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考试题库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内科考试题库及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内科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二章原发性支专管肺癌4 6、副癌综合征(中)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包括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抗利尿激素(垂体升压素)分泌失调综合征、C us h in g 综合征等但不是肺癌转移所致。4 7、肺癌伴癌综合征有哪些表现?(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胸外表现。简述肺癌的肺外表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中)1)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多侵犯上、下肢长骨远端;2)异位促性腺激素:男性轻度乳房发育;3)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4)分泌抗利尿激素;5)神经肌肉综合征;6)高钙血症;7)类癌综合征。至少答出5点,每点2 0%4 8、简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解剖
2、及组织病理学分类(易)解剖学分类: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2 5%);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2 5%)。组织病理学分类: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和类癌等(2 5%);小细胞肺癌: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燕麦细胞型(2 5%)。4 9、肺癌如何按病理组织学分类,各有何特点?(难)分 2 类: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沅处转移倾 向,预后较差,对放化疗敏感。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在病程方面有一定差异,对放化疗不敏感。50、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易)答: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咳嗽、血痰、气短、发热、体重下降等;肿瘤局部扩
3、展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声嘶等;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脑、骨、肝、淋巴结转移等;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副癌综合征):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5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原则。1.小细胞肺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非小细胞肺癌:1)局限性病变:手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综合治疗;2)播散性病变: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转移灶治疗:第三章间质性肺疾病52、简述结节病的诊断标准。(难)结节病的诊断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与结节病相符合;(干咳、呼吸困难、Velcro啰音、全身症状、杵状指
4、;网格条索状、结节状阴影)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结节;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肉芽肿性变。第四章肺血栓栓塞症53、肺血栓栓塞症定义,发生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肺梗死的原因定义: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表现。急性肺心病: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广泛阻塞,致肺动脉压急剧增高,引 起 右心室急性扩张和右心衰竭。肺梗死:由于肺外的栓子引起肺动脉栓塞,进而引起肺组织出血和坏死。54、肺血栓栓塞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中)(1)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2)咳嗽;(3)咯血;(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5)
5、胸痛;(6)心悸、晕厥至少答出5点,每点20%55、疑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例应进行哪些辅助检查确诊?(中)对疑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例应安排以下确诊检查: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螺旋CT和电子束;磁共振显像;肺动脉造影。56、简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型(根据病情的危险程度)(难)答:低危险性肺血栓栓塞症:血压正常,无右心功能不全。中危险性肺血栓栓塞症:血压正常,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高危险性肺血栓栓塞症:右心室功能不全,伴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57、简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适应证(易)答:对于大面积(高危险性)肺血栓栓塞症没有溶栓禁忌者应积极迅速溶栓。对于次大面积(中危险性)肺血栓
6、栓塞症如无溶栓禁忌,权衡溶栓的效益与风险,考虑是否溶栓。60、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答:1)原发性:由遗传变异引起,包括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等;2)继发性:指后天获得的易发生DVT和PTE的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高龄、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和口服避孕药等。第五章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6 1、试述肺心病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时的X线诊断标准?(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像和心电图特征诊断:1、右下肺动脉扩张,横径2 1 5 m m 或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2 1.0 7,或经动态观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 m m 以上。2、肺动脉段中度突出或其高度23m m。3、
7、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残根征”。4、动脉圆锥部显著突出(有前斜位45%)或其高度2 7 m m。5、右心室增大。具有上述五项中的一项可以诊断。心电图检查:为右心房、室肥大的改变: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V 5:R/SW 1),R v l+Sv 5 2 1.0 5 m V,a V R 呈 Q R 型及肺型P波。右束支阻滞6 2、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右心功能衰竭时使用强心剂的指征有 哪 些?(中)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洋地黄类强心药应用指征。(中)1感染己控制,呼吸功能己改善,但经利尿剂治疗包勃能仍未改善者。2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率大
8、于1 0 0 次/分)者。3 以右心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4 合并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者。6 3、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洋地黄类强心药用药原则。(易)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小剂量 给 药(常规计量的1/2-1/3),常用毛花昔丙或毒毛花甘K加入葡萄糖液内缓慢静脉注射(6 0 给。应注意纠正低氧和低钾血症,不宜依据心率快慢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因为低氧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心率增快(4 0%)。6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右心功能不全有 哪 些 体 征?(难)发绢(10%),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20%),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20%),
