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pdf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 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夏日李公见访杜甫11.A.B.C.D.12.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贫居类村坞”二句,“傍舍颇淳朴”二句,“墙头过浊醪”二句,“巢多众鸟斗”六句,清风左右至,苦道此物聒,预恐尊中尽,僻近城南楼。借问有酒不?客意已惊秋。孰谓吾庐幽?更起为君谋。交代了诗人居所的环境和位置,“僻”字呼应了首句的“远”字。写出诗人与乡邻和
2、谐相处,“易求”两字突出了邻家的“淳朴”。写放在墙头的酒过于浑浊,诗人请客人不要嫌弃,尽情畅饮。以雀鸟、树木、鸣蝉、莲花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图画。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 确的一项是())A.本诗描写了盛夏时节的乡村风光,是杜甫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佳作。B.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厌恶官场的黑暗,毅然辞官归隐田园后的心情。C.本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为友人的前程细心谋划,充满关爱的温情。D.本诗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平常生活细节,自然真率,读之亲切有味。13.“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之一,本诗在内容上起伏变化、表达上回旋纤折,就体现出这种风格。请结合具体诗句,从内容或表达中选择一个方面加以赏析。【答案】
3、11.C 12.D13.答案示例一:诗歌开头写“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本是炎炎夏日,李公为避暑气,特来诗人居住的郊野林间做客。诗人留客人在家饮酒,却 突 然“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清风吹进屋中,客人惊讶不已,以为竟然到了初秋,盛夏的季节与凉爽的感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客人的错觉。诗人以出人意料的转折,写出了村居生活的幽静闲适,体 现 出“顿挫”的风格。答案示例二:“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几句写屋檐下鸟巢众多,鸟儿们争斗不止。院中树木枝叶繁密,蝉鸣声此起彼伏,诗人嘴上对客人抱怨着“这些东西实在是吵闹,谁说我的草庐幽静呢”?其实心里却暗自得意,雀鸟鸣蝉的自在生活
4、恰好反衬出远离都市喧闹的清幽闲适,诗人以似嗔实喜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对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体现了“顿挫”的风格。【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墙头过浊醪二句,写放在墙头的酒过于浑浊,诗人请客人不要嫌弃,尽情畅饮”说法错误,“过”不 是“过于”的意思,是“递过来”的意思,“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意思是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选项误解了诗句意思。故选C 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是杜甫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佳作”说法错误,此诗描写的是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是写实之作。B.“作者在诗中表达
5、了厌恶官场的黑暗,毅然辞官归隐田园后的心情”说法错误,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安史之乱的前一年),主要描写杜甫住所夏日的景色、贫穷的状态以及李炎来访宾主相欢的情态。诗歌中并未表达厌恶官场的黑暗的语句。公元746年春至公元755年 冬(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为了求官,困守长安长达十年。杜甫科举没有成功,无法入朝为官,也不是“毅然辞官归隐田园”。C.“为友人的前程细心谋划”说法错误,原文为“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是会为有人想办法谋划酒,不是谋划前程。故选D 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杜诗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特点,而“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而真正让我们惊得恰恰是
