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doc.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doc.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 5 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 ng)酹(l i)吟啸(xi o)羽扇纶巾(gu n)B.笺注(qi n)赤鼻矶(j)蓑衣(su)料峭(qi o)C.针砭(bi n)粗糙(c o)差别(ch)创伤(chu ng)D.战栗(zh n)炽烈(ch)对称(ch ng)万箭攒心(cu 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3.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A.大江东去(长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已而遂晴(过一会儿)D.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为借代用法的几项是()A.终岁不闻丝竹声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足下蹑丝履 D.君当作磐石 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
3、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 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6.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
4、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气永葆生机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下列语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大 湖道中雨已而遂晴过一会儿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下列各中划线词语为借代用法的几项是终 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围绕着旅途中遇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2017 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必修 课苏轼词两首 同步 练习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