9、颈静脉怒张(10 盼,肝大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20%),双下肢浮肿,严重者可有腹水(10%),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10%)。65、诊断肺动脉高压标准?(中)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力?25 m m H g;运动状态下3 0 m m m H g (高原地区除外)。66、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答:患者有慢性胸肺部疾病史;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如P 2 A 2、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有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6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有哪些?(易)(1)肺性脑病;(2)心律失常;(3)消化道出血;(4)酸
10、碱失衡及电解质素乱;(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6)休 克(至少答出5点,每点20%)6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疔原则。1)|控制感染I:关键;2)氧疗3)控制心力衰竭:应用作用轻的、小剂量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药;4)控制心律失常;5)抗凝治疗:普通或低分子肝素;6)加强护理工作。6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小剂量、作用轻的愀尿蜀。2)怔性肌力药物(小剂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2/1或 2/3,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时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低钾血症;3)恤管扩张药I: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第六章胸膜疾病70、胸腔积液分型及
11、特征漏出性胸水:无色透明,相对密度小于1.0 1 6;蛋白含量在30 g/L以下,胸水和血清蛋白量的比值小于0.5;胸水的乳酸脱氢酶低于2 0 0 U/L,胸水和血清的乳酸脱氢酶比值小于0.6;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仿;胸水中白细胞小于I OOX I O 6/L,无致病菌。渗出性胸水:草黄色浑浊,相对密度大于1.0 1 8,蛋白含量在30 g/L以上,胸水和血清蛋白量的比值大于0.5;胸水的乳酸脱氢酶高于2 0 0 U/L,胸水和血清的乳酸脱氢酶比值大于0.6;葡萄糖含量低于血糖;胸水中白细胞大于50 0 X l(T 6/L,无致病菌。脓胸:胸膜腔脓性渗出液,有致病菌,中性粒细胞为主,胸液的P H
12、 和糖量降低。血胸:全血积存在胸腔内,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或外科手术。乳糜胸:流经胸导管回流的淋巴液外漏并积存于胸膜腔,与胸导管损伤或闭塞有关。胸液呈碱性,高蛋白71、渗出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易)渗出液漏出液=各种少感染性、肿瘤性、肺栓塞、结缔组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病因织病等硬 化 等(心肝肾疾病)实外观草黄色、浑浊、比重大于1.0 1 8透明清亮,比重小于1.0 1 6验少 于 1 0 0 X 1 0 6/L,以淋巴细胞及间室细胞白细胞超过50 0 X 1 0 6/L皮细胞为主检蛋白超 过 30 g/L少于30 g/L查质酶学LD H 2 0 0 U/L
13、,LD H 胸水/血清 0.6LD H 2 0 0 U/L,LD H 胸水/血清 0.6血糖低于正常血糖水平相近7 2、简述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易)第一类是炎症性病变所致,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胸膜引起感染性炎症由于肺栓塞、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笫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胸腔积液;第二类是肿瘤性病变所致,如肿瘤长在胸膜或转移侵犯胸膜引起积液,可见于胸膜间皮瘤、肺肿瘤、乳房肿瘤、胃肿瘤等。7 3、简述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易)全身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过敏性疾病,某器官病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肝阿米巴病、肾病综合征等。(形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和水钠潴留而引起胸水;引起上腔静脉梗
14、阻,发生胸腔漏出性积液;引起腹水的疾病、经膈肌淋巴引流入胸腔造成胸水。)7 4、简述漏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及漏出液的特点?(中)临床表现:有咳嗽、胸部胀闷,气促及原发病的表现,查体有胸腔积液体征。特点:1 胸水为无色透明,相对密度1.01 6;2 蛋白含量在3 0g/L 以下,胸水和血清蛋白量的比值小于0.5;3 胸水的乳酸脱氢酶低于2 00U/L,胸水和血清的乳酸脱氢酶比值小于0.6:4 胸水中白细胞小于1 00X 1 0%/L,无致病菌。5 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仿;7 5、简述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的 L i u h t 标 准(易)(1)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 (2 5%);(2)胸腔
15、积液/血清皿比例0.6(2 5%);(3)胸 腔 积 液 皿 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高限的三分之二(2 5%)。符合以上任何1 条可诊断为渗出液(2 5%)。7 6、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L i g h t 标准是什么?(中)L i g h t 标准: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 0.5;胸腔积液/血清L DH比例 0.6;胸腔积液L DII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高限的三分之二;符合以上任何1 条可诊断为渗出液,否则为漏出液7 7、恶性胸腔积液的特点(中)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淋巴细胞为主胸水肿瘤标记物升高如CE A(癌胚抗原)胸水/血清 1胸液细胞学检查
16、找到癌细胞可诊断,部分病例可通过胸膜活检确诊。7 8、简述气胸的分类。(难)闭合性气胸(单纯性),肺裂伤或胸壁穿透伤,胸膜破裂口小,随肺萎陷而关闭,空气不再进入胸膜腔。开放性气胸(交通性),锐器穿破胸壁,破裂口大,造成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张力性气胸(高压性),较大的肺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自发性气胸分型、特征及损害闭合性气胸:肺裂伤或胸壁穿透伤,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关闭
17、,空气不再进入胸膜腔,严重时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症状。开放性气胸:锐器穿破胸壁,造成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伤后常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组和休克。张力性气胸:较大的肺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第七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9、什么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
