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45分)1.【时事热点诺贝尔奖】(2022宁夏银川六中期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壁 B.细胞核C.细胞质 D.液泡2.(2022江苏东台第二教育联盟期中)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数字1、2、3、4 依次代表()A.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B.基因、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C.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D.细胞核、基因、遗传信息、染色体3.(2022江苏东台第四
2、教育联盟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B.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C.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D.各种生物所含的染色体形态相同,但数量不同4.(2022四川德阳中考)生物有多种多样的性状,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猫的白毛和蓝眼C.兔的黑毛和白毛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5.(2021安徽芜湖期中)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女士,法国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的Jennifer Doudna,这一次的化学奖实际上是颁发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因为这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基因技术中最强大的
3、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把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鲫鱼的受精卵内,培育出特大的胖鲫鱼,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C 人与植物的基因相同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6.(2021江西宜春中考)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 表示),如图表示一个家族肤色的遗传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1的基因组成是AaB.个体7的基因组成是A a的概率为50%C.个 体1和个体3的基因组成相同D.如果个体5和个体6再生一个孩子,肤色可能为白化7.(2022山西盐湖期中改编)小明好朋友小强的爸爸患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
4、亲表现正常且不携带该隐性致病基因,小 强(男孩)患 病 的 概 率 为()A.100%B.50%C.25%D.08.【时事热点科技前沿】(2022江苏滨海期中)研究人员已成功在实验室中将发育初期的人类卵细胞培育为成熟的卵细胞。成熟的卵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作用。这为治疗不孕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应从子宫中提取发育初期的卵细胞B.成熟的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C.成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D.成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9.(2022江苏大丰期中)如表是对人类四种疾病进行调查的结果,其中最可能属于遗传病的是()疾病近亲结婚后代患病率非近亲结婚后代患病率A1/11 8001/11
5、708B1/14 5001/11 010C1/3 0101/36 500D1/82 0001/79 30010.(2022山西盐湖期中)小 明(男孩)对妈妈说:“我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你的不一样。”小明妈妈对小明爸爸说:“我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你的不一样。”小明爸爸对小明说:“我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你的不一样。”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A.小明说的对,小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 2 对+X Y,妈妈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 对+XXB.小明妈妈说的对,妈妈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爸爸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2条+X或 22条+YC.小明爸爸说的对,爸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 2 对+X Y,小明体
6、细胞中染色体为 22条+X或22条+YD.他们说的都对11.(2022山西运城期中)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下列关于优生优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提倡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调查家庭的遗传病史B.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其后代都将患有遗传病C.产前诊断是重要的优生优育措施之一D.采用羊水穿刺检查、B 超检查等方法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12.(2022广东龙湖实验中学期中)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中,错 误 的 是()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物变异C.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能遗传D.只有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才能遗传13.】2022年全球很多国家都报告
7、了猴痘病例,美国也是其中之一,且美国的猴痘病毒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产生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B.猴痘病毒产生的变异一定有利于猴痘病毒的生存C.出现的病毒变异毒株不再属于同种生物D.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14.(2022安徽芜湖期中)下列各项实例中,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是()A.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产奶量高的奶牛C.将在北京栽种的叶球重13 千克的圆白菜引种到新疆,生长成了叶球重达6.5千克的圆白菜D.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8、15.(2021河南商水希望中学期中)“牝鸡司晨”是典型的性反转现象。母鸡和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 和 Z Z,母鸡因环境因素影响,性腺发育反转,变成性反转公鸡,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如图是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的遗传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性反转公鸡正常母鸡亲代生殖细胞子代性别比例公 鸡:母鸡:A.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ZWB.图中表示的子代性别比例是公鸡:母鸡=1:3C.母鸡性反转成公鸡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不受环境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22安徽滁州东坡中学月 考)(12分)如图是染色体、DN