6、“惊”字,秋好像人一样知道了客人的意愿,刮起了习习清风,客人惊讶不已,以为竟然到了初秋,这种错觉写出了村居生活的幽静闲适,可谓顿挫到了极致。下两句用对偶句描写了林间鸟儿斗架、蝉鸣,为下句铺垫。“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这两句是说:我不禁“苦恼”的埋怨道这些东西吵闹,谁说我的草庐幽静呢?杜甫此时的苦恼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苦恼”,而是假意的苦恼,这 中“苦恼”正是作者得意之处。诗人以似嗔实喜的手法表现了远离都市喧闹的清幽闲适,曲折地表达了对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体现了“顿挫”的风格。最后四句是说:因为村野僻远,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款待客人,只好将此间美好的景色充作留客之物。西家的酒,也许没有了,
7、不能不更想个办法,总之委屈不了你。从这里也显示了杜甫的淳朴、豪爽。开始说酒也许没有了,后来又说会想办法,体现了“顿挫”的风格。北京市丰台区2 0 2 2-2 0 2 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8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注释: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1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雁”指南飞之雁,首 句 以“征雁”和“已无蝉”点明此时是深秋时节。B.第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景象,后句想象中的意境,便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C.第 四 句 的“婵娟”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 的“婵
8、娟”意思不同.D.这 首 诗 以“霜月”为题,由现实到想象再回到现实,意蕴含蓄,耐人品味。1 4.下列四首诗所写的时令与这首诗相同的一首是()A.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 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C.玉井无声户已扃,一庭霜月冷如凝。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D.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注释:底用:何用。扃:插上门闩,关门。1 5.历代评论家认为,李商隐的七绝诗多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特点。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 3.D 1 4.B1 5.“寄托深而措辞婉”意思是寓意
9、深远,表达含蓄。这首诗题为“霜月”,却未从霜月本身直接着笔,而是委婉表达,以 青女 嫦娥”代 指“霜”“月”,大 胆 想 像“月中霜里斗婵娟”,用神女的争艳斗俏表现清幽空灵的意境。诗 人 表 现“霜月之美”的同时,用“俱耐冷”“斗婵娟”象征凌霜耐寒、追求美好的“霜月”品质,含蓄地表达出对美好的向往追求。【解析】【1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由现实到想象再回到现实”错,应是由现实到想象。诗歌前两句是实写环境背景,后两句是想象的境界,是由前两句生发而来的。故 选D o【1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能力。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A.写的是除夕夜的寒冷,读来
10、却给人以春天的喜悦和暖意。B.写的是荷叶败尽,菊花也已枯萎,那秋末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C.写的是冬夜。D.写的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早春。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寄托深而措辞婉”意思是寓意深远,表达含蓄。这首诗题为 霜月,诗人描写霜和月没有从霜月本身着笔,而是写霜月里的青女和素娥,以“青女 嫦娥”代 指“霜”“月 用青女、素娥的“俱耐冷”和“斗婵娟”来象征霜和月的美好品质。这样,诗人不仅描绘出秋夜的自然景色,而且还表现出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表面看是写青女、素娥具有“耐冷”的特性,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在“月中霜”里展现绰约仙姿,不同于
11、庸脂俗粉,实则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高标绝俗,耿介不随及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琴歌李顽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 弹 深水后 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李顽,唐代诗人,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云山,代之归隐。1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交代了听琴的场合和时间,第五句所绘之景扣合了“欢今夕”,为“广陵客”登场渲