18、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8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引起的全身器官损害有哪些?(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疗效不佳;冠心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精神异常,如躁狂性精神病或抑郁症;糖尿病等8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依据:(中)必须满足标准A或 B,加标准C:A.没有其他原因解释的过度嗜睡。B.具有下面两项或以上,且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1)在睡眠中窒息或憋气。2)睡眠中反复唤醒。3)不能恢复精力的睡眠。4)日间疲劳。5)注意力受损。C.睡眠期间上呼吸道无气流通过的时间超过1 0 秒,每小时有5次。第八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8
19、 2、A R D S:即急性呼吸窘迫征(中)多发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的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导致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哀竭.8 3、如何诊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 R D S)。(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引起A R D S 的危险因素,如严重感染、外伤、休克;急性起病,呼吸加快2 8 次/m i n,讲行性呼吸窘迫: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明显低氧血症,氧合指数低于2 0 0;X线大片浸润阴影;排除其他肺心疾患。急性肺损伤(A L 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 D S)诊断标准A L I/A R D S 的诊断标准(难)满足以下五项条件:有A U/A
20、R D S 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困难;低氧血症:A L I 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分数值4 3 0 0,A R D S 氧合指数W 2 0 0;胸片显示两肺大片浸润阴影;除外心源性肺水肿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 C W P)8 m m H g8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原则。1)原发病的治疗:积极寻找原因并彻底治疗;2)纠正缺氧,高浓度给氧:3)机械通气;4)液体管理:合理限制液体入量,防止肺水肿;5)营养支持与监护;6)其他治疗:糖皮质激素、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等。第九章呼吸衰喝8 5、呼 吸 衰 竭 的 定 义(易)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 气 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 5
21、 0 m m H g,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8 6、何为慢性呼吸衰竭?(易)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较长时间后发展成呼吸困难,神经先兴奋后抑制。血气分析时发现氧分压低于6 0 m m H g 和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 0 m m H g o8 7、试述呼吸衰竭主要发病机制?(中)通气不足;V/Q 比值失调;弥散功能障碍;氧耗量增加;肺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8 8、呼吸衰竭定义、诊断标准、分型、氧疗原则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 气 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
22、动脉血氧分压(P a 0 2)5 0 mmH 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因素,可诊断为呼吸衰竭。(正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9 5-1 0 0、3 5-4 5 mmH g)分型:I 型呼衰: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 a 0 2 6 0 nu nH g,P a C 0 2 降低或正常。I I 型呼衰: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 a 0 2 5 0 mmH g。氧疗原则:I 型呼衰氧合功能障碍而通气功能正常,较高浓度给氧0 3 5%)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C 0 2 潴留;n 型呼衰持续低流量给氧。I型呼吸衰竭与n型呼吸衰竭的区别。I 型呼吸衰竭:缺氧性呼吸衰
23、竭,血气分析的特点:P a 02 6 0 mmH g,P a C O.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I I 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的特点:P a 0 5 0 mmH g;肺泡通气不足所致。89、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1)呼吸I困难:呼吸频率快、节律改变等;2)发绢: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指甲等出现;3)精神神经症状: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合并二氧化碳出留表现为嗜睡、淡漠、扑翼样震颤等;4)循环系统表现: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跳停止等;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消化道出血、蛋白尿、红细胞和管型等。90、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适应症?(中)P a C 0 2
24、进行性升高,或较缓解期明显升高且绝对值 7 0 8 0 mmH g;严重的低氧血症,合理氧疗后,P a 0 2 仍 3 5 次/分,或出现呼吸抑制;并发肺性脑病。91、简述I I型呼衰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机制(难)H 型呼吸衰竭吸氧浓度应低于3 5%,持续给氧。高碳酸血症,呼吸中枢对C 0 反应性差,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2 -丫 -迷的兴奋作用维持呼吸。若吸入高浓度氧P a O 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呼吸则变浅、变2 慢,加重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使肺血流重新分布,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加重二氧化碳潴留。92、
25、肺性脑病定义、治疗的主要原则定义:山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致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治疗原则:1.治疗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m t|2.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3.改善呼吸状况、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况;4.纠正酸碱平衡紊乱:5.对神经、精神障碍作对症处理。93、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定义、临床表现(急)定义:SVCS是一组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所致的症候群。肿瘤的常见症状。临床表现:急性发病者出现呼吸困难和面颈肿胀。检杳可见面颈、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肿,进而发展为缺氧和颅内压增高,可造成颅内静脉破裂而死亡,需要紧急处理。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卧位、低头、弯腰时头胀、头晕,睡眠时鼾声大。患者诉病前是长脸-后逐渐成为方形脸.,颈部变粗。检查见头、颈、上肢充血肿胀,险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上肢静脉充盈,胸、腹壁静脉曲张,血流自上向下走行。上腔静脉压可高达4kPa(30nimHg)以上。94、吸气性、呼吸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和临床特点吸气性呼吸困难:病因: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特点: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的三凹征,常伴有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喘鸣音。呼气性呼吸困难:病因:肺组织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限制150内