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pdf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试题地理学科考试时间:9 0 分 钟 分 值:1 0 0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6 0 分)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进行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 季 的“天然凉棚”,是我国最大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如 图 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i.图中I in 区 域()A.有明确的边界图例1 1 I高原坝地产区 n高
2、海拔山地产区匚二ni河谷及盆地产区B.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完全一致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D.为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而划分2.反季节云菜外运,从根本上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具有()A.差异性B.整体性C.层级性D.开放性3.云南的反季节蔬菜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夏季的种植区与外调区搭配正确的是()A.III“云菜入甘”B.H“云菜入粤 C.I“云菜入辽”D.HI“云菜入桂”【答案】1.D2.A3.B【解析】【1题详解】区域一般分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候两大自然要素。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内部自然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B 错误;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
3、有明确界线的,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A错误;图中i n i区域属于同层次的不同区域,c 错误;图 中 i in 区域是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是为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而划分,D 正确。故选D。【2 题详解】云南地理环境独特,是我国最大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反季节云菜外运,从根本上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区域之间热量、水分差异,导致农作物类型存在差异,A 符合题意,排除BCDO故选A。【3 题详解】甘肃(甘)有河西走廊,发展河谷农业,不需要云南调入,A 错;辽宁(辽)纬度位置较高,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也能种植喜凉的蔬菜,不需要从云南调入,C 错;广西(桂)冬季气候温和,是我国的“
4、冬菜篮子”,D 错;广东夏季气候炎热,无法种植喜凉的蔬菜,而云南夏季有“天然凉棚”,能为广东(粤)提供喜凉蔬菜,B 对。故选 Bo【点睛】区域是指一定地域空间,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一般分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候两大自然要素,而不是单一指标;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贵州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多数是 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该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工匠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后用作房屋的墙体或瓦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作为瓦片和墙面,石板能够
5、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仍需要更换,原因最可能为()A.雨水侵蚀性较强 B.原有石板易风化 C.石板抗腐蚀性差 D.新石板美观舒适5.石板房的设计特点、目的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符的是()A.屋顶倾斜-收集雨水 B.窗子较小-抵御风沙C.房基较厚减少冻融 D.石质地板一一平整防潮【答案】4.B5.D【解析】【4 题详解】题干表明该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A 错误;该石板抗腐蚀性较强,C 错误;更换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美观,D 错误;题干指出布依族盛产的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最后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表明其层理更明显,此特性是页岩的性状,页岩是黏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作用形成,长期经
6、太阳照射易风化破碎,B正确。故本题选择B。【5题详解】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不用石板来收集雨水,并且房屋顶为倾斜设计利于排水,A项错误;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风沙天气较少,B项错误;贵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不易受冷冻影响,C项错误;该地降水量多,故天气潮湿阴暗,通过铺石质地板,可以防潮且平整,D正确。故本题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民居是我国当地居民长期积累的民间建筑艺术的结晶,不同的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与风格不同,气候、地形、原料等是影响其建筑特点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资源诅咒”理论,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有利条件,反而
7、会成为一种限制。如 图 为1990-2010年云南省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图,据此完成下人均GDP年均增长率(%)6.下列年份中,云南省“资源诅咒”现象表现最明显的是()A.1990 年 B.1996 年 C.2001 年 D.2009 年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是()A.山西省 B.四川省 C.上海市 D.辽宁省8.云南省为摆脱“资源诅咒”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关停资源开采企业A.B.C.D.【答案】6.D7.C8.B【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2009年云南能源开发增长率超过1990年、1996年和20
8、01年,但人均G D P增长却低于这三个年份,由此可知,2009年云南省“资源诅咒”现象较其他三个年份表现得更明显。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7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四个选项中,上海市能源、矿产等资源贫乏,其“资源诅咒”最不明显。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8 题详解】加大开采力度会加剧资源枯竭,不能摆脱“资源诅咒”,错误;关停资源开采企业会对经济发展不利,且不现实,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减轻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摆脱“资源诅咒”,、正确。因此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睛】资源诅咒是一个经