9、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示意图。(1)图中 A 表示,它主要是由 B和 C构成的。(2)基因是有特定遗传效应的 片段。(3)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4)从结构上看,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它们就像旋转的楼梯一样互相盘绕,构成了规则的 结构。17.(2 0 2 2北京丰台二模改编)(18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大豆育种和改良等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大豆种质安全。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选育“抗病”基因栽培大豆原产于中国,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培育而成。在长期的人工选择过程中,只有约30%的基
10、因得以保留,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明显下降。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亲代杂交组合子代植株表现数量抗病感病I抗病X感病280I I抗病X抗病1 1 838注:I I组杂交亲代中抗病植株为I组子代抗病植株。(1)大 豆 疫 霉 根 腐 病 的 抗 病 与 感 病 在 遗 传 学 上 称 为 一 对。根据研究结果,其中的 是隐性性状。(2)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则第H组子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o(3)另有研究发现,防治大豆根
11、部害虫,减少根部伤口,可有效避免大豆疫霉菌的侵染。说明 也会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状。资料二:找回更多的“走失”基因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 1 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解析了大豆物种的进化历程。该团队已经找到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部分优良基因的杂交育种已进入试验田种植阶段。找回大豆的“走失”基因,推动中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
12、手攥紧更多的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真正实现粮食安全。(4)大 豆 的 抗 病 等 性 状 是 由 控 制 的,主 要 位 于 细 胞 核 内 的上。(5)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部分优良基因,使大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更T o(6)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使栽培大豆产生(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 变 异。(7)关于杂交育种获得的新品种在生长和种植中的假设,不 合 理 的 是(填字 母)。a.不可能多年生b.可以减少浇灌用水C.可以减少农药用量d.可以种植在盐碱地18.(2022安徽滁州期中改编)(11分)某班同学用黑、白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他们做
13、了如下的模拟实验。I.实验材料:黑棋子10枚,白棋子30枚,不透光纸盒两个(编号为甲、乙)。II.实验步骤:将 10枚黑棋子和10枚白棋子放入甲纸盒中,再将20枚白棋子放入乙纸盒中,各自混匀;随机从两个纸盒中各取一枚棋子,在表格中记录棋子的组合情况;重复步骤九次。III.某小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次数12345678910结果黑白黑白白白黑白白白黑白白白黑白白白黑白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抓出“白白”组合,表示的性别为 o(2)为什么用来装棋子的纸盒是不透明的?。(3)每次从甲、乙两个纸盒中各取出一枚棋子后,取出的棋子(选填“需要”或 不需要”)再放回纸盒中。(4)一般情况下,在人
14、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将黑棋子和白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 过程。(5)理论上,男女出生性别比应为1:1,但该组同学得到的数据结果并不是1:1,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o19.【跨学科数学】(2021河南舞钢期中)(14分)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致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超过了 3 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3 10个患有不同的遗传病。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女儿(头发、皮肤均表现为白色,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如图为该夫妇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请据此分析作答:(1)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
15、白化病的女儿,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0(2)该患病女孩父亲、母 亲 的 基 因 组 成 分 别 为、o(3)该夫妇的儿子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o(4)若该夫妇的儿子结婚后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准备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 o(5)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该夫妇的孙子和外孙女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B 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2.C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储存着遗传信息,为双螺旋结构。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3.B 基因是具
16、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 错误;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B 正确;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C 错误;各种生物所含的染色体形态不同,数量也可能不同,D 错误。4.C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 符合题意。A、B、D 都不是同一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5.A 把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鲫鱼的受精卵内,鲫鱼的性状发生了变化,培育出了特大的胖鲫鱼,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6.B 个体5 患白化病,其基因组成是a a,其中一个a 一定来自其父亲1,而父亲1 正常,故父亲1 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个 体 3 和 4 均正常,而
