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全册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表格式全册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式全册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pdf(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学设计学 校班 级学科名称任课教师X X 小学五(X)语 文X X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 目 语文 年 级 五 主 备 人X X X授课人 总课时课题1.白鹭课型 新 授 课时 1学习目标1.认 识“鹭、嫌、喙”等 8 个生字,会 写“素、鹤”等 1 1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 个句子的意思。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 活 实 际 理 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师 出 示 图
2、 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 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三、,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一“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3.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
3、对比图。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 听 课 文 6-1 1 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四、赏 读 6-1 1 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1.范 读 课 文 6-1 1 小节。(音乐稍低)猜谜语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初读课文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指 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 ,平舌音“增”,指 导“鹤、嫌”的书写。再读课文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顺课文。赏
4、读 1-5 自然段1.自 由 朗 读 课 文 1-5 自然段,体会白鹭 诗 一 般 的“精巧美”。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 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2 .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3 .布置学生自读自悟:4 .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指名集体交流,体 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内心感受。五、赏读全文,总结全文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
5、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 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六、布置课外作业:阅读类似课文 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赏 读 6-1 1 自然段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展 示 画 面“低飞图”及 第 8小节的内容。板书设计:1.白鹭散文诗精巧:色 素 身 段水中垂钓图空中低飞图课后反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 目 语文 年级 五 主 备 人X X X授课人 总课时 课题2.落花生课型 新授 课时 1学习目标1.认 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 写“亩、播”等8个字,会
6、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2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3 .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教学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P P T准 备 课 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 花 不 结 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板书课题。)2.导入新课。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 生 为 什 么 叫“落花生”。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 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 这个笔名
7、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疏通字词。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1)要特别注意正音:“榨”是翘舌音,读z h4,不读出“空地”的“空”读第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书写指导写字:“慕”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不 要 写 成“目”,下部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小”;“亭”下 面 是“丁”,注意不要 写 成“子”;“吩咐”都 是“口”字旁;“亩”和“播”都有 一 个“田”字。(2)新词理解。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
8、关花生的常识)。(2)排火车读生字:亩(m t i)播(b O)浇(j i d o)吩咐(f e n f u)亭(t i n g)榨(z h d)慕(m i l)矮(3 i)爱 慕:由 于 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体 面:(相 貌、样 子 或 穿 着)好 看;有 气 派。三、再 读 课 文,整 体 感 知。1.指 导 学 生 分 角 色 有 感 情 地 朗 读。2.引 导 学 生 整 体 把 握 课 文 内 容,理 清 课 文 脉 络。课 文 围 绕 花 生 讲 了 哪 些 内 容?(课 文 以“落 花 生”为 题,写了一家人种花生、收 花 生、吃 花 生 和 议 花 生 的 事。)第 一 部
9、分(第1自然段):写 种 花 生、收 花 生。第 二 部 分(第2自然段):母 亲 提 议 过 收 获 节,并 做 了 准 备。第 三 部 分(第3 15自然段):父亲对花生品格的 赞 扬,使 我 们 对 花 生 产 生 了 敬 佩 之 情。四、课堂小结(1)朗 读 第1自然段,思 考:这一自然 段 描 写 了 哪 些 方 面 的 内 容?(写种花 生、收 花 生。)(2)朗 读 第2自然段,思 考:这一自然 段 主 要 写 了 什 么?(母 亲 提 议 过 收 获 节,并做了准备。)(3)整 体 感 知 课 文 内 容(事 情 发 展 顺序):a、课 文 先 写(种 花 生、收 花 生),再
10、 写(吃 花 生),最 后 写(议 花 生)。b.概 括 每 部 分 内 容。板 书 设 计:落花生种 花 生、吃 花 生、议花生课 后 反 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 目 语文 年级 五 主 备 人X X X授课人 总课时 课题2、落花生课型新授课时2学1.有 感 情 地 分 角 色 朗 读 课 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2E写 了 哪 些 内 容。习目标2.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重点难点难点: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课,导入
11、新课。1.指 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复习旧知: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别。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花生的特点及爸爸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2.讨论:花生的特点是什么?(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引导生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出示第1 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花 生 桃 子、石榴、苹 果 位 置 埋 在 地 里 高 高 地 挂 在 枝 头 外 表 矮 矮的 鲜 红 嫩 绿
12、有 无 果 实 挖 起 来 才 知 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 个读桃子、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2)出示父亲的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 文 围 绕“落花生”写 了 哪 些内容?1.默读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思考:收获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样?(抓 住“居然”读 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1)对比读句子,体
13、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来教育孩子 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三、回顾课文,开展活动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课堂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四、布置作业(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 头 苦 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交流小练笔,板书设计:落花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课后反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 目 语文 年级
14、 五 主 备 人XXX授课人 总课时课题3.桂花雨课型新授课时1学习目标1.认 识“篓、杭”2个生字,会 写“兰、篓”等1 0个字,会写等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桂花、木兰花”重 点 重 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教学、里传难点对家乡的怀念。准备 却什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1 .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一一桂花(师板书:桂花)2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一一桂花雨(师板书:雨 齐 读 课 题)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
15、“缠”为前鼻韵母,而“饼”是后鼻韵母。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1 .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5)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浸”)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4 .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
16、间有多长呢?(“邻居”“整个村子”“全年”)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 花 糕,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
17、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2.小结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五、布置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门前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板书设计:桂花雨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课后
18、反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 目 语文 年级 五 主 备 人X X X授课人 总课时教师活动课题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课型习作课时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韦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重点难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限时抢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
19、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 一 写“我的心爱之物”吧。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心爱之物)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限时抢购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要求:(1)说一说它是什么。(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2汇报自己的选材。(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
20、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六、小结:(出示课件7)限时抢购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
21、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说心爱之物说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写作练习交流写作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板书设计: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课后反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主 备 人XXX授课人 总课时工课题5.搭石课型 新授 课时 1学习目标1.认 识“汛、谴”等 6 个生字,会 写“汛、挽”等 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理 解“无名、汛期”等词语。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2、,并受到熏陶。重点难点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题目,导入新课。同学们,请读一下课题,并说出你们的问题。(出示 课 件 1)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搭石吗?它有什么用呢?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搭石)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出示课件 2)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2.互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3)谴责 俗语 协 调
23、 有 序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汛 期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1.学习第一自然段。生自由读。(出示课件4)师:(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理解体会。平 整 方 正 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2)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乡亲们的善良、质朴。师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质朴。2.学习2-4自然段。(出示课件5)(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想,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2)“风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搭
24、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生读,师总结:用问题导入,学生被激发兴趣,引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学生精读课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好好体会家乡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带着上面的问题朗读课文。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5、搭石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课后反思:XXXXX中心小学课时教案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主 备 人XXX授课人 总课时上课题5.搭石课型 新授 课时 2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以及乡
25、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灵美,并受到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重点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私教子学 课件准备 珠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新授课。1.师: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的搭石。就是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交流反馈,出示重点句。(出示课件9)“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这句话说了什么事?体现了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格 式全册 教案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年级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