9、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东北林草交错区(如左图)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该地针对公路建设产生的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如右图)。植生袋内部填充有土壤和营养物质,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且随着时间推移,植生袋会愈加牢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0c9.生态修复中采用的植生袋可()拦水保肥防寒抗冻A.B.C.D.1 0.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成因有()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蚀
10、气候过渡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干湿过渡区,降水变率小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受风力侵蚀A.B.C.D.【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 可知,植生袋透水,利于水的下渗,增加土壤湿度,起到拦水作用,正确。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利于保肥,促进植被的生长修复,正确。植生袋主要功能是利于植被的生长,袋内植被生长后会露出袋外,无法防寒和抗冻,、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由图可知,东北林草交错区位于大兴安岭附近,为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附近,降水变率大,季节分布不均,、错误。大
11、兴安岭地区以山地为主,且降水集中变率大,易发生水蚀,水土流失较大,植被生长困难,正确。该地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风力大,易受风力侵蚀,影响植被生长,成为生态脆弱区,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生态环境脆弱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阐述:内因: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比较小,构成环境的因素比较单一,动植物种类比较简单,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外因:主要的外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使环境的整体结构发展变化,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潜流为浅层地下径流。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不同粒径的砂石及除磷脱氮菌种物质为填料,通过阶梯式分布,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生态治污工程。
12、下图为“某潜流湿地示意图”。据此完成湿地剖面1 1.降水强度相同条件下,与潜流增量呈负相关的是()A.土质疏松程度 B.降水历时长度12.该潜流湿地()A.沉淀池进水少于涵闸段出水C.芦苇主要作用为促进水循环13.该工程适用于处理()A 小区生活污水 B.矿区洗矿废水C.地形坡度大小 D,植被覆盖高低B.涵闸段较窄,加速水质净化D.顺水流方向,砂石颗粒变细C.平原农田退水 D.工厂冷却用水【答案】H.C12.D13.A【解析】【分析】【1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潜流为浅层地下径流。由所学知识可知,降水强度相同条件下,土质疏松程度高、降水历时时间长、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降水的下渗,与潜流增量呈
13、正相关;地形坡度大,不利于水的下渗,与潜流增量呈负相关;依据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 正确。故选C。【12题详解】由材料信息“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不同粒径的砂石及除磷脱氮菌种物质为填料,通过阶梯式分布,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生态治污工程”可知,进入沉淀池的水经过湿地下渗后,到达涵闸段的水较少,沉淀池进水多于涵闸段出水,A 错误。涵闸段较窄,加速水的流速,不能加速水质净化,B 错误。芦苇主要作用为促进水循环,吸附和沉降水中污染物,净化水质,C 错误。顺水流方向,随污染物的减少,砂石颗粒变细,D 正确。故选D。【13题详解】由材料信息“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不同粒径的砂
14、石及除磷脱氮菌种物质为填料,通过阶梯式分布,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生态治污工程”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工程适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A 正确。矿区洗矿废水污染较严重,潜流湿地不足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B错误。平原农田退水不需要除磷脱氮菌,C错误。工厂冷却用水是热水,不适宜用潜流湿地来处理,D错误。故选A。【点睛】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的作用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等。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它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有效调节了大气组分。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的故乡”之称,是我国最大的专
15、业化森林资源型城市,现已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 007年确定其为国家首批1 2 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人口规模阻 妙动力c0M资源枯金资幼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时间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1 4 .影响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阻力是()环境的恶化资源开发人口规模小人才规模小A.B.C.D.1 5 .伊春市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潜力有()大力开发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矿产资源A.B.C.D.【答案】1 4.C 1 5.D【解析】【1 4 题详解】阅读城市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图可知,环境变化、资源枯竭、人口规
16、模为阻力;资源开发、资金、人才、技术为动力,伊春市由于森林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恶化,阻碍城市发展,正确;合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城市的发展,错误;合理的人口规模对城市发展的阻碍较小,所以伊春人口规模较小,不一定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错误;人才促进城市发展,人才规模较小,成为城市转型的阻力,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大力开发森林资源会加速森林资源的枯竭,较难促进城市发展,错误;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美化环境,正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有助于经济发展,正确;开发矿产资源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伊春市矿产资源并不丰富,错