12、染了气氛。B.第二句“广陵客”是用典,意在点出古琴曲 广陵散,嵇康曾弹此曲,用于此处,代指弹琴高手。C.末尾两句点明了奉命出使的地点,含蓄表达了诗人因水远山长,今后再难相见的惆怅与悲愤。D.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3.下列描写音乐与“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B.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赤壁赋苏轼)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浚弹琴李白)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杜甫)1 4.“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描绘了一幅怎样
13、的图景?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案】1 2.B 1 3.A1 4.图景:描绘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深秋月色图。作用:以哀景反衬乐情,为下文写弹琴作了铺垫。(意思对即可)【解析】【1 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B.“意在点出古琴曲 广陵散”说法错误,“广陵客”是指琴师,不是指古琴曲 广陵散。故选B。【1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主要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从听者反应的角度写演奏者的高超技巧。A.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与例句相同,以听者“悄无言”的反应和环境描写烘托琵琶女技艺的高潮。B.正面描写音乐,运用了比喻手
14、法,将客人吹洞箫的声音比作人的声音,洞箫 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C.正面描写音乐,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万壑松涛声。D.正面描写音乐,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天上有”是夸张,极力赞叹音乐的美妙,仿若神曲,“天上”“人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赞美音乐如同仙乐。故选Ao【1 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意思是: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三、四句转折一笔,不写演奏,而写夜景,描绘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
15、,一派凄冷肃杀之气。与前两句所传达的欢快融洽之情相比,这两句则低沉压抑,这是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了。同时,结合后文“艺人先弹 泳水后 奏 楚妃”可知它为下文写弹琴作了铺垫。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五、阅读下面诗歌,完 成 18-19题。(共 9 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大观园里众人结诗社,作诗咏白海棠,宝钗写道: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注:【1】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18.下
16、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刻画花主亲手浇灌白海棠,因 珍重”而“掩门”不愿将其轻易示人。B.颔联描写白海棠洗掉了胭脂色,动人的花影在冰雪覆盖的台阶轻轻地摇曳。C.颈联“淡极”“更艳”看似矛盾,实则写出白海棠于淡雅中更显风姿绰约。D.颈联以“愁多”的美玉怎能没有斑点,来衬托白海棠的平和淡然洁白无瑕。19.小说中的宝钗对咏物诗有自己的见解,她说:“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宝钗这首诗如何借咏白海棠“寄兴写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分 析】(1)本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诗 词 综 合 赏 析 能 力。此 类 题 综 合 考 查 诗 词 的 形 象、语 言、
17、表 达 技 巧 和 思 想 情 感 等,每 个 选 项 一 个 考 点,几 乎 涵 盖 诗 词 的 所 有 内 容,注 意 结 合 全 诗 进 行 分 析,主 要 的 错 误 是 意 象 的 含 义 不 对,手 法 不 准 确,手法的解说 和 艺 术 效 果 的 分 析 不 对,语 言 方 面 主 要 是 风 格 不 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 题 时 注 意 仔 细 辨 析。(2)本 题 考 查 对 诗 歌 内 容 的 理 解 与 所 使 用 的 手 法 的 赏 析。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先 答 出 使 用 了 怎 样 的 手 法,再 分 析 表 达 效 果,最 后 分 析 传 达
18、的 感 情。【解 答】(1)B.“动 人 的 花 影 在 冰 雪 覆盖的台阶轻轻地摇曳”分 析 有 误,“冰雪招来露砌魂”是 说 带 露 水 的 台 阶 旁 招 来 了 冰 雪 般 精 魂,“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 般 洁 白,亦 是 宝 钗 自 写 身 份。故 选:Bo(2)薛 宝 钗 笔 下 的 白 海 棠 是 端 庄 矜 持、稳 重 和 平 的 淑 女 化 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首联“珍 重 芳 姿 昼 掩 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 绘 出 诗 人 端 凝 庄 重 的 性 格。首句一语 双 关,因“珍重芳姿 而 致 白 昼 掩 门,既 写 诗 人 珍 惜 白 海 棠,又 写 诗
