:D答案分析:尽管本题五个备选答案均能发表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所致的病证。A、B、C、E均非对的选择。18.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基础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