17、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措施:对传统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拓宽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体现在科技、就业、投资、产业迁移等各个方面。左图为长三角各城市位置图,右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图 例 城 市/河 流 及 湖 泊 运 河 省 级 界嘉兴10%宁波5%南通10%扬州1%常州4%镇 江 湖 州 泰 州7%3%2 2%苏州40%reis?3%无锡、12%杭州9%16.上海与苏州、
18、无锡地区的经济联系强度明显大于上海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政策 B.历史文化 C.距离 D.城市等级17.下列关于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州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重超过1/2B.上海对等级较高城市的辐射强度大于等级较低城市C.苏州、无锡、嘉兴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低D.杭州对上海的经济辐射力有一定的削弱作用【答案】16.C17.D【解析】【16题详解】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成反相关,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苏州、无锡距离上海较南京近,所以其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南京大,C 正
19、确;政策、历史文化、城市等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ABD错误,所以选C。【17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苏州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重为4 0%,不 到 1/2,A 错误;苏州、无锡、嘉兴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较高,C 错误;南京城市等级较高,但其与上海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受上海的辐射较弱,B 错误;与上海相比,杭州作为次一级的经济中心,自身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力,会对上海的经济辐射力有一定的削弱作用,D 正确,所以选D。【点睛】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
20、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H镇是我国最大的湘莲(如图)种植、加工基地,湘莲种植加工已有千年历史。H镇的湘莲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H 镇湘莲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将莲子的种植、加工、湘莲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提升湘莲产业的层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促 进 H镇新型创意湘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种植技术 B.湘莲品质 C.种植规模 D.创意设计19.H镇湘莲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有利于H镇()A.扩大湘莲种植规模 B.增加农民就业机会C.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扩大人口规模【答案】18.D19.C【解析】【
21、18题详解】读题可知,H 镇湘莲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将莲子的种植、加工、湘莲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提升湘莲产业的层次,说明促进H 镇新型创意湘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意设计,D 符合题意;种植技术、湘莲品质、种植规模,只能说明该地区湘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产量高、品质好,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题详解】H 镇湘莲产业由传统加工产业向新型创意产业转化,有利于H 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C 符合;扩大湘莲种植规模可以增加产量,不是有利于新型创意产业转化,A 错误;新型创意产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不是农民,B 错误;扩大人口规模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不大,D 不
22、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创意经济也称创意产业、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等。它最先由英国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为了解决黄河洪涝问题,国家在黄河与渭河交汇处潼关下游规划建设三门峡水电站。1960年 9 月三门峡水电站建成蓄水之后,原本潼关以上的渭河下游是冲淤平衡河段,就逐渐转变为淤积河道。下图示意19102010年渭河下游自然裁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弯道形成-目然裁穹2 0.渭河下游由冲淤
23、平衡河段转变为淤积河道的主要原因是()A.河床岩石坚硬,不易侵蚀C.流域植被破坏,泥沙增加B.流域降水增多,D.水库水位抬升,下泄受阻落差减小21.修建三门峡水库后,渭河下游裁弯取直()A.弯道数量增加,裁弯速度减慢B.弯道数量增加,裁弯速度加快C.弯道数量减少,裁弯速度加快D.弯道数量减少,裁弯速度减慢2 2.渭河下游最容易产生自然裁弯的月份是()A.2 月 B.5 月C.7 月D.11 月【答案】20 D21.B22.C【解析】【分析】【2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水库建成前,渭河下游冲淤平衡,水库建成后,河段转变为淤积河道,其原因主要是水库水位抬升,落差减小,河流冲淤能力减弱,泥沙淤积严重,
24、D 正确。河床岩石与淤积无关,A 错误。降水增多,流量加大,冲淤能力强,B 错误。流域植被没有发生破坏,C 错误。故选D。2 1 题详解】由图可知,水库建成后,弯道增多,但裁弯取直的速度加快,所用时间缩短(线段的长度对比可以得出),B 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由图可知,自然裁弯月份主要发生在7 月,7 月流域降水量大,河流容易形成洪峰,容易出现决堤,产生裁弯取直,C 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渭河与水库修建形成的淤积与裁弯取直。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对渭河的泥沙淤积带来较大的影响,由冲淤平衡河段转变为淤积河道,加快了渭河下游的裁弯取直。我国西藏自治区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郑州市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地理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