17、生出患白化病的女儿8,可以推断个体3 和 4 的基因组成均为A a,其遗传图解为:亲代的基因组成 Aa x Aa生“组 成 G子代的基因组成子代性状正 常 正 常 正 常 白 化由遗传图解可知,个 体 7 肤色正常,因此个体7 的基因组成是A a的概率是2/3,B 叙述错误。7.D 根据人类性别决定遗传规律可知,小强的爸爸只能把Y 染色体遗传给小强,且小强母亲的X 染色体没有携带该隐性致病基因,因此小强(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O o8.D 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不可能在子宫中提取到发育初期的卵细胞,A错误;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B 错误;成熟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一半,为 2 3
18、条,C 错误;女性体细胞中含有一对XX性染色体,在形成卵细胞时,成对的性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卵细胞内,D 正确。9.C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非近亲结婚的后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C 最可能属于遗传病。10.A 小明和小明爸爸的染色体组成是一样的,都为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小明妈妈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染色体。H.B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并不是后代都一定患有遗传病。12.C 如果变异仅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种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13.D 猴痘病毒产生的变异可能是可遗传的变异,也可能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猴痘病
19、毒产生的变异可能是有利变异,也可能是不利变异,B 错误;出现的病毒变异毒株仍然都属于猴痘病毒,是同种生物,C 错误;变异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D 正确。14.C 圆白菜在不同地域产量不同是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5.A 母鸡因环境因素影响,性腺发育反转,变成性反转公鸡,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性反转公鸡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正常母鸡相同,都为ZW,A 正确;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的遗传图解如题图所示,子代公鸡:母鸡=1:2,B 错误;性反转公鸡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影响使性腺发育反转导致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这种由母鸡性反
20、转成公鸡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 错误;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D 错误。二、非选择题16.答案(1)染色体 蛋白质 DNA(2)DNA(3)成对(4)双螺旋解 析(1)由图可知,A 是染色体,主要是由 0D N A 和 B 蛋白质组成的。(2)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4)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构成了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7.答案(1)相对性状 感病(2)RR或 Rr(3)大豆根部害虫(环境)(4)基因 染色体(5)丰富(6)可遗传(7)a解 析(1)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与感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21、型,属于相对性状。在第H组杂交组合中,亲本均为抗病植株,子代却出现了感病植株,说明感病是隐性性状。(2)抗病是显性性状,由基因R 控制,感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r控制。第H组中亲本都为抗病植株,而子代中出现了感病植株(rr),因而可推测出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 r,遗传图解如下:亲代的基因组成 Rr x Rr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 二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RR Rr Rr rr所以,第H组子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RR或 Rr。(3)由题干可知,防治大豆根部害虫,可有效避免大豆疫霉菌的侵染,说明大豆根部害虫(环境)也会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状。(4)大豆的抗病等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
22、染色体上。(5)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部分优良基因,使大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了。(6)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栽培大豆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7)由题干可知,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则新品种也可能多年生,假设a 不合理。18.答案(1)女性(2)排除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需要(4)受精(5)样本少,实验次数少,偶然性大,误差大解析(1)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 X 染色体和含Y 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因此黑棋子模拟含Y 染色体的精子。如果抓出“白白”组合,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 X,则为女性。(2)为保证取棋
23、子时的随机性,装棋子的纸盒应是不透明的,这样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每次从甲、乙两个纸盒中各取出一枚棋子后,取出的棋子需要再放回纸盒中。(4)将黑棋子和白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受精的过程。(5)根据题表中数据可知,该组同学得到的生男生女的比例并不是1:1,与理论上男女性别比有差异,主要原因是样本少,实验次数少,偶然性大,误差大。19.答案(1)变异(2)Aa Aa(3)2/3(4)50%(5)近亲大大增加解析(1)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女儿,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属于变异。(2)(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女孩,患病女孩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表明父母都含有患病基因,而父母表现正常,因此该患病女孩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父亲 母亲父母的基因组成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子代的基因组成由遗传图解可知,表现正常的后代基因组成是A A或A a,从理论上推算该夫妇的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4)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无论是第几胎,生男孩的可能性都是50%o (5)该夫妇的孙子和外孙女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跨学科解读 本 题 的 第(3)小题,需要在明确生物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概率进行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