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N-14 0-16 Na-23 Mg-24 Al-27Si-28 S-3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
2、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A【解析】【详解】A.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常用于高压变压器的开关外包装和器件,A 正确:B.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Ch和 MgO,C 错误;C.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错误;D.由于Fe2+、Fe?+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多,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 错误;故答案为:A。2.茯苓新酸DM是从中药茯苓中提取的一种化
3、学物质,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IOOCOHCH3OOC 1:Y+;H,其中:Y 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L 一 1十A.原子半径:YX B.YH;的电子式为:月H:Y:H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X D.X 与 Y 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答案】C【解析】【分析】由 可 用 于 测 定 文 物 年 代 可 知,Y 为 C 元素;由核反应方程式可知,X 为 N 元素。【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故 A 正确;B.CH;为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阳离子,电子式为 巨,故 B 正确;H:C:HC.元素的
4、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则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 c 错误;D.碳元素可以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烧类化合物,氮元素可以与氢元素形成的氯化物可能为氨气、联氨,则碳元素和氮元素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故 D 正确;故选C。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F2与浓H2s0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B.NaOH是强碱,因此钠盐的水溶液不会呈酸性C.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溶解CO2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D.KMn O q与H2 c2。4的反应中,M d+既是还原产物又是催化剂【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氟化硅和水,氟化钙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氟化
5、氢,则糊状混合物中的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故A正确;B.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钠盐,在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故C正确;D.酸性高钵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镒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硫酸镭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生成的硫酸镒能做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钵离子既是反应的还原产物又是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 o8.Li B 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Li B r工艺流程如下:BaS H2SO4 Li2cO3滤 渣 气
6、体浓 缩.Li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原工序逸出的B”用N a O 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 2 c o3+2 HB r=CC)2 T+2 Li B r+HQD.参与反应的 n(B r 2):n(B aS):n(H2 s oJ 为 1 :1:1【答案】A【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氢澳酸中含有少量的澳,加入硫化钢将漠还原生成澳化钢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钢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漠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澳化锂。【详解】A.还原工序逸出的B n用N aO 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演
7、化钠和嗅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漠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说法错误;B.除杂工序中产生滤渣为硫酸钢和硫,硫属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而硫酸钢属于离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可溶于煤油,而硫酸钢不溶于煤油,因此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B说法正确;C.中和工序中,碳酸锂和氢溟酸发生反应生成溟化锂、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i2co3+2HBr=CO2f+2LiBr+H2O,C 说法正确;D.根据电子转化守恒可知,溟和硫化钢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硫酸馔的化学组成及专贝元素守恒可知,n(BaS):n(H2so4)为1:1,因此,参与反应的n
8、(Br2):n(BaS):n(H2so4)为1:1:1,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9.某水样中含一定浓度的CO;、H C O,和其他不与酸碱反应的离子。取10.00mL水样,用O.OlOOOmobL的HC1溶液进行滴定,溶液pH随滴加HC1溶液体积Y(HC1)的变化关系如图(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K(HCl)/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水样中c(CO:尸0.01mo1L-iB.a 点处 c(H2co3)+c(H+)=c(OH)C.当V(HCl)W20.00mL时,溶液中c(HCO?)基本保持不变D.曲线上任意一点存在 c(CO:)+c(HCO;)+c(H2co3)=0.03mol
9、U【答案】C【解析】【分析】向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后发生如下反应C 0:+H+=HCO;、HCO;+H+=H2co3,则滴定时溶液pH会发生两次突跃,第一次突跃时碳酸根离子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第二次突跃时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碳酸,由图可知,滴定过程中溶液pH第一次发生突跃时,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0.00m L,由反应方程式CO;+H+=HCO;可知,水样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2m oi/L,溶液pH第二次发生突跃时,盐酸溶液的体积为a有皿嫉,一 口 .十 3 田谷、,O.o 1000mol/L X(0.0500L-0.0200L-0.0200L)
10、50.00m L,则水样中碳酸氢根高子的浓度为-U.U 1 UUL=0.01mol/Lo【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样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2mol/L,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a 点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恰好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可溶性碳酸氢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为c(H2co3)+c(H+)=c(0H)+c(CO j ),故 B 错误;C.由分析可知,水样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为O.Olmol/L,当盐酸溶液体积HHCl)S20.00mL时,只发生反应CO:+H+=HCO;,滴定时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为0.01000mol/L x 0.0100L+0.01000mol/L x
