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pdf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自测题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 页,总分1 2 0 分,考试时间1 2 0 分钟。2 .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 .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部分 二三四五得分第一部分(1-3 题2 1 分)1.按教材原文填空。(1)停杯投著不能食,。(李 白 行路难)(2),边秋一雁声。(社 前 月夜忆舍弟)(3)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 仲 淹 岳阳楼记)(4),到乡翻似烂柯人。(刘 禹 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5)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遥望明月祝亲人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首要是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和社会,从各个领域(A.yii B.yi)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神奇和美感。现在的教育,知识教学里(A.绰 绰 有 余 B.游刃有余),对知识的感受则不足。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化学、数 学 等 科 目 枯 逊 (A.躁 B.燥),但如果能够从更广阔的层面去认识这些知识,就会发现它们充满魅力。比如牛顿三定律,看似简单,实则简洁有力,充满对称美。它告诉人们,不管是太空还是地球,整个宇宙所三(A.遵循 B.遵照)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深刻解答了人们的疑惑,,,激发更多创新活力。(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
3、读音,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处:处:(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 _ _ _ _ _ _ _ 乙:(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能激发人们对更广阔领域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将叩开人们的创造之门让人们深入感受到科学的美和力量A.B.C.D.3.学校举办以“开展课后服务 丰富课余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材料一】课后服务是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
4、,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开始落实这一政策,开展延迟放学、“愿留尽留”的课后服务。【材料二】(1)【明含义】许多同学不明白什么是“课后服务”,请你根据材料为他们做简单介绍。(2)【巧回复】看到学校的通知后,有不少家长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里写下了留言。下面是“小叶爸爸”的留言,请你代替学校进行回复,以消除他的顾虑。小叶爸爸:“如果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多上了几节课,会不会加重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呀?”第二部分(4-1 8 题5 0分)一、(7 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5、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以情带景,记叙打猎场面,下片直抒胸臆,抒报国之志。B.江城子密州出猎通 篇 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这两首词的“过片”特点有所不同,破阵
6、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上下片内容各有所侧重的程式,下片词意紧承上片,抒情更加酣畅淋漓。5 .两首词都以“白发”作为意象,抒发感情却大为不同,请简要分析。二、(1 4 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 选 自 鱼我所欲也)【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玲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日:“主上宵阡、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玲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日:“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节 选 自 续资治通鉴 宋 纪 岳飞)【注】宵 肝(g a n):即宵衣食。宵,夜。肝,晚。天不亮就穿衣,天很晚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营第:建造住宅。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
8、)故事有所不辟也()(2)如假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率问:“天下何时太平?()7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B.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8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吴素服飞,愿与交欢。9 .【甲】文中孟子将“生”与“义”置于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从而阐发了 的观点。这里主要运用了论证的方法提出论点,说理深刻。【乙】文中写了岳飞孝敬母亲、听劝戒酒、这四件事,由此可以看出岳飞是一个 的人。三、(10 分
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谈语言王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
10、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 叫“故作姿态”。还有篇报道,出 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好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 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 能 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 果 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
11、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
12、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比如,我 曾 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 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
13、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t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 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i吾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10.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11.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12.对于
14、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13.概括本文语言特点。四、名著阅读(5 分)14.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水浒传句 中 的“他”是:关注情节 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中牢头施恩知道他曾打虎,勇不可当,为了巴结他,就吩咐手下好生照看,每天好酒好肉伺候着。施恩巴结武松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关注评价金圣叹评鲁达”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