19、 人 珍 重 自 我,刻 画 出 封 建 时 代 贵 族 少 女 的 矜 持 心 理 0 诗人用“手瓮”盛 水 亲 自 浇 灌 白 海 棠,亦是爱 惜 花 儿,珍 重 自 我 的 一 种 表 现。颔联中“冰雪魂”指 白 海 棠 精 魂 如 冰 雪 般 洁 白,亦 是 宝 钗 自 写 身 份。颈 联“淡极始知 花 更 艳,愁 多 焉 得玉无痕“,进 一 步 描 写 白 海 棠 的 色 彩、丰 韵 之 美。上 句 承“胭脂 句发挥,谓 白 海 棠 一 洗 颜 色,淡 极 更 艳,下句承“冰雪”句 开 掘,谓白海棠清洁 自 励,宁 静 自 安,岂如多愁之玉,留 下 瘢 痕。描 写 白 海 棠 洁 白
20、 无 瑕 的 花 容,自喻 冰 清 玉 洁 的 精 神 追 求。尾 联 写 白 海 棠 愿 以 其 清 洁 之 身 回 报 自 然,她 婷 婷 玉 立,默 然 不 语,迎来了又一个黄 昏。这 实 际 上 是 宝 钗 的 内 心 独 白 和 自 我 写 照。不语 一 词 可 见 宝 钗 的 稳 重,“凭清洁 之 语 更 可 见 她 自 誉 自 信 的 心 理 状 态,反 映 出 薛 宝 钗 以 稳 重、端 庄、淡 雅、宁 静、清 洁 自 诩 的 内 心 世 界。答 案:(1 )B(2)宝 钗 以 花 自 喻(或 借 咏 白 海 棠 自 写 身 份,或 暗 用 庄 子“抱瓮灌畦”的典 故);首 联
21、 明 写 花 主 对 白 海 棠 珍 重 有 加,自 喻 矜 持 自 重(端 庄 自 持)的处世态 度;颔 联、颈 联 描 写 白 海 棠 洁 白 无 瑕 的 花 容,自喻冰清玉洁的精神追求;尾 联 描 写 白 海 棠 在 秋 天 的 夕 阳 中 静 美 绽 放,自 喻 淡 然 平 和(随 分 从 时、宁 静 自 安)的 心 性。译 文:珍 重 芬 芳 的 花 姿 在 白 天 也 关 上 院 门,提 着 水 罐 亲 自 浇 洒 长 满 青 苔 的 花 盆。秋 阶 上 有 洗 去 粉 红 色 的 淡 雅 的 姿 影,带 露 水 的 台 阶 旁 招 来 了 冰 雪 般 精 魂。清 淡 到 极 点
22、才 显 出 海 棠 花 格 外 鲜 艳,愁 思 太 多 怎 能 使 花 朵 没 有 露 珠 泪 痕?为 报 答 秋 神 化 育 之 恩 全 凭 自 身 纯 洁,婷 婷 玉 立 默 默 无 语 地 又 到 了 黄 昏。赏 析:首联“珍 重 芳 姿 昼 掩 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 绘 出 诗 人 端 凝 庄 重 的 性 格。首 句 一 语 双 关,因“珍重芳姿 而 致 白 昼 掩 门,既 写 诗 人 珍 惜 白 海 棠,又写诗人珍重 自 我,刻 画 出 封 建 时 代 贵 族 少 女 的 矜 持 心 理。诗 人 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 是 爱 惜 花 儿,珍 重 自 我 的 一 种 表
23、 现。颔联”胭 脂 洗 出 秋 阶 影,冰 雪 招来露砌魂”,使 用 倒 装,即“秋 阶 洗 出 胭 脂 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 棠 色 白,故云“洗 出 胭 脂 影”:洗 掉 涂 抹 的 胭 脂 而 现 出 本 色,这 正 是 宝 钗 性 爱 雅 淡,不 爱 艳 装 的 自 我 写 照。露砌 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 境。“冰雪魂”指 白 海 棠 精 魂 如 冰 雪 般 洁 白,亦 是 宝 钗 自 写 身 份。颈联“淡 极 始 知 花 更 艳,愁 多焉得玉无痕”,进 一 步 描 写 白 海 棠 的 色 彩、丰韵之 美。上句承“胭脂”句 发 挥,谓 白 海 棠 一 洗 颜 色,淡 极 更
24、 艳,颇 合 艺 术 辩 证 法,实 写 自 我 身 份:安 分 随 时,藏 愚 守 拙,而 更 显 淑 女 之 端 庄 凝 重。下句承“冰雪”句 开 掘,谓 白 海 棠 清 洁 自 励,宁 静 自 安,岂如多愁之玉,留 下 瘢 痕。“愁多”句应是 以 宝 黛 之 多 愁 善 感 反 衬 自 己 的 宁 静 娴 雅。尾联”欲 偿 白 帝 凭 清 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 此 实 指 自 然,全联的意思 是 说:白 海 棠 愿 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 婷 婷 玉 立,默 然 不 语,迎来了又一个 黄 昏。这 实 际 上 是 宝 钗 的 内 心 独 白 和 自 我 写 照。“不语”一 词
25、 可 见 宝 钗 的 稳 重,“凭清洁 之 语 更 可 见 她 自 誉 自 信 的 心 理 状 态。此 诗 有 意 以 白 海 棠 关 合 自 己,以花写人,反 映 出 薛 宝 钗 以 稳 重、端 庄、淡 雅、宁 静、清 洁 自 诩 的 内 心 世 界。李 纨 评 此 诗 第 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点 评】如 何 鉴 赏 诗 歌:(-)关 注 标 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 题 是 解 读 诗 歌 内 容 和 形 式 的 关 键。因 为 诗 歌 的 标 题 一 般 交 代 时 间、地 点、人 物、情 感 倾 向 等,可 以 揭 示 思 想 内 容,可 以 让 人 明 了 是 哪 一 类 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部分 地区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