11、V(HC1)O.O1OOL+V(HC1)=0.01mol/L,则滴定时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不变,故 C 正确;D.由分析可知,水样中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之和为0.03m ol/L,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CO)+c(HCO;)+C(H2C03)=0.03 m ol/L,滴定加入盐酸会使溶液体积增大,则溶液中 c(CO)+c(HCO;)+c(H2co3)会小于 0.03 m ol/L,故 D 错误;故选C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
12、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0.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其中X、Y、Z、R、Q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IA z-Q-I Iz /Y、IA z-Q-X三YIIZA.在两种化合物中,X、Y、Z、R、Q 均满足最外层8 电子稳定结构B.X、Y、Z、R、Q 中,R 的非金属性及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均最强C.将装有YZ2气体的透明密闭容器浸入冰水中,气体颜色变浅D.Z 的某种同素异形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X、Y、Z、R、Q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由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示
13、意图可知,X、Y、Z、R、Q 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分别为4、3、2、1、5,则五种元素分别为C 元素、N 元素、0 元素、F 元素、P 元素。【详解】A.由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化合物中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0,不满足最外层8 电子稳定结构,故 A 错误;B.C 元素、N 元素、O 元素、F 元素、P 元素中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故 B 正确;C.红棕色二氧化氮转化为无色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变浅,则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透明密闭容器浸入冰水中,气体颜色变浅,故 C 正确;D.
14、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臭氧层破坏会造成环境污染,则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故 D 正确:故选A。11.在 EY沸石催化下,蔡与丙烯反应主要生成二异丙基蔡M 和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和 N 互为同系物 B.M 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C.N 的一澳代物有5 种 D.蔡的二澳代物有10种【答案】CD【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M 和 N 均属于二异丙基蔡,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其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不互为同系物,A 说法不正确;B.因为蔡分子中的10个碳原子是共面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异丙基中最多可以有2 个碳原子与苯
15、环共面,因此,M 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B 说法不正确;C.N 分子中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因此其一澳代物有5 种,C 说法正确;D.蔡分子中有8 个 H,但是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分别用a、B表示,其分别有4个),根据定一议二法可知,若先取代a,则取代另一个H的位置有7 个;然后先取代1 个B,然后再取代其他仇 有 3 种,因此,蔡的二溟代物有1 0 种,D说法正确;本题选C D。1 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能在较低电压下获得氧气和氢气的电化学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 为阳极B.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生成气体M与 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催化剂D.
16、反应器 I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F e(CN)6 3 +4 O H =4 F e(CN)6 L+O 2 T+2 H 2。A【答案】B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I,a电极 阳极,碱性条件下 F e(CN)6 F 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F e(CN)6 F 离子,催化剂作用下,F e(CN)6 3 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 F e(CN)6 L 离子、氧气和水,b电极为阴极,水分子作用下D H P S 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 H PS 2 H 和氢氧根离子,催化剂作用下,D H PS 2 H 与水反应生成D H P S 和氢气,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阴极室向阳极
17、室移动,则 M为氧气、N 为氢气。【详解】A.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故 A错误;B.由分析可知,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阴极室向阳极室移动,则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 B 正确;C.由分析可知,M为氧气、N 为氢气,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气和氢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 C 错误;D.由分析可知,反应器I中发生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F e(CN)6 3 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Fe(CN)64一 离子、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CN)6p+40H催化剂A4Fe(CN)64+O2T+2H 2O,故 D 正确;故选BD。13.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
18、,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乂:丫;Y=Z。反应的速率V=k|C(X),反应的速率V2=k?c(Y),式中k:k2为速率常数。图甲为该体系中X、Y、Z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和的lnk,曲线。下T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c(X)的减小,反应、的速率均降低B 体系中 v(X尸v(Y)+v(Z)C.欲提高Y 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D.温 度 低 于 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决定【答案】AB【解析】【分析】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的代表的是X,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代表的是Z,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代表的是Y;由图乙中的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北省 高考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