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二轮复习三第1讲 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素养作业.pdf
《2023届二轮复习三第1讲 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素养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二轮复习三第1讲 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素养作业.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三电场与磁场第1讲 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提升专题素养、分层训练测效果一)保分综合练1.(20 21 全国乙卷,1 5)如图a,在一块很大的接地金属平板的上方固定一负电荷。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平板上表面产生感应电荷,金属板上方电场的等势面如图b中虚线所示,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都相等。若将一正试探电荷先后放于M和N处,该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大小分别为F“和F、,相应的电势能分别为E洲和口,则(A )/-”,*:Z-:.EpN B.FM FN,E pQ E pNC.R K FN,EpMEpN D.FM F、,EpMEpN解析:等势面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故N点的电场强度大于M点的电场
2、强度,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在N点受到的静电力大,即F R FN;在负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离负点电荷越近,电势越低,正试探电荷的电势能越小,故 夕M N,EPM EPN,A正确。2.(20 21 江苏卷,2)有研究发现,某神经细胞传递信号时,离子从细胞膜一侧流到另一侧形成跨膜电流,若将该细胞膜视为1 X I O-8 F的电容器,在2 m s内细胞膜两侧的电势差从-7 0 mV变为30 mV,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D )A.1.5 X 1 0 7 A B.2X 1 0 7 AC.3.5 X 1 0 7 A D.5 X 1 0 7 A解析:根据 Q=C U,可 矢 口 Q=C U=1 X 1(
3、8 (3O+7 O)X 1 O 3 C=1 X 1 O 9 C,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I 丹=白 瞿 A=5 X 1 0 7 A,故选D。3.(20 22 福建龙岩三模)(多选)如图所示,空间有a、b 两个点电荷,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为轨迹上的两点,则(C D )A.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B.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大C.a、b 为异种电荷,a 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D.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减小解析:由于不清楚a、b 两个点电荷的电性和带电粒子的电性,故不能确定电场线的指向,不能确定M、N两点的电势高低,A 错误;M点处的电场线比较稀疏,N点
4、处的电场线比较密集,故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小,B 错误;由图中电场线分布可知,a、b 为异种电荷,且b附近电场线更密集,故a 的电荷量小于b 的电荷量,C 正确;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从 M点运动到N点受到的静电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静电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D正确。4.(2022 安徽合肥三模)在x轴上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Qi、Q%Q2位于坐标原点0处。两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x轴正半轴上的电势。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X3处电势 最高,电场强度最大B.Qi带负电,Q2带正电C.Q)的电荷量小于Q?的电荷量D.电子从xi处沿x轴移动到X2处,电势能增加解析:根据E
5、=华可知,*x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X3处电势.最高,电场强度为零,A错误;由图可知,x-0时,*-8,说明Qz带负电,而在整个空间存在夕0的区域,说明Q1带正电,B错误;在X3处电场强度为零,说明两个点电荷在该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E=k$可知,Qi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C错误;电子从XI处沿X轴移动到X2处,静电力对电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正确。5.(2022 山东泰安二模)如图所示,4 A B C是圆的内接三角形,NBAC=63.5,0为圆心,AC为直径,半径R=5 cm。有一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方向与圆周在同一平面内,取0点电势为零。A处的粒子源向平面内各个方
6、向发射初动能均为8 eV、电荷量为+e的粒子,其中到达B点的粒子动能为12 eV,到达C点的粒子电势能为-4 eVo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取sin 530=0.8 o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A.25 V/m B.50 V/mC.100 V/m D.200 V/m解析:根据电势能表达式Ep=ec=-4 eV,可知粒子在C点的电势为般=-4 V,根据 UA O=UO C=(P O-0)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M点与N点,形成一个以M N 延长线上0点为球心,电势为零的等势面(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 为M N 连线上的一点,S 为等势面与直线M N 的交点,T 为等势面上的一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2a!-QA.P点电势低于S点电势B.T点电场强度方向指向0点C.除无穷远处外,M N 直线上还存在两个电场强度为零的点D,将正试探电荷q。从 T点移到P点,静电力做正功解析:根据电场叠加可知,直线上M、N间的电场强度水平向右,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P 点电势高于等势面与MN交点处电势,则P点电势高于S 点电势,故A错误;由题意知,在N点左侧电场强度不可能为零,则N点右侧,设M、N距离为L,根 据 产%=2,可知除无穷远处外,直线MN上电场强度为零的点只有一个,故C错误;由A选项分析可知,T点电势低于P 点电势,则正电荷在T 点的电势能低于在P 点的电势能,将正
8、试探电荷q。从T点移到P点,电势能增大,静电力做负功,故D错误;如图所示,设等势圆的半径为R,与MN的交点为A,AN距离为 x,MN距离为L,T二M p N o is、一J根据小,结合电势的叠加原理,A、S 满 足 产 见,凸 鲁=萨,解 得x L-x x L+2R-X 2R-XX=g,R=y,由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可知T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必过等势面的圆心,0 点电势。=上空-苧等,可知。T 点电场方L十 一 乙 L3 3向指向0 点,故 B正确。8.(2022 安徽宣城二模)(多选)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绝缘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和两根原长均为L 的轻弹簧,两根轻弹簧
9、的一端与小球绝缘相连,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杆上相距为2L的A、B两点,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已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列嘿,小球在距B 点?的 P 点处于静止状态,Q 点 距 A 点,重力加速度为g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D )A.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安也B.若小球从P点以初速度v。沿杆向上运动,恰能到达Q点,则初速度12gLsin025C.若小球从Q点 由 静 止 下 滑,动 能 最 大 为 电 泮D.若小球从Q点由静止下滑,则小球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为当g s i n 9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在P点静止时,两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均沿直杆向上,且大小均为FT
10、=k A x-呼.m g s i n 9 ,设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沿直杆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m g+q E)s i n 0 =2 左,联立以上两式解得E=詈,故 A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在P、Q两点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相同,即小球从P 到 Q的过程中,两弹簧对小球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根据动能定理有-(m g+q E)(2 L-|L)s i n 9 =-o2.解 得 v o=隹 醇,故 B错误;小球从Q点由静止下滑过程中,2 V 25当合外力为零时动能最大,即小球运动至P点时动能最大,对小球从Q到 P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Ek i n=(m g+q E)(2 L-1 L)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二轮 复习 电场 带电 粒子 中的 运动 素养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