15、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 结 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情节,具体分析鲁提辖“精细”。_五、(共 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小村鼓王李忠元他是个毛头小伙,一双黑黑的大眼,淡淡的眉宇间拧着一丝倔强。他的性格有些内向,在众人面前不爱吱声,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生活实在困难,就辍学返乡务农了。闲暇之余,邻里乡亲都爱打麻将、闲扯淡,他却与人背道而驰。家有祖上多年遗留的一面破鼓,弃之仓库一角而不用,父亲丢了几次,都被他偷偷地捡了回来。他爱这面鼓,即使对祖上的鼓王传奇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还是一到农闲时节就把这面鼓摆到院子里,轻轻敲打起来。起初,他并不懂得什么的律
16、乐感,只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就这样,他每天都要站在村口打上一阵,无论阴晴,雷打不动。小村人见了他,都远远地躲开,都说这孩子不务正业,都是念书给整傻了,整天敲一面破鼓,活像个精神病。当年念书都没念明白,现在敲鼓还能有多大造化?千万不要向他学习呀!”村里人用手指了指他的背影,训斥自家的孩子。他俨然成了反面教材。他呢,脸上略显一丝难堪,装作没听见。可是他一敲鼓,村里人竟然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就像面对一个疯子在啃丢在地上的西瓜皮,目光里有讽刺、挖苦,但更多的还是嘲笑,有的干脆“鼓王、鼓王”地叫着,就像在叫一个傻子。可他依然不为所动,沉溺于鼓槌和鼓面之间,将这面大
17、鼓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工具和承载理想的道具,双臂起落之间,鼓声隆隆,一时如醉如痴。但父亲面皮薄,受不了乡亲的白眼,几次喳圆“牛眼”对他疾声吼叫,训斥声在院子里起起落落,不绝于耳。他眼里嗡着泪,却依然故我,只是将自己的一腔怒火与悲愤倾注于鼓槌,在打鼓时多了几分力道,在隆隆鼓声里实现自我的宣泄与蜕变。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经历几度更选,他将打鼓坚持到了最后,自己也发生了质的蜕变。毕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敲着敲着,鼓点就着了道一般,渐渐地有了节奏韵律。他能根据时下流行歌曲敲出不同的鼓点,或欢快,或舒缓,或压抑;欢快时如激流涌泉,舒缓时如小河流水,压抑时如山泉呜咽总之,他在鼓槌起处,鼓声隆隆,震耳欲架,敲出
18、小村每一天的美妙乐章。只要他一敲鼓,村里人仍旧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不过,这时的小村人态度有了急转弯,他们就像在观察魔术大师在变魔术,连眼睛也不眨巴一下,生怕一眨巴眼就漏掉了哪个不该忽视的环节。有些年轻人天天围在他的身前背后,央求拜他为师,他则一一应允,指导他们从入门学起,手把手地耐心细致地传授,在小村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学鼓风”,就连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都来找他学打鼓了。父亲年岁越来越大了,看到他将一面破鼓鼓弄到了极致,真的弄出了名堂,再也不唠叨了。当收徒时一个个新徒弟大包小包送上拜师礼的时候,父亲笑眯眯的眼神终于让他凝结在心里的“结”土崩瓦解。这些年,小村人生
19、活步步登高,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家家都买了一面鼓,他率领大家以鼓为乐。在农闲之余,乡亲们以打鼓这种文娱方式来强身健体,在打鼓中寻找人生的真谛和快乐。(也是打鼓健身运动的发起人,有了乡亲们的参与,他打鼓更欢了,简直进入了痴狂状态。打鼓时,他紧闭双眼,相由心生,将一身精力贯注于鼓槌上,双肩抖动,鼓槌一上一下,鼓声流汇成河,肆意流淌。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小村每年组织一次鼓王选拔大赛,在全村善鼓者中选出一位鼓王,五年来他都无一例外地摘得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村鼓王”。近两年,小村办起了秧歌队,他和乡邻们轮番上阵,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演绎得如火如荼。小村鼓声隆隆,吸引了很多外地人驻足观看,就连一些老干部、
20、老教师也来瞧热闹。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将他的故事写成新闻报道,“小村鼓王”因此得以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人怕出名猪怕壮。当地政府找到他,说要聘他做文化站长,却被他婉言谢绝了。第二年春天,正当村里人争相竞争年度鼓王的时候,他却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了小村。他说自己底子薄,要出去学习一下,进修一下乐理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争 取 做“中国鼓王”。他走的时候,小村上空依旧鼓声隆隆。f e 是笑着走的。(选自2 0 2 1 年 第 1 期 安徽文学,有删改)1 5 .请依据文章内容,从“他”的视角梳理小说情节,补全下列内容。辍学务农爱上打鼓一 一打鼓有成传授技艺一 f为梦离村提升自己1 6 .文章第段介绍“他
21、”的性格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 7 .批 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从修辞手法或心得体会角度为文中第段划线句子做批注。1 8 .本文在情节安排上善用对比,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第 三 部 分 写 作(1 9 题5 0 分)1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 以“在路上”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自测
22、题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 页,总分1 2 0 分,考试时间1 2 0 分钟。2 .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 .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4 二得分富二部分第部分三四五第一部分(1-3 题2 1 分)1 .按教材原文填空。(1)停杯投著不能食,(李 白 行路难)(2),边秋一雁声。(社 前 月夜忆舍弟)(3)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 仲 淹 岳阳楼记)(4),到乡翻似烂柯人。(刘 禹 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5)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遥望明月祝亲人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戍鼓断人行.波
23、澜不惊 .一碧万顷.怀旧空吟闻笛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详解】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茫、戍、澜、顷、赋、婵、娟”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首要是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和社会,从各个领域(A.yu B.yi)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神奇和美感。现在的教育,知 识 教 学 里(A.绰 绰 有 余B.游刃有余),对知识的感受则不足。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化学、数学等
24、科目枯z。(A.躁B.燥),但如果能够从更广阔的层面去认识这些知识,就会发现它们充满魅力。比如牛顿三定律,看似简单,实则简洁有力,充满对称美。它告诉人们,不管是太空还是地球,整个宇宙所三(A.遵循 B.遵照)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深刻解答了人们的疑惑,_.激发更多创新活力。(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处:处:(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 _ _ _ _ _ _ _ 乙:(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能激发人们对更广阔领域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将叩开人们的创造之门让人们深入感受到科学的美
25、和力量A.(1).A(2).甲 A【小问1 详解】B.B.乙 A (3)CC.D.“领域”读 作“l i n g y M ,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或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故选A o“枯燥”读 作“k i i z a o”,指干枯,干燥或单调,无趣味,没意思或者无聊。故选B o【小问2 详解】甲:A.绰绰有余,形容非常宽裕,用不完;B.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句中用于形容现在的教育中知识教学非常多,与技术经验解决问题无关,应 用“绰绰有余”:故选A o乙:A.遵循,指遵守、遵从,一般是依旧已知的东西进行创造活动。B.遵照,依照,一般指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河北省 保定